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2018-01-23赵德友
赵德友, 宗 方
(1.河南省统计局,河南 郑州 450000;2.河南省统计科学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开宗明义地宣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1]10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是言必行,行必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杰出政治家思维和战略家视野,深入思考“人类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到哪里去”这一人类发展的重要命题,高瞻远瞩地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是对当代世界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必将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鲜明旗帜。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秩序错综复杂的演变,习近平总书记以天下为己任,深刻把握和顺应全球发展大势,致力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展现中国大国担当,多次在国内和国际重大场合深入诠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及其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进程,具体表现为不断前进和上升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在中国参与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俄罗斯访问期间,首次向国际社会传递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2]之后,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发展和完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并勾画了从局部到整体不断演进的发展路径。
2017年1月,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习近平总书记深入系统地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内涵,并提出通过对话和协商,同心协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3],呼吁世界各国同心协力、携手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进程。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把“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个重要部分进行了集中阐述。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新、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4]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1]58当前,人类社会仍然面临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新一轮的科技和产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各国发展带来很多未知的挑战;一些地区战乱和政治冲突仍然频发,许多发展落后国家的人民仍忍受着贫穷和饥饿;传染性疾病、恐怖势力以及环境破坏、气候变暖等因素仍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西方社会标榜的经济和社会治理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社会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增多。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治理体系和治理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不断积累的矛盾和深层次问题。
从国内形势看,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尤其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在以往成就基础上发生了重大变革,中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10。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理论和制度不断发展,中国已充分具备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现实条件,为下一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打下了坚实理论基础,也为世界上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所秉持的治理理念和发展实践逐步受到国际社会关注和认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以大国领袖的责任担当,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5]。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热烈响应,已被多次写入联合国决议,必将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础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也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吸收、转化和不断发展,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外交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提升,蕴含着唯物主义哲学原理和深厚的中国智慧。
1.人类命运共同体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
马克思提出:“现在的社会不是一个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6]这充分阐明了人类社会这个有机体具有高度复杂性、各个方面高度依赖性和快速变化发展的特点。在此思想基础上,马克思对共同体进行了思考。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马克思明确提出了共同体思想,并对之进行了系统阐述,马克思将无产阶级奋斗目标——共产主义社会确立为“自由人联合体”。在这个共同体内部,其成员与所处的共同体唇齿相依,所有成员之间也休戚与共、同舟共济。各共同体之间在广泛范围内和不同层次上互动,构建更高层次的命运共同体。共同体论是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精髓和核心,是当代人特别是和谐社会关系中人的生命活动的现实指南。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2.人类命运共同体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和对外交往思想精髓
时代是思想之母。中华传统文化积累和沉淀了许多优秀基因,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发展阶段下,一定会孕育出新的思想精华。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下观”与“和文化”的思想精髓。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下观”思想源远流长,而“穷尽内无内、致外之无外”“天下一家”是其核心原则。荀子主张“四海之内若一家”,王阳明主张“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天下之人,皆相视如一家之亲”。而“和文化”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向善的道德观。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近代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世界不同的文化、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没有高低之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下观”与“和文化”的思想精髓,将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世界各国前途命运紧密连接在一起。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对外交往的主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在处理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时高度重视国际秩序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影响的理念和主张。1953年,周恩来接见外宾时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外交原则。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第一次亚非会议上,周恩来除了阐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还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外交理念,呼吁世界各国不应以意识形态和制度划线,要更多关注共同利益。1988年,邓小平更明确提出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2001年江泽民提出“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发展和构建过程正是充分继承和发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代领导人的外交主张。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继承和发扬了当代“和谐世界”的世界观思想。2005年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发表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阐述了“和谐世界”的深刻内涵。在和谐世界中,各国内部的事情由各国人民自己决定,世界上的事情由各国平等协商解决,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享有平等参与权与决策权。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将自己的安全与发展建立在牺牲他国利益基础之上。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和谐世界”理念一脉相承,其目标都是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又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了创新和发展,是对“和谐世界”理念的继承和发扬。
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实践范例和思想来源。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强调求同存异、合作共赢。在“上海精神”指引下,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以安全为先,以夯实人文合作为桥,以建设扩大经济合作为路,不断促进共同体内各国合作与发展。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指出,要进一步凝聚团结互信的强大力量,筑牢和平安全的共同基础,打造共同发展繁荣的强劲引擎,拉紧人文交流合作的共同纽带,共同拓展国际合作的伙伴网络。到目前,上海合作组织已成为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合作组织,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成功示范。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深刻,战略视野宽广,具有十分鲜明的中国特色,充分表明了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不断继承和发扬的外交原则和价值取向,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指明了发展方向,为丰富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
2015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上首次系统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蕴含的五个方面的内容。2017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进一步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和理念进行阐释,之后在不同场合对这五个方面进行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1.政治上,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纵观人类历史,充满了战乱与纷争,特别是近代以来的大规模战争,教训十分惨痛。和平稳定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真实最朴素的愿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根本在于各国之间要构建平等相待、相互协商的伙伴关系。在人类对外交往过程中,大国起着较为关键的作用,和平与战争往往由大国决定。大国之间要相互尊重,妥善处理分歧和矛盾,彼此关切对方核心利益。大国与小国之间要平等相待,不搞以邻为壑、恃强凌弱的强权霸道[5]。
2.安全上,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当前,国际形势总体和平稳定,但仍存在地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冲突,同时诸如疾病、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一些非传统安全威胁依然存在,国际安全形势仍复杂多变。在此背景下,依靠传统冷战思维缔结国与国之间乃至区域间军事同盟,追求自身绝对安全已经不能完全应对日趋变化的安全形势。世界各国应继续秉承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在联合国框架内,不断完善和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协商共建共享新的国际安全秩序。
3.经济上,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各国要相互合作、同舟共济,努力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要不断加强世界贸易组织、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中非合作论坛等多边合作机制,不断推动国际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畅通国际要素流通渠道,使世界经济朝着更加开放、公平、互惠和共赢的方向发展。我们要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各国在制度框架下的协调,创造合理、可控的经济运行环境,解决经济交往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要加强对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关注,解决南北之间和区域之间发展失衡的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各国人民,为世界经济全面可持续增长提供新动力。
4.文化上,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发展的基本特征,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理特征、不同的生产和生活习惯孕育着不同时期的不同文明,使人类文化呈现多样性发展,不同的文化相互交流碰撞,成为人类不断发展进步的源泉。文化和文明没有优劣之分,不同的文化和文明应该成为交流互鉴的基础,而不应该成为相互敌视和对立的根源。世界各国要互相包容、互相尊重对方文化,互相借鉴学习,互相促进发展,使文化交流合作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增强人类和平共存的纽带、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5.生态上,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生态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应该成为人类发展的共识。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解决好人类生产和生活之间的矛盾,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要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意识,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事业,共同走上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共享经验、共迎挑战,采取实际行动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碧海、绿水青山[7]。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
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中国外交战略和理念的重大升华,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为人类和平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适应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发展关系的历史趋势,充分体现了当前条件下中国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外交战略理念的重大升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继承和发扬新中国不同时期的重要外交思想和主张,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国内和国际形势,结合中国对外交往实践,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全球治理观等一系列新理念新主张,在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外交思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体现了中国将自身发展同世界发展相统一的全球视野、世界胸怀和大国担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当前外交的最高目标和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精髓所在,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重大升华[8]。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
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维护世界和平,实现共同繁荣,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7]。中华文明在不断发展和演进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华文化价值所在,不断汲取传统优秀文化养分,同时也在交往中借鉴和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秀成分,为世界文明发展增添新的生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汲取了中华文明优秀的交往理念,继承和发扬了当代中国外交思想,融合了马克思共同体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式,回应了当代国际关系现实背景下世界人民的期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深刻反映了全人类的普遍愿望和价值追求,必将产生日益广泛而强烈的国际共鸣。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
当前,国际形势总体稳定,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突出问题和矛盾,世界经济中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运行不确定性不断增加,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断加剧,局部地区战争频发,气候、疾病、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逐步积累,各种社会思潮相互交锋,世界发展的不确定性不断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深入洞察人类发展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准确判断中国与世界发展的历史趋势,在国内外多个重大场合提出了中国的全球化观、价值观、安全观和治理观,系统阐述了“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单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思想,为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9]。
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适应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发展关系的历史趋势
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离不开世界各国支持与合作,离不开和平发展的世界环境。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事实证明,只有世界和平稳定,中国才能更好地发展;反过来,中国持续快速发展,也给世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2017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27.79万亿元,中国已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当前,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升,贡献率已连续多年超过30%。而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国有责任也有能力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中国发展得越好,就越有能力影响和塑造世界,为国际社会做出更大贡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适应了复杂变化的世界秩序下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客观要求。
5.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参与,中国不仅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还通过实际行动进行示范和引领。一方面,中国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发展,将给世界创造更多发展机遇,并将自身发展经验同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分享;另一方面,中国带头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不断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当前,中国的治理理念和实践受到高度赞赏和广泛认同,特别是国际社会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可度不断提升。2017年2月,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五十五届会议通过的“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中,明确写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在习近平总书记外交思想的指导下,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不断为人类做出应有贡献。
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若干思考
发展面临的困境和时代提出的普遍性问题,唤醒了世界各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但是要真正走出历史困境、解决时代问题,仅有意识和构想是不够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中国外交的崇高目标,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和历史使命,中国人民将继续与世界同行、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遵循新的发展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坚持和平发展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原则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1]10两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的发展由过去的靠掠夺别国的资源,逐步转变为依靠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促进本国的发展,世界发展的主题也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当今的世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世界各国都是互相关联而不可分割的,这种多层面多层次的依赖,形成了国家间复合的依赖关系。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国家最理性的态度就是寻求与关联国家的合作,只有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才是世界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保证。
(二)坚持开放发展理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新发展理念,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本身就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经济全球化加深了人类彼此间的相互依存程度,是人类走向命运共同体的润滑剂和催化器,它使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一个必然的历史运动过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世界格局的深度调整,各国的互动交流、机遇共享日益密切,开放发展有利于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共赢,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凝聚最大价值共识。坚持开放发展理念,有助于世界各国相互学习和借鉴,不断转变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消除传统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带来的弊端。
(三)持续对外开放实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路
开放是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个秘诀,也是中国社会不断发展前进的一个法宝。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正在实行从引进来到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重大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将改革开放视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并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要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促进更加广泛的国际合作,努力实现互联互通,打造双边和多边合作平台,增添共同发展动力;通过更多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为国内各地区拓展对外合作平台,促进区域对外贸易优化升级,完善区域对外贸易布局;要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努力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
(四)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抓手
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思潮涌动,中国愈加坚定地敞开大门,从大规模投资非洲基建,到“一带一路”倡议联通世界,再到推动绿色发展,中国以实际行动为世界和平、安全、发展、繁荣贡献智慧和力量。“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抓手,可分步实施。首先要打造周边和区域命运共同体。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动同周边地区、国家实现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与优势互补,有利于将边境对跨区域合作的抑制效应转变为催化效应。然后在周边倡议区域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上,再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国际体系和全球治理体系深层次变革,逐步迈向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五)打造全方位外交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方法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1]10要以周边区域和大国为重点,以发展中国家为基础,以多边为舞台,以深化务实合作、加强政治互信、夯实社会基础、完善机制建设为渠道,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不断完善中国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8]9;要积极倡导和践行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多边事务,高度重视联合国的作用,支持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发挥积极作用;要在独立自主、完全平等、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各地区政党和政治组织发展交流合作,促进国家关系发展。
(六)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1]60当前,国际形势不断演变,国际关系更加复杂多样,要继续创新和丰富全球治理模式和理念;继续积极举办和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合组织峰会等重大国际论坛和会议,不断呼吁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要坚持发展中国家定位,在全球治理体系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用实际行动维护和发展人类共同体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