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状腺肿瘤行手术治疗患者的就诊情况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8-01-23

天津护理 2018年4期
关键词:查体门诊人群

岳 红

(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 300121)

甲状腺肿瘤是临床常见的头颈部肿瘤,2015年美国甲状腺协会(ATA)指南明确指出甲状腺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近年来我国甲状腺肿瘤的发病率由过去的1/10万上升到 (3~4)/10万左右[2]。甲状腺作为人体最大内分泌器官,担负人体代谢的重要任务,甲状腺肿瘤中的良性甲状腺腺瘤如未早期发现或不积极治疗,有20%发生甲状腺机能亢进,10%出现恶变可能,成为甲状腺癌[3]。固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甲状腺肿患者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对我科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甲状腺肿瘤行手术治疗215例患者的就诊情况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应护理对策。

1 患者就诊状态分析

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我科收治的甲状腺肿瘤行手术治疗患者215例,进行就诊症状、健康查体行为、甲状腺疾病了解程度、家庭成员患病史等方面的调查,分析患者就诊状态。

1.1 无自觉症状情况 调查病例中有131例患者在明确诊断时并无自觉症状,约占61%。

1.2 主动发现症状情况 215例患者中仅有33例主动发现颈部不适怀疑甲状腺问题而来院就诊,占比15%。

1.3 高危人群情况 调查病例中女性患者153例,约占71%,其中绝经期妇女108例;有家庭成员患病史13例;从事IT职业17例,从事电力或化工行业9例,中学教师6例;既往甲状腺疾病史26例;既往有放射治疗史3例。

1.4 贻误诊断治疗情况 调查病例中有51例患者因颈部肿物、头颈部不适、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呼吸不畅等症状首诊于普通外科、神经内科、耳鼻喉科、呼吸内科、脊柱外科等。72例手术患者出现肿瘤侵犯甲状腺包膜甚至压迫周围组织及器官或区域淋巴转移,错过最佳的手术时机,进行较大创伤的治疗,延长了患者术后恢复时间。8例患者既往已知甲状腺肿瘤,未予重视,未及时就诊进行系统治疗,发展为本次有症状就诊,其中3例病理回报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增加了手术难度及风险,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1.5 影响患者就诊状态的因素

1.5.1 缺乏甲状腺肿瘤疾病相关知识 本次调查约80%的住院患者不了解甲状腺器官的生理作用和常见病理变化的临床症状,不知道甲状腺常见疾病,不能主动发现症状及时就诊。

1.5.2 缺乏主动维护健康意识 调查病例中173例患者没有主动健康查体的意识和做法,未能发挥健康查体早发现疾病的作用。我院查体中心数据显示,2016年1-10月健康查体人群中仅10%进行了甲状腺超声检查,其中发现甲状腺肿瘤28例。

1.5.3 缺乏对高危人群的认知 约90%以上患者及家属不了解甲状腺肿瘤的高危人群的概念,对甲状腺肿瘤有家族遗传特点、高危职业特点及甲状腺肿瘤与不良生活习惯的相关性等知识知之甚少。

2 护理对策

2.1 建立专科指导团队 科室主任和护士长任负责人,由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甲状腺专科医生和经验丰富的病房、门诊和查体中心的护理人员组成,其中包括主任医师1名、护士长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病房主管护师4名及门诊和查体中心护师各2名,明确成员的分工和具体的工作安排。

2.2 组织专业讲座和指导 指导团队成员每周利用探视时间或门诊、查体的错峰时间进行专题讲座和现场咨询答疑,发放相应的疾病宣传资料,内容涉及甲状腺的解剖位置及生理作用、甲状腺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甲状腺肿瘤的高危人群(遗传性、职业性及不良生活习惯相关性)以及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2.3 强化住院患者疾病知识的传播作用 在做好住院患者常规健康指导的同时重点介绍甲状腺疾病家族患病和遗传方面的特点,明确提醒患者要动员家属每年进行一次甲状腺超声检查,做好日常甲状腺的自我观察。对住院患者及其直系亲属建立健康档案,对其进行健康宣教,每半年进行电话追踪随访,内容包括是否定期检查以及症状观察等。

2.4 开展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 定期组织甲状腺肿瘤的高危人群包括患者的直系亲属、接触放射线辐射人员(如医院影像部工作人员等)、工作紧张压力大的专业技术人群、既往头颈部放射性治疗史患者、绝经后睡眠状况差的女性[4]、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门诊患者等人群系统讲解甲状腺肿瘤相关知识、介绍定期查体的意义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优点等内容。

2.5 普及健康查体 指导团成员在各自管辖的门诊、病房及查体中心等区域发放甲状腺知识宣教材料,专项讲解甲状腺肿瘤虽早期无明显症状,但通过甲状腺超声检查的肿瘤检出率非常高,目前超声已可分辨1~2 mm的甲状腺肿瘤,因此主动的健康查体可以早期发现疾病。介绍临床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具体病例,提高查体人群对该病的认知水平,促进大家尽快树立健康查体的意识,主动进行甲状腺查体。根据该病的特点建议30岁以上人群即使无症状也应进行一次甲状腺超声检查,以确定甲状腺的健康状况;高危人群应每年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对既往有良性甲状腺肿瘤的患者每6~12个月定期做甲状腺超声检查。

2.6 增强门诊健康教育 利用医院门诊共享空间的电子显示屏为来院就诊患者及家属以动漫方式生动系统的介绍甲状腺相关知识,详细描述甲状腺的位置、大小、形状、生理作用等;介绍甲状腺常见疾病种类、表现、早期就诊的必要性、早治疗的效果等;介绍甲状腺疾病多发的人群、高危职业以及定期查体的重要意义;介绍易于与甲状腺疾病混淆的常见病,如:声带息肉、声带小结、喉肿瘤、急慢性咽喉炎、食管疾病等,教会如何辨别甲状腺疾病;提醒患者正确准确就诊,把握治疗时机,争取更好的治疗效果。通过循环播放形式,以及门诊指导团成员为门诊就诊患者及陪同人员发放健康宣教材料,争取受益人群最大化。

3 实施效果

通过实施以上的护理措施,对2017年3-12月收治的298例甲状腺肿瘤患者进行调查,发现患者在就诊状态、对疾病的了解、主动查体意识、高危人群主动就诊意识及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等有显著的改善。

3.1 患者认知甲状腺肿瘤的比例明显提升 调查的病例中有132例患者在住院前通过参加医院专题讲座、门诊的宣传和阅读医院发放的资料已基本了解甲状腺肿瘤和治疗方法,约占44%,对疾病认知比例较之前有所提升。

3.2 患者主动健康查体比例明显增加 因了解健康查体的重要性,部分单位及个人将甲状腺查体列入健康查体的常规项目,我院查体中心2017年参加甲状腺查体的比例有大幅提高,约占健康查体总人数的45%。调查收治的患者中因健康查体发现的甲状腺肿瘤比例达到69%,包括146例患者积极参加集体查体和60例患者自行每年主动查体。

3.3 高危人群主动就诊比例显著增加 通过强化高危人群预防疾病的宣传指导和普及,调查病例中有19例是甲状腺肿瘤患者的直系亲属在定期查体时发现了早期甲状腺肿瘤,41例高危职业人员主动查体或在周围朋友提醒下主动查体发现早期甲状腺肿瘤,13例既往甲亢或桥本氏甲状腺炎病史患者就诊发现早期甲状腺肿瘤。

3.4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患者比例增高 298例患者中甲状腺肿瘤直径≤2 cm的186例,其中53例为≤1 cm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未侵出腺叶;2 cm<直径≤4 cm的59例,病理为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但无区域淋巴转移,临床早期患者的比例为82%,及时就医治疗为良好的治疗效果提供了保障。

4 小结

甲状腺肿瘤是一种良性居多、恶性预后好的肿瘤,因早期多无症状,所以患者会延误疾病治疗。通过加强健康教育,促使人们提高了对该疾病的认知,尤其是加强了高危人群对该疾病的重视,建立了定期主动查体意识,促进早发现、及时就诊治疗,避免或减轻甲状腺肿瘤对健康的不良影响。因此,要不断完善和做好甲状腺肿瘤的健康教育,使越来越多的人群认识疾病,树立良好的健康意识。

猜你喜欢

查体门诊人群
门诊支付之变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健康查体中以人为本服务的应用
健康查体中护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我走进人群
财富焦虑人群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老年男性单膝关节炎误诊为痛风1例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