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
2018-01-23王杨
王 杨
(丹东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辽宁 丹东 118000)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表现为心绞痛、心衰等,急性心肌梗死的特点是起病急、病情严重,极易发生猝死,而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病,据统计,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病死率大大高于未并发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因此加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效果,以期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实践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本院收治的104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至对照组(n=52例)和观察组(n=5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关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患者均无理解障碍,所有患者意识均清楚。排除严重内科疾病患者及遗传心脏病者。对照组男27例,女25例;年龄50~80岁,平均(62.24±3.36)岁。观察组男28例,女24例;年龄50~80岁,平均(62.28±3.32)岁。对照组、观察组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统计结果无差异,均有P>0.05,均衡可比。
1.2 方法: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指导、心电监护、预防并发症等。观察组施以优质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健康宣教。在患者入院当日,由主管护理人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案。告知患者应卧床休息,在发病24h内告知患者不能随意活动。同时每周定期开展1~2次健康知识讲座,要求患者及患者家属共同参与,并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②治疗护理。在患者治疗期间加强病房的巡视,特别是在患者发病24 h内,应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一旦患者出现气短、心悸、头晕等症状,立即报告主管医师,及时予以对症处理。同时监督患者遵医用药,并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及时予以恰当处理。③环境护理。将病房的湿度、温度控制在一个适宜的范围,减少噪声的干扰,严格控制探视的人数及探视时间,保证患者能得以充分休息。④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设身处地的为患者考虑,并评估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程度,同时根据患者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原因予以针对性的心理疏导。⑤饮食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律失常后,极易出现呕吐、恶心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食欲,因此应咨询营养专家的意见,根据患者的病情、营养状况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饮食原则以高纤维素、高纤维、高蛋白等饮食为主,让患者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督促患者戒烟限酒。
1.3 观察指标: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疗效判断标准:①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未见好转,且心电图结果未见改善;②有效:患者的心功能提高1级,临床症状均有所好转,动态心电图期前收缩减少50%;③显效:患者的心功能提高1~2级,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动态心电图期前收缩消失。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中所有的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均使用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以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作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的统计方法;以(±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作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的统计方法,P<0.05则表示统计结果有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无效8例,有效26例,显效18例,总有效率为84.62%;观察组无效2例,有效30例,显效20例,总有效率为96.15%;经χ2检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心肌重构、内分泌异常、电解质紊乱等均会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细胞严重缺氧缺血、心肌细胞功能障碍、心功能受损、心肌自律性增高、自主神经活动改变、微血管损伤、再灌注损伤等病理改变,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更易发生心律失常[2]。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的心电图主要表现为成对、频发等,大部分患者还表现为短暂性心动过速。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临床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常用治疗手段,除了有效的治疗手段,良好的护理配合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3]。本研究中通过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饮食指导,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并加强治疗期间的用药护理,有效保证了药物治疗的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优质护理组的总有效率(96.15%)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的总有效率(84.62%),结果表明,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施以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1] 杨海霞.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1):141-142.
[2] 李玉琼,李雪娟,邓方利.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保守治疗患者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0):4-6.
[3] 陈丽娜,周焕芳,任国琴,等.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