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视角的网络时代学校德育工作新模式
2018-01-23郑建忠
郑建忠
【摘 要】本文论述网络时代学校教育生态发生的变化,针对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提出挖掘教育大数据在德育管理中的功能和效用,注重互联网数据分析,开发学生考勤系統、德育评价系统、榜样引领系统等德育管理系统以指导学校德育工作,从而实现学校德育管理网络化、学生品德评价客观化,发挥网络教育的正能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 网络时代 德育管理 系统开发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9B-0004-03
网络时代,教育生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伴随着数字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网络一代”(国外学者称之为“N 世代”),他们是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一代人,这一代孩子正以与他们父母截然不同的方式积极地学习、玩乐、沟通、工作以及创造社群。在社会对教育的质问中,德育问题往往首先受到诘问。因为在学校教育中,德育本来就处在“为首”“为先”“为重”的位置,更何况注重德行乃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期待不断提升,但社会、家庭对教育的整体性支撑作用又有所下降。因此,网络时代学校德育工作面临重大挑战与机遇,挖掘教育大数据在德育管理中的功能和效用,注重互联网数据分析,开发学生考勤系统、德育评价系统、榜样引领系统等德育管理系统用来指导学校德育决策、实践、反馈等各个环节工作,有利于促进学校德育管理实践取得较好的成效。
一、利用校园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学校德育工作创新
网络时代,学校在德育实践中不能仍固守原来的教育模式、管理模式去开展德育工作,应建立正确的评价目标与正确地运用评价手段,合理构建德育管理系统,使德育工作更具便捷性、经济性、实效性。湛江一中培才学校是广东省重点中学湛江一中与寸金教育集团以民办公助模式合作的学校,该校经过 10 多年的摸索与实践,依据大数据开发德育管理系统,创新德育工作模式,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开发学生考勤系统,实现学校德育管理网络化。保证学生安全是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在保证学生安全的系统工作中,学生考勤无疑是最重要的工作。在互联网普及之前,“紧跟死守”是许多学校采取的措施,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费时费力,实效性较差。如何突破这一瓶颈,尤其是像湛江一中培才学校超过 9000 人在校生的超大型民办学校,必须利用互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开发出学生考勤管理系统。
学校考勤管理系统旨在全面管理学生考勤情况,及时了解学生考勤情况,以便于学校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考勤管理系统主要分为课堂考勤、学校门禁考勤、住宿生管理考勤三大模块,同时支持 PC 端和手机移动端。课堂考勤系统方便每一个任课教师在上课前清查班级人数,将缺勤学生信息在第一时间录入学校系统,并注明相关原因。湛江一中培才学校采取半封闭式管理,学校要求门卫将上课时间出入校园的学生录入校园系统,以便记录和查询,方便对学生迟到、请假、旷课等事务的管理,并与学校德育量化管理系统融合,直接对学生和年级进行积分管理。另外,为了加强对全校近 6000 名住宿生的管理,学校要求生活教师第一时间录入没有请假或原因不明的缺宿者,并及时将情况反馈给班主任、年级领导或者学校领导,以便针对性处理,做到家校 24 小时无缝对接,降低学生外出不归、家长不知情等情况,降低学校管理中的安全风险。
学生考勤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应用,不仅落实了学校将安全作为学校发展生命线的理念,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让领导和老师及时了解、处理和反馈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情况,有助于实现家校合作和全员育人的要求。将考勤管理作为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利于学生约束自己,发挥自我教育功能,提升教育效果。
(二)开发德育评价系统,实现学生品德评价客观化。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评价,进而促进学生品德发展一直是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关注的重要课题。在网络时代,如何对“N世代”进行德育评价,促进其德育水平的提高,培养品德水平高的未来社会公民,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著名德育专家班华教授认为:“传统的德育评价具有三点特征:评价主体的单一性;评价方法的主观性;评价的目的在于鉴定、选拔,因此需要做出终结性评价。”一方面,在网络时代,信息开放、多元,以及未来社会对公民的多元价值要求,使受教育者自我意识增强,如何进行有效的德育管理、如何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信息社会要求反馈的及时性,学校德育管理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提升德育管理的效率,也是困扰当下学校德育管理的问题。如何评价学生的品德,以评价促管理,以评价促使学生思想品德的提升,并具备可操作性?基于以上思考,我们根据操行加减评分测评法和积分测评法,开发了“湛江一中培才学校德育管理系统”,该系统由德育评价标准、信息录入、量化分析、处理建议等部分组成。
学生品德的评价操作具有较大的难度,因为德育活动属于精神领域的活动,只能根据其行为推测其精神状态,学校根据《德育大纲》《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要求,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描述,并根据描述制定量化标准,指明达到什么标准奖加多少分,或违反到什么程度扣多少分。在测评前,每个学期都有 100 基础分,然后设定时间进行定期反馈,根据测评的分数进行分析,作为德育管理、教育学生的依据。
德育评价标准由学校德育管理团队根据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相应的量化标准,进行加分、减分处理,例如每天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加 1 分,受到教师表扬加 1 分,在宿舍休息时间违纪减 1 分等。信息录入由全体教育者进行,比如学科老师负责录入自己课堂、作业、课下学习部分,生活教师负责录入住宿生宿舍表现,门卫负责录入出入校园的信息,班主任负责其他项目的录入等,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权限,他们可以根据自己负责的方块进行操作,班级集体、宿舍集体受到表彰、批评时,由年级负责录入相应的分数。学校管理系统会及时分析录入信息,方便学生、家长、班主任查询,为班级、学校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经过几年实践和修订,学校对学生德育管理的标准更清晰、可视、客观,避免了管理的主观性,也使信息反馈更加及时,让学生自己、教师和家长更快速地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提升德育管理的实效性;同时,学校通过对学生量化分析,找到学生存在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为解决问题、提升管理效率提供数据支撑。更为重要的是,学校利用数据分析学生的成长轨迹,让学生对自己的不足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帮助他们认识自我,教育自我。
(三)构建榜样引领系统,发挥网络教育的正能量。具体如下:
1.学生月度人物展示,发现身边的榜样。在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中,同辈群体在中学阶段所起到的作用非常大,所以学校注重挖掘学生中的榜样,发挥他们的教育作用。学校采取广播、升国旗、贴海报等方式,让每一个学生熟悉榜样的类型,如学习标兵、道德榜样、劳动之星、特长之星等,通过多方面、多角度的选拔,力争表扬的面更广一些,类型更多一些,效果更好一些。另外,湛江一中培才学校采取学校、年级、班级等三级宣传模式,学校和年级都在固定宣传栏定期更新“月度人物”,班级之星则通过《家校反馈表》进行反馈。宣传展板一般分为“先进事迹”“座右铭”“人物点评”等部分,为了增强宣传效果,文字修改、海报制作都交给专业团队负责,保证了制作的精美性。
2.励志校友事迹展示,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湛江一中培才学校历史悠久,在 70 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知名校友,学校先后推出“状元系列”“名校系列”“海外系列”“培才学子在职场系列”,系统展示优秀学生。展示一般分为“给培才师弟师妹的一封信”“大学生活”“人生规划”等栏目,优秀校友从“过来人”的角度回顾初中、高中学习生活,写出自己的思考。由于这些都是来自“身边”人物,学生感到可亲可近,示范效果良好。
3.名家进校园,让学生得到精神的滋养。偶像具有极大的感召力,青少年会为喜欢偶像而勇敢挑战自我,提升自我,朝着偶像指引的方向不断前进。有鉴于此,学校注重挑选科学、文艺、体育等方面具有正能量的名家走进校园,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大家风采,聆听大师的声音,吸取大家的智慧。10 年来,学校先后邀请曹文轩、沈石溪、安意如、林清玄、张晓风、胡克等学者来校讲学,邀请中科院张德良等院士来校举办科普讲座,邀请联合国沈丽虹等政界人士来校分享工作心得。大批专家学者用高尚的人格、刻苦的精神和崇高的追求,给师生的心灵带来震颤,极大地发挥了榜样示范作用。
二、学校德育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一)开发学校德育管理系统要以育人为重,管理次之。著名教育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说:“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健康的人,幸福的人,而非零碎的知识。”德行是人成长的第一要义,不会随着时间、技术改变而改变。教育终极的目标是发展人,这是学校与其他机构或组织的最大区别。把人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对学生而言,应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创造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挖掘他们潜能,让他们充分地展现自我,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合格的公民;对教师而言,就是扬其所长,完善不足,增添才能,感受自我成长和职业成就感。学校的任务是搭好平台,创造机会,以人为核心资产。
在学校德育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我们应遵循教育性、客观性、科学性等原则,把德育管理系统收集的数据作为教育学生的重要参考,科学地制定管理措施,始终践行学校“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发展人”的德育理念,无论是系统开发还是大数据分析,都是德育工作的手段、途径,而非德育管理的目的。让受教育者具备思想品德,提升思想品德的水平,促进受教育者发展才是我们的目的。
(二)优化学校德育管理系统,密切配合学校其他工作。学校德育管理是学校管理系统中一个重要且复杂的组成部分,一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与内容,独立于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另一方面又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共同承担着育德的重要使命。学校管理作为一个系统,不能因为强调某一方面的优化,而导致整体质量的落空。德育工作具有全面渗透性、内隐性等特点,容易在学校日常事务中被忽视。德育管理系统优化要根据以上特点,将德育管理的细节与学校其他工作进行整体思考,把德育管理要求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以产生最大效益。
(三)增加系统的开放性与选择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校作为德育实践的重要途径,目前尚无一种模式或方案是完美的,德育管理系统的开发也不例外。尽管我们按照正确的价值标准、科学的操作程序进行,也不能避免问题的产生。在德育管理系统开发过程中,我们应注重听取学生意见,让学生参與评价标准的制定、执行和反馈。在德育评价和实施中,我们应以学校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全面参与进来,增加系统的开放性。在德育管理系统开发、实施过程中,学生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教师应促使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管理,以提升自我教育的水平和层次。
【参考文献】
[1]唐·泰普斯科特.数字化成长[M].云帆,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李 季,贾高见.中学德育问题与对策[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3]班 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4
[4]何小忠.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教育[D].苏州:苏州大学,2005
[5]怀特海.学习的目的[M].庄连平,王立中,译注.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