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

2018-01-23苗琴

校园英语·上旬 2018年13期
关键词:课程模式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如何更好的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发展职业教育的关键内容之一。本文从旅游英语人才培养的基本内涵入手,在培养目标如何确定、综合素质与能力结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程设置模式、加强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等几个方面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关键词】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模式

【作者简介】苗琴(1979.02-),女,羌族,四川茂县人,阿坝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旅游英语、英美文学。

【基金项目】本文为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从阿坝藏羌地区旅游文化的发展探讨地区高校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 编号17SB0004 的阶段性成果。

一、明确培养目标

作为目前教育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是学校为了实现其教育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的培养方式的构建和运行,由师资力量,培养途径,课程模式,专业设置,学生培养目标、素质与能力结构等诸多要素组成。上述几个要素结合到我校旅游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对我校的教育教学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要构建良好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就要明确培养的目标,针对我校基本情况,是要培养职业技术型高层次并且是复合型的实用人才,具体是让学生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鉴于旅游英语专业的特点,还要培养能够掌握英语语言,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以及相关地理人文历史知识的人才。还应掌握相关的经济规律和市场营销方案以及旅游法规和服务规范。将学生们培养成为熟悉旅游业务,具有很强沟通能力和公关能力以及组织能力的相关行业人才,做到以英语为主要工具在旅游方面有所建树的专业型人才。我校培养的人才在毕业之后大多都会去旅游企业成为一线的工作者,多数会从事导游,旅行社管理以及英语翻译秘书、主题公园风景点的管理基层工作以及涉外酒店服务等。只有将培养的目标明确化具体化,才是做好专业技能培训的前提和关键。

二、确定综合素质与能力结构

学校还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宗旨。在这一方面要求让学生拥有从事这一类职业的能力,充分体现当前所宣传的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一定要紧紧围绕他们所学的专业和将来要从事的行业入手,对于行业的市场需求和能力需求进行分析,确定培养出的人才应具备哪些主要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课程设置和培养重点就放在社会需求相对应的方面,这样对于专业教学才能够进行具体细化的设置和规划。高等院校中旅游英语这个专业是十分有发展前景的,但是市场对于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也很高。学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基础知识,建立在这些基础能上,才能够进一步有质的飞跃和升华,建立起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运用他所学到的各种相关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处理将来在工作中将要面对的具体实际问题。特别是应对突发事件或具体的问题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影响着他们未来的发展。

在旅游英语专业教学中,教师应明白理论知识固然很重要,但是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要强调以能力为本,要求学生日常多锻炼自己的能力,以应对社会的变化和职业的压力。也就是说学生要保证自己拥有扎实的英语水平和熟练的工作技能,在这样的前提下,要培养自己的基本工作素质,并且有意识的进一步发展自己在工作上的综合能力。一般情况下,旅游英语专业都要求学生应具备三大技能,第一基本能力,第二英语交际能力,第三旅游业务能力。三大能力一共细分为13项能力。每一项能力都有完整的教学安排和细致的教学设计,对于职业资格证所需求的课程也包含在内。

三、以市场需求为向导设置专业

培养英语旅游专业的人才,就是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服务生产与管理第一线来设置专业。针对当地的产业结构和社会人才需求,相对的改变和调整课程设置,做到更对口更专业化。我国是一个旅游大国,而旅游人才尤其是针对出入境游的旅游人才十分缺乏,一度出现外国友人前来中国旅游,出现沟通难的问题,因此这方面的人才紧缺,远远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四川省阿坝州在中原地区旅游景点十分丰富,有国家级的旅游景点九寨沟,还有黄龙,四姑娘山和达古冰山以及阿坝神座等人间仙境自然景观。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中外友人都到这里来旅游,欣赏自然人文景观,民族风情和历史遗址。当地政府抓住本地的发展特点和地貌特点以及人文景观特点将本地发展成优秀的旅游目的地,并且对当地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进行大力的宣传,以期待在旅游方面有更多的收入来发展当地经济,为此大量的投入人力和物力,在旅游基础建设和旅游景点开发方面,增强了四川省阿坝州地区作为优秀旅游胜地的知名度,吸引着更多游客的到来。

四川省阿坝州地区的整体目标是以旅游为龙头产业带动相关经济共同发展。而在每年的旅游旺季,来的游客人数真是数之不尽,各大旅行社以及各种旅游景点都人员爆满,相应的单位从业人员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国外游客的交流成为一个重要的关注点和服务点。此时英语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接待这些外国游客就需要英语表达能力强,能够善于和外国人沟通又熟悉当地相关的旅游景点和旅游知识,熟悉相关业务操作的人员。在这一市场需求的推动之下,对于英语旅游专业的人才需求会十分的大,市场需求量大,人才需求量就增多,而这个专业也就会成为一个热门专业,我校的英语旅游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就业机会更广,发展机遇也更好,未来的发展前景也是良好的。

四、理论联系实际,设置课程模式

课程模式设置对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十分重要,它包括了两个方面,第一课程内容体系,第二课程结构体系。前面内容也提到过专业人才的培养要进行市场调研,符合社會需求和经济发展需求。因此进行课程模式设置时,要对课程的内容进行更新和整合,及时的将课程进行开发,并且结合社会经济技术以及当前的市场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的课程设置和课程模式才是与时俱进的并且贴合社会发展的。当然课程模式的设置一定要有针对性,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进行相关的教学目标和课程模式的制定。在这一点上我校有了新的突破和改革,英语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相对于传统学科来说有所转变,它是按照目前的市场需求对于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综合素质能力的需求进行相关的教学结构体系的设置和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中还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培养列为重点要求。在具体的工作中,对于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特别强,所以课程还构建了以职业能力培训为核心的模块式旅游英语课程体系。在我校的旅游英语课程中,一共占有五大模块。1.旅游专业课程模块;2.英语专业学科课程模块;3.旅游职业技能模块;4.公共必修知识课程模块;5.特色课程模块。实践能力和实际的业务操作能力是学生们必备的能力,会让他们在进入职场后在竞争中占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本校在最后一年的学习安排中为学生们安排了到实际的岗位上去实习的机会。实习的地点包括相关的旅游景点,旅游社以及涉外的酒店,当然实习地点的安排和实习时间的安排还是相对自由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向学校相关的教师申请,去到自己想去的相对好一些的旅游景点进行实习。学生进行实习时要着重的锻炼自己的业务能力和应对实际情况的能力,一般情况下学生们会去担任兼职导游,和涉外五星级酒店实习,并且有相关的指定教师对他们进行指导和经验传授。在实习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将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一些简单操作应用到实习的工作中,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锻炼,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操作在实践中加以应用,也锻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对学生今后的择业和发展有很大帮助。

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在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中,教师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是教学模式的构建者,也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还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引导者。没有强大的教师团队,很难开展培养人才新模式的创新,很难让课程的开展真正意义上起到成效,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也是引导学生成才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我校加强师资团队建设,加强双师型教育队伍的建设,为的就是更好的开展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并且保障实践教学的效果,拓宽专业实践教学的基础。创设良好的教师团队,目的是将教师培养成为英语水平扎实,英语表达能力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知识,还要有超强的实践操作技能的优秀教育人才。作为教师,拥有专业的技能以外,还要了解各旅游单位以及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具备双师型的素质。我校对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十分重视,并且致力于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这方面也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人力物力。首先对于教师的要求必须是持岗上证,即每一位任课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必须拥有相关的职业学习经历,拥有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书,才能为其他的学生上课进行指导培训,招聘教师的过程也是相对严格的,对于学历证书的要求外,还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品格具有教书育人的耐心。在师资力量方面,我校不仅有在校的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还根据不同的课程安排以及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调整相关课程设置聘请,旅游单位的经营管理人员和经验丰富的一线工作人员担任指导教师,为学生们上课,分享经验,增强实际操作能力方面的培训。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让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提高,本校会定期输送一些优秀的教师到定点单位参加培训,学习相关知识,将一线的教学知识和实践操作知识带回学校,同时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我校还会聘请省内外知名高校中的知名教授到我校进行座谈,每隔一段时间请一位教授到我校座谈,为学生们开设相关的知识讲堂或者现场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切实的提高学生们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六、总结

总之构建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是目前职业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相关高职院校应该重视的教学改革内容。学校应从各个方面来实现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发展和应用,让英语旅游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够应用于社会,且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余意梦婷,全娜.“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改革[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2(1).

[2]陈依灵.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J].校园英語,2017 (2).

[3]李然,王博.旅游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研究——评《中外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研究》[J].新闻与写作, 2016(11).

猜你喜欢

课程模式人才培养模式
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课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突破传统课程模式立足发展核心素养
中国古典舞教学课程模式探究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六位一体”课程模式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职业院校《税法》课程更新机制研究
谈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