中职学校就业指导课教学问题与对策
2018-01-23王秋雨
王秋雨
【摘 要】本文分析中职学校就业指导课在课程定位、教学内容、师资队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学生为本、服务为根、循序渐进”原则,构建全程化、分阶段的就业指导课新型教学体系,并将学业辅导纳入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关键词】中职学校 就业指导课 教学体系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9B-0011-02
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规定》规范了中职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强调职业指导是职业学校的基础性工作,明确规定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任务和主要途径。如何做好职业指导工作,离不开就业指导课这一重要课程。本文探索中职学校就业指导课的教学问题,提出高效可行的新型教学模式。
一、中职学校就业指导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定位存在偏差。中职学校就业指导学科属性不明确,教学随意性大,教学效果难评估,质量难保障。学校领导和教师大都不重视,往往依靠上派下行的文件推动。即便属于必修课但仍然无法与专业课的重视程度和教学资源丰富程度相比较,在教学计划中处于边缘化、弱势课程。课程设置一般仅安排一个学期或者一个学年,课时安排少而无序,仅满足基本达标的课时量或者更少。教材选用上也沿用以往的教材,更新慢。
(二)教学质量不高。一般中职学校的就业指导课多数没有统一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不规范,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教师大多按照课本的内容各自制作课件讲授,讲授的知识取决于授课教师的理解和偏好,缺乏共性,且教学内容偏理论性,缺乏实践和案例分析。例如教学内容偏择业技巧,对学生职业、能力、素质的培养没有系统的指导,仅限于教学生如何获取信息、面试技巧等,缺乏配套的形势与政策的分析和规划,学生掌握信息量比较匮乏。例如,择业方面如双选会和企业招聘信息、创业方面对于国家和地方给予的政策支持,升学方面如“2+3”“3+2”中高职升学模式等咨询的掌握不全面不深入,而这些实际又重要的问题却在课堂上得不到解答。
(三)教师配备不合理。中职就业指导课缺乏专业性的师资队伍,任课教师大都是无法上专业课的教师,或者由班主任兼职等。这些教师虽然有一定的授课经验,但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专门的培训,对课程的设置和建设缺乏规划,研究深度不够。此外,这门课没有课程带头人的统一规划和指导,因此课程效果无法保证。
二、中职学校就业指导课改进的措施
(一)找准定位。就业指导课的课程建设要以“学生为本、服务为根、循序渐进”为原则,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学生整个中职阶段的学习,不仅要完成无业者有业的教学目的,而且要通过就业指导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从而让学生提升自身价值,实现学生发展与就业的最优化。应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强化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丰富实践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同时要强化学业辅导内容,补齐学历短板,提高学习能力,从而更好地开展职业指导教育。因此,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应以全程化、分阶段、有针对性实施为建设理念,找准课程定位。
(二)构建全程化、分阶段的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建立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全程化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采取“必修+选修”形式,必修课面向一、二年级的学生,以课程教学为主、实践活动为辅;选修课面向三年级的学生,将课程教学与职业咨询相结合。授课教师集体备课,统一明确提纲式的教案,结合各自专业特点,各教师再完善讲义式的教案,体现授课内容的一致性与差异性。按照各年级教学内容侧重不同设计必修课的教学内容。
一年级教学内容重点开展学业辅导和职业指导教育。根据学生专业和自身特点,分专业开展专业介绍和就业前景的归纳,对学生进行升学指导,如中高职本科教育的指导,掌握升学考试相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及专业进行学业规划与管理。通过自我性格、能力等的测试,进行职业认识,了解专业和职业,做出职业决策选择以及评估调整等职业规划和在校期间的学习规划,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理想,强化理论的学习与职业能力和素养的养成,增强就业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可邀请高年级学生或者就业创业优秀的往届毕业生举办专题报告会等。
二年级教学内容主要提供就业服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一是择业指导:以就业为目标,掌握求职知识和技巧,介绍就业信息、就业市场的特点、择业方法和途径。二是形势与政策:介绍国家就业政策与就业形势,开展就业形势预测、就业政策解读,结合专业收集招聘信息等。三是创新创业指导:介绍创新创业的意义、基本素质要求、方法和途径以及创业小型企业的基本条件和步骤,树立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例如,教师将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成员不超过 10 名学生,选出一名组长,上课时首先将上节课布置的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回答或者情节演示。通過布置任务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以及协调沟通能力。问题的采集主要以学生感兴趣和不知晓的一些信息方面进行提问,问题的拟订主要从学生关心的问题、好奇的问题,以及就业热点、形势政策、升学等方面展开,这样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如大学生创业需要什么条件?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给予的支持政策?以及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罗列出本地区的就业信息与数据统计,等等。此外,着重培养学生“搜商”,即通过互联网搜集信息,提高信息获取效率和数据分析能力,以更好地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识。
三年级开设就业指导、创新创业课程的选修课。就业指导方面以课程教学和职业生涯咨询为主。课程教学主要教授择业技能和面试技巧等,职业生涯咨询通过面谈或小组辅导,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咨询辅导,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创新创业方面主要开展相关创业咨询服务,为创业者联系平台,提供创业方面的政策和创业过程的辅导。具体操作为:参照高职院校开设选修课,一般二年级第二学期进行选课,时间安排在三年级上学期,课时安排 4~8 课时。为提高课堂质量,授课形式采取以小组为单位,以情景模拟的形式开展结构化面试环节,让学生通过所感所思、小组之间的对比,归纳总结面试应注意的问题,取长补短;咨询方面,成立职业生涯咨询室,每名专业教师以值班形式,为学生提供及时、准确的咨询服务。对于定向培养且工作基本落实的学生,主要以就业指导咨询为主。
(三)组建专业的师资队伍。组建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从事职业指导工作。具体做法:一是建立职业指导教师准入机制。建立教师选拔、使用制度。选拔时应侧重创新创业、择业、就业政策方面知识掌握与实践能力,建议在专职辅导员教师中选拔一部分教师担任专职职业指导教师,同时聘任经验丰富并持有就业指导师职业资格证的专业人员。二是实行岗前教学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制度。规范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结合所教学生专业特点和学生能力创新教学内容。三是成立就业指导教研室。规范课程管理,指导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规范建立学生职业生涯档案,跟踪指导学生成长;组织教师参加职业指导业务培训、教研活动、企业实践等;策划和组织开展就业讲座、供需见面会、职业访谈等活动。四是建立考核奖励机制。对教师教学质量和受欢迎度等进行考核,对考核分数高的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
职业指导课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对于如何提高教学效果还未形成成熟的经验和理论,且每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各有不同,因此职业指导课要形成全程化、分阶段教学理念,教师要扎实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活动,不断创新内容,提高质量。
【参考文献】
[1]吕卫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新型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前沿,2017(2)
[2]郭亚红.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8)
[3]孙宏伟.试论在中职学校如何开设职业指导课[J].成才之路,2007(14)
[4]廖绍袍,刘宏磊.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课教学调查与分析[J].职教通讯,2011(1)
[5]汪思贤.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就业教育的研究——以河南省会计学校为例[D].开封:河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