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刘邦的精神世界
2018-01-23赵国华
赵 国 华
(华中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刘邦作为汉朝的开国君主,自从司马迁修成《史记》以后,受到历代文人学者的广泛关注,引发出各种各样的评议。最近数十年间,学术界仍很重视刘邦研究,涌现出一系列新的论著*①近时研究刘邦的著作,主要有李开元著《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三联书店2000年版;安作璋、孟祥才著《汉高帝大传》,中华书局2006年版;黄中业著《汉高祖刘邦传》,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傅幼冲著《汉高祖研究》,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6年版。。本文拟从个人品质和智慧的角度,探讨刘邦的思想和文化根基,剖析刘邦精神世界的内涵和特点,以期有裨于秦汉史研究。
一
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亦即楚考烈王七年,刘邦出生在楚国泗水郡沛县*②关于刘邦生年的记述有以下两处。一是《史记·高祖本纪》集解引皇甫谧曰:“高祖以秦昭王五十一年生,至汉十二年,年六十二。”二是《汉书·高帝纪》注引臣瓒曰:“帝年四十二即位,即位十二年,寿五十三。”按:《高祖本纪》集解又引徐广曰:秦二世元年,“高祖时年四十八”。依此前推,刘邦生于秦昭王五十一年。本文取皇甫谧、徐广说。,是一个地道的楚国人。这时的楚国遭受秦国的逼迫,已经把都城迁到陈郢。也就在这一年,楚考烈王参与合纵伐秦失利,又被迫迁都到寿春。这样一来,楚国丧失西部大片地区,逐渐变成了一个弱国。
从区域地理来看,沛县位于楚文化和齐鲁文化、中原文化的交会处,拥有多元文化融合的优势。特别是沛县邻近鲁地,与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鲁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刘邦的精神世界的形成和发展,就受到各种地域文化的浸润和熏陶,其中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他则有着深刻的影响。依照司马迁的记述,有关刘邦的个人品质最先出自萧何的评议:“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1]344这是说刘邦平常好说大话,办不成什么事情。萧何应该比较了解刘邦,相信他说出这句话,应该有一定的根据。
刘邦说过什么大话呢?现在能够找到的是,他曾经到秦都咸阳服役,看到秦始皇时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1]344而在类似的情景下,这样说话的还有一个人,那是项羽。项羽流亡吴地期间,看到秦始皇时说:“彼可取而代也。”[1]296这两句看似平常的话,却道出两种不同的心声。明代凌稚隆评论说:“高祖观秦帝之言,较之项羽曰‘彼可取而代也’,气象自是迥别。”[2]79-80究其区别在于:刘邦在秦朝担任亭长,无疑属于体制中人,做一个大丈夫是他的人生志趣;项羽则不然,因为他的祖父和父亲为楚国战死,被迫流亡到吴地,对秦朝怀有家仇国恨,所以想要取代秦始皇。
刘邦怀着这样的一腔壮志,登上了秦汉之际的历史舞台。这一“大丈夫”的说法,作为刘邦随口吐露的“大言”,与儒家思想有一定的关联。因为在战国诸子中间,首先提出“大丈夫”的概念并赋予精神内涵的人是孟子。孟子曾经与景春谈话,因为景春重视纵横家而称赞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就从儒家的人生观出发,反驳了景春的看法,进而深刻地解释了“大丈夫”的概念: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3]141
孟子从正反两面解释“大丈夫”的精神内涵,正面说是“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反面说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刘邦吸纳了孟子的观点,以做“大丈夫”为人生志趣,并且把秦始皇当作“大丈夫”,表明这时他并不反对秦朝,还以秦始皇为个人偶像。
从个人经历来看,楚王负刍五年(前223年),秦将王翦攻破楚国,占领了泗水郡,刘邦从楚人变成了秦人。他在秦朝仅做过亭长,但关注天下形势的演变,是一个有大志向的人。在山东六国人的眼中,秦国被视为虎狼之国,秦国的军队是虎狼之师,秦国人被称为虎狼之人。因为秦国统一天下主要是靠残酷的战争手段,楚人非常不服气,就在暗地里反抗秦国的统治,流传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1]300。这样一种社会舆情碰上陈涉起义造成的时势,就促使刘邦走上了反秦的道路。
值得注意的是,楚地反秦的社会舆情竟然被秦始皇察觉,秦始皇为了应对这一社会舆情,开启他称帝后的第五次巡游,即到东南地区视察。
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因东游以厌之。高祖即自疑,亡匿,隐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1]348
刘邦自以为得“天子气”,就隐藏到芒、砀山之中。这恰好说明他出身卑微,却怀有超乎常人的志向,即有着深厚的帝王思想。这一思想建立在反秦的基础上,同样映衬出楚地的社会舆情。
当然,刘邦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并不像唐代诗人所谓“刘项元来不读书”[注]章碣《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见《校编全唐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487页。。他和卢绾是同里人,又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刚出生就受到邻里的祝贺。“及高祖、卢绾壮,俱学书,又相爱也。”[1]2637邻里看到这一情形,又带着羊酒来两家祝贺。这说明刘邦少时读过书,似乎读得还不错,否则,若是一个顽皮孩子,怎能再次受到邻里致贺。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刘邦在沛县起兵,被推举为沛公,随即举行隆重的仪式,“祠黄帝,祭蚩尤于沛庭,而衅鼓旗”[1]350。这一活动把远古传说中的英雄当作神灵,无非是借助黄帝、蚩尤的名义,沿用民间习俗,赋予沛县起兵以合理性,以提高政治号召力。明代凌约言评论说:“高祖起兵时,规模即与诸公不同。”[2]89这是从文化的视角看到了刘邦的政治远见。
从外在作用来看,刘邦的精神世界的发展和演变,还受到他身边一批名士谋臣的影响。刘邦起事之初,任用张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1]2036在楚汉战争中,张良辅佐刘邦,屡次出谋献策,决定军事和外交行动,直接改变着刘邦的战略思路。
汉王朝建立之后,陆贾担任太中大夫,时常给刘邦谈论《诗》《书》,遭到刘邦的责骂。但等陆贾解说“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的问题之后,刘邦竟然“不怿而有惭色”,要求陆贾总结一下秦汉兴亡和历朝成败的原因。正是在这种政治气氛中,陆贾写出12篇政论文章。
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号其书曰《新语》。[1]2699
这一朝廷上出现的热烈场面,在中国古代史上并不多见。陆贾的政治理论触动了刘邦的精神世界,促进了秦汉之际统治思想的转变,给汉王朝提供了新的统治思想,开启了新的国家治理模式。
此外,汉高帝七年(前200年)十月,经过叔孙通制定朝仪,诸侯群臣前来贺岁,朝会时采用新的礼仪,刘邦竟情不自禁地说:“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1]2723这一句较为庸俗的话,与所谓“大丈夫当如此也”相对应,恰好反映出刘邦的内心感受,即对现行朝仪的认可和对众臣朝拜的心理满足,体现着一种典型的帝王观念。
二
透过刘邦的自我表现和时人对他的评议,我们来看刘邦的精神世界,其中蕴涵着几个核心要素:智、仁、勇,这正体现出刘邦的个人素养。
先说刘邦的“智”。
秦末是一个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时代,刘邦作为一位基层小吏,怎样才能实现他的大志向呢?这不只是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而是一个价值实现的问题。从刘邦反秦灭楚兴汉的过程来看,在他的精神世界里充斥着一个“智”字;或者说他夺得天下和治理国家,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智谋。
刘邦崇尚和依靠智谋,既表现在统兵作战、处置危机时刻,又反映在治国理政、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无处不有。汉王四年(前203年)十月,楚汉战争的紧要关头,刘邦和项羽对峙于广武,项羽想跟刘邦决斗,满怀豪气地声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刘邦自知拼不过项羽,竟然笑着回答说:
吾宁斗智,不能斗力。[1]328
这一句话掷地有声,是刘邦崇尚智谋的明证。在这次阵前对话中,刘邦怒斥项羽十大罪状,最后说道:“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乃与公挑战!”[1]376项羽听了这番话,愤怒地扣动弩机,一箭射中刘邦。这一举动表明,楚汉战争是一场智谋与力量的比拼,而刘邦最终战胜项羽,可以说是智谋对力量的胜利。
刘邦称皇帝之后,在洛阳南宫与群臣聚会,谈到他成功的经验和项羽失败的原因,自以为是依靠萧何、韩信和张良三个人。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1]381
这段评论颇为精彩,充分说明刘邦既有自知之明,又有知人善任之能。张良、萧何、韩信分别为汉王朝的建立贡献了战争决策、军事后勤、作战指挥诸方面的智谋,这是刘邦战胜项羽的关键因素。仅就《高祖本纪》而言,明代凌稚隆总结说:“纪中凡言用计者五,从计者一,皆以见高祖善用人也。”[2]104-105
刘邦善于识人用人,在他与部属的谈话中都有一定的反映。汉王二年(前205年)三月,陈平弃楚归汉之后,对刘邦说:“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闻汉王之能用人,故归大王。”[1]2054高帝六年(前201年)十二月,韩信被贬为淮阴侯,软禁在京城,曾经与刘邦交谈,谈及他们才智上的差异。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1]2628
这时候,韩信知道刘邦忌惮他的才能,经常称病不上朝,不愿意与周勃、灌婴等人为伍,所以跟刘邦论长短时,就说刘邦带兵不过十万人,而他自己“多多益善”,这实在有一点自负。不过,所谓“将兵”和“将将”的说法,倒也说明了韩信和刘邦的差别。由此可知,刘邦作为一个政治领袖,能保持知人善任的优势,同样带有崇尚智谋的特征。
不仅如此,刘邦作为一位开国皇帝,在治国理政方面也施展出一些政治智谋。高帝五年(前202年)五月,刘邦称帝之后,决定遣散士兵,因而颁布诏令:“诸侯子在关中者复之十二岁,其归者复之六岁,食之一岁。”[1]380清代王夫之认为“汉起巴蜀、三秦之卒,用九江、齐、赵之师,不战其地,不扰其人,无闾井之怨,归斯安矣”,所以评论说:“高帝甫一天下,而早为之所。国不糜,农不困,兵有所归。下令于流水之源,而条委就理,不谓之有大略也得乎!”[4]16-17
高帝八年(前199年)三月,刘邦颁布诏令规定:“贾人毋得衣锦绣、绮縠、絺纻、罽,操兵,乘骑马。”[5]65这一禁止商贾活动的措施,看似没有多大意义,其实与重建社会秩序有着密切的关系。王夫之又评论说:“国无贵人,民不足以兴;国无富人,民不足以殖。任子贵于国,而国愈偷;贾人富于国,而国愈贫。任子不能使之弗贵,而制其贵之擅;贾人不能使之弗富,而夺其富之骄。高帝初定天下,禁贾人衣锦绮、操兵乘马,可谓知政本矣。”[4]21-22这与上述评议一致,称道刘邦的政治智谋,确实独具慧眼。
此外,刘邦对身后的人事安排,也凸显出知人善任之明。高帝十二年(前195年)三月,刘邦在临终之前,与吕后谈及丞相人选。
吕后问:“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1]391-392
汉惠帝继位、吕后称制的那段历史,再度验证了刘邦知人善任的政治远见。刘邦出身于平民阶层,却能够开创一个新时代,其中的关键因素是善用智谋。诚如韩兆琦先生所论:“刘邦的确是一个雄才大略,有智谋,有远见,能用人,尤其是能驾驭人的政治家。”[6]176因此,透视刘邦的精神世界,可以看到一个夺目的亮点,就是崇尚和依靠智谋。
三
次说刘邦的“仁”。
按照心理学的观点,一个人的品质大抵形成于青年时代,并且影响到人的一生。司马迁编修《高祖本纪》,在叙述刘邦的出生和身世之后,特意写出刘邦的为人特征。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注]值得注意的是,这里“仁而爱人”的记述,到了司马光的笔下,就被删除“仁而”二字。见《资治通鉴》卷二《秦纪二》,第261页。[1]342
这前一句是说刘邦的外貌特征,后一句是说刘邦的内在品质,显然在司马迁的笔下,刘邦是一个外貌奇特、内心仁爱的人。然而,过去人们评价刘邦的个人素养,主要依据《史记》记述的一些特殊生活情景和彭城战败逃亡的特殊经历,以及枉杀韩信和彭越等行径,断定刘邦带有流氓习气,甚至就是一个流氓无赖[注]当然,对于刘邦的一些生活情景,亦有分析者提出不同的看法,如凌稚隆评论“贺万钱”之事说:“自古英雄不规于小节,类如此。”(《史记评林》,第80页)。难道是司马迁的笔下出错了吗?不是。与刘邦共事者的各种评价可以证明,在刘邦的精神世界里,的确有着“仁而爱人”的一面。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楚怀王迁都彭城之后,从战略上决定两路出兵,一路北上援救赵国,一路西征夺取关中,同时与诸将约定:谁先夺取关中,即为关中王。诸将畏惧秦军强大,不利于到关中作战,只有项羽愿与刘邦领兵西征。楚怀王与诸将商议,那些老将以项羽和刘邦作比较说:
项羽为人僄悍猾贼。……不如更遣长者扶义而西,告谕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项羽僄悍,今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1]357
这里称刘邦为“宽大长者”,与一再说项羽“僄悍”“僄悍猾贼”相对应,应该是较客观的评价。刘邦被视为“宽大长者”,较项羽更适合“扶义而西”,使楚怀王做出决定,没有同意项羽的请求,而指派刘邦领兵西征。于是,刘邦踏上西征之路。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刘邦西征途中,进至陈留高阳。郦食其在高阳作监门,见过一些路过的部队,“闻其将皆握齱,好苛礼自用,不能听大度之言”[1]2691,就隐藏不露。等听说刘邦到高阳,郦食其却要进见刘邦,并颇有感慨地说:
诸将过此者多,吾视沛公大人长者。[1]358
郦食其是一个有见识的人,称赞刘邦是“大人长者”,因而主动求见刘邦。刘邦接见了郦食其,还特意款待他。郦食其给刘邦献策说:“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又多积粟。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即不听,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1]2693刘邦采纳这一计策,一举夺取了陈留。这表明刘邦的长者风度,是郦食其求见和归附的主要缘故,而郦食其的归附和献策,则是刘邦夺取陈留的关键因素。
汉王元年(前206年)八月,在楚汉战争中,刘邦攻取关中。沛县人王陵率部归附刘邦,他的母亲遭到项羽的扣留,被用来要挟王陵。王陵派使者去救母亲,大概是同乡的关系,王母比较了解刘邦,当私下送别使者时,竟然流着眼泪说:
为老妾语陵,谨事汉王。汉王,长者也,无以老妾故,持二心。妾以死送使者。[1]2059-2060
令人震惊的是,王母说完这番话,当即挥剑自杀,表现出一副决绝的气概。然分析王母的用意,这样决绝的行为只是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劝说王陵追随刘邦。因为在她看来,刘邦是一位非凡的长者,终究能够夺得天下。
那么,秦汉之际的长者是什么样的人呢?一般学者认为,长者作为一种敬称,主要指年长者、位尊者、有德者[注]关于秦汉之际长者的研究,近期主要成果有侯海英的《〈史记〉中的长者与其在汉初的地位》,《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丁毅华的《战国秦汉社会的长者慕尚》,《文史知识》1999年第11期;唐国军的《因世而权行:汉初长者政治及其治国指导思想新论》,《广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8期;巩宝平的《试论汉代长者及其历史影响》,《齐鲁学刊》2015年第5期。。换句话说,长者就是年龄较大,并有一定的权势和德行的人。刘邦被人们称为长者,除了年长、位尊、有德之外,还有任侠仗义的品格。从具体事例来看,在刘邦的心目中,也有一个长者的形象,其中一条重要的标准就是待人厚道。
始高祖微时,尝辟事,时时与宾客过巨嫂食。嫂厌叔,叔与客来,嫂详为羹尽,栎釜,宾客以故去。已而视釜中尚有羹,高祖由此怨其嫂。及高祖为帝,封昆弟,而伯子独不得封。太上皇以为言,高祖曰:“某非忘封之也,为其母不长者耳。”于是乃封其子信为羹颉侯。[1]1987
刘邦早年推崇信陵君,任侠仗义,广交朋友,就带朋友去大嫂家吃饭。但这位大嫂为人不厚道,给刘邦朋友难看,所以刘邦一直抱怨大嫂,即使他称帝之后,仍不给他的侄子封爵。等到太上皇过问此事,刘邦还在说大嫂不像长者,虽然给他的侄子封侯,却要加上一个不雅的称号。这表明刘邦终其一生,都难以放下长者的心胸。
更有甚者,刘邦作为一名显赫的长者,在进入关中后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其中体现出“仁而爱人”的精神。汉王元年十月,刘邦进兵至霸上,秦王子婴被迫出降,诸将请诛杀子婴,刘邦却不同意,就对诸将解释说:“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1]362于是将子婴交给属吏,而后进入咸阳。刘邦没有辜负楚怀王的重托,正如凌约言所云:“此即老将等遣沛公之意,亦即其语沛父老之意。”[2]106-107仅从这一点来看,刘邦能在关中站稳脚跟,除他善于用人之外,就是得到了关中吏民的拥护。
秦朝的暴政让民众遭受苦难,有什么办法能改变这一现状,从而广泛地收取民心呢?从政治领袖的高度来说,最有效的办法是关爱民众,消除暴政,也就是实行所谓“仁政”。刘邦在沛县起兵时,就劝告沛县父老,说“天下苦秦久矣”[1]350;后来遇见郦食其,仍说“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1]2692;等进入关中之后,又召见诸县父老豪杰说: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1]362
刘邦进入咸阳,之所以急于“约法三章”,废除秦朝严酷的法令,一是顾及此前“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二是念及此后做关中王,必须收取民心。实际上,这样做的效果不错,关中吏民争持牛羊酒食,前来犒劳将士,唯恐刘邦不在关中称王。刘邦作为一位“宽大长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社会的认同。所以,明代张之象论及司马迁对这段历史的叙述,“先言秦人喜,后言秦人大喜,后又言人又益喜,连用喜字,斯可以观人心矣”[2]108。这一说法颇为中肯。
总括而言,在刘邦的心目中,始终保持着一个长者形象,成为他待人处事的标准。秦汉之际对长者的社会评价,成为当时的一个公共话题。刘邦用这一标准对待别人,时人也用这一标准评议刘邦。所以,刘邦被时人赞许为长者,表明他具备宽大仁爱、任侠仗义等品质。这种品质投射到政治行为上面,就有了不杀子婴、“约法三章”等举措,由此造就了民心所向的政治环境。
四
再说刘邦的“勇”。
汉末刘劭撰著《人物志》,从理论上阐发“英雄”的概念,提出了独到的英雄观。英雄是“英”和“雄”的结合,“英”是有智谋,指智谋过人;“雄”是有胆略,指胆略超人。只有那些有智谋,有胆略,并把两者结合起来,创造非凡功业的人,才称得上是英雄。
依据这一“英雄”标准,刘邦既有过人的智谋,又有超人的胆略,是一位智勇兼备的英雄。从具体的事例来看,刘邦超人的胆略,主要表现在敢于冒险、挑战、担当重任和大无畏的拼搏精神。这从他反秦起事说起: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愿从者十余人。[1]347
刘邦奋起反秦的第一步,就是押送刑徒去修骊山陵,从沛县出行没多远,因为有人逃跑,就索性把所有刑徒释放。刘邦身为一名亭长,自然属于体制中人,这样做要丢掉公职,还要面对法律惩处,可以说是自毁前程。但在这一非凡决定中,散发出刘邦的担当精神。有些刑徒受到这种精神的感召,决意追随刘邦。于是就有一支十余人的队伍,游荡在芒、砀山之间,走上了反秦的道路。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九月,刘邦率部返回沛县,沛县父老杀掉沛令,把刘邦迎进城里。“萧(何)、曹(参)等皆文吏,自爱,恐事不就,后秦种族其家,尽让刘季。”[1]350刘邦在众人拥戴下,被尊称为沛公,随后收编本地子弟二三千人,开始攻城略地。这种挺身举义的行为,体现着敢为人先的精神。
在反秦灭楚的过程中,刘邦总是率军作战,时常亲临阵前拼杀。根据刘敬的说法,刘邦从沛县起兵,“收卒三千人,以之径往而卷蜀汉,定三秦,与项羽战荥阳,争成皋之口,大战七十,小战四十”[1]2716。在这上百次战斗中,刘邦时常遭到失败。如彭城之战,刘邦兵败后狼狈逃窜,差一点被楚军俘虏;荥阳之战,刘邦被项羽射中心窝,差一点丢掉性命。但是,刘邦从未放弃拼搏的信念,坚持奋战到底,彰显出百折不挠的意志。
等到汉王朝建立,刘邦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不但要应对燕王臧荼、韩王信、陈豨等人相继发动的叛乱,还要反击匈奴的侵扰。高帝七年(前200年)十月,刘邦率军击破韩王信,韩王信逃入匈奴。匈奴冒顿单于派兵南侵,直逼晋阳。
高祖自往击之,会天寒,士卒堕指者什二三,遂至平城。[1]385
这里只是说“天寒”,《匈奴列传》则称“大寒雨雪”。在这种恶劣气候下,刘邦统领30万军队,先是进驻晋阳,继而追击匈奴,抵达平城。这时候,冒顿单于亲率40万骑兵,把刘邦围困于白登山。经过七天七夜,最终依靠陈平巧用密谋,刘邦才脱离险境。
高帝十一年(前196年)七月,英布在淮南反叛。刘邦已经年过花甲,身体尚且有病,本想让太子刘盈领兵平叛,但由于吕后从中作梗,还是亲自出征。次年十月,刘邦率军进至蕲县,开始与叛军对峙。
布兵精甚,上乃壁庸城,望布军置陈如项籍军,上恶之。与布相望见,遥谓布曰:“何苦而反?”布曰:“欲为帝耳。”上怒骂之,遂大战。布军败走,渡淮,数止战,不利,与百余人走江南。[1]2606
这是刘邦的最后一战。他拖着老病的身躯,从长安到蕲县,长途跋涉千里,前来与英布决战。在双方交战之际,他依然亲临阵前,怒斥英布的反叛行径,随后指挥大军拼杀,却不幸中箭负伤。这些险恶的作战经历,都表现出刘邦的勇敢精神。
纵观刘邦的后半生,凭借过人的智谋和胆略,创造出非凡的功业,照理说他是一位英雄,不会有人质疑。可是到了魏晋之际,阮籍曾经出游广武,参观楚汉相争的战场,禁不住感叹道:“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7]1361这究竟是感叹秦汉之际没有英雄,还是嘲笑魏晋之际“竖子成名”?似乎很难说清楚。不过,后世不少文人确信阮籍针对刘邦而言,总是借此评议刘邦,认为他算不上什么英雄。这有异于刘劭的英雄观,缺少历史事实的佐证,显然是一种情绪化的论调。
五
最后说刘邦的“大度”。
在刘邦的精神世界中,除上述智、仁、勇之外,另一个突出的人格特质,就是豁达大度的性情。针对刘邦的个人素养,司马迁明确地写道:
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1]342
这里所谓“喜施”,即喜欢施舍;“意豁如也”,指性情豁达。因为喜欢施舍、性情豁达,刘邦才有“大度”。所谓“大度”,即与一般人相比较,具有更大的气度。刘邦出身于乡村,从一介亭长跃升为一代君主,即有赖于这种气度。明代董份评论说:“‘意豁如也’四字,最善状高祖。”[2]78刘邦豁达大度的性情,在他一生的各种言行中,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一是对待人际关系,表面上不注重礼节,却能坦诚相待。前引郦食其见刘邦之前,刘邦麾下的骑士进住高阳,郦食其听说刘邦要来,就去见这位骑士,跟他说:
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注]刘邦待人粗鄙,亦曾招致祸乱。如汉王二年八月,刘邦派郦食其前往平阳,游说魏王豹。魏王豹不肯归降,谢绝郦食其说:“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耳。今汉王慢而侮人,骂詈诸侯群臣如骂奴耳,非有上下礼节也,吾不忍复见也。”(《史记》卷九十《魏豹彭越列传》,第2590页)刘邦遂派韩信领兵渡过黄河,进击魏豹。[1]2692
郦食其是一位长者,既然知道刘邦“慢而易人”,又很想与他交往,实在是看好刘邦。刘邦接见郦食其时,正叉开两腿坐在床边,让两个女子洗脚,也确实是“慢而易人”。郦食其见此情景,只是作揖而后说:“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1]358刘邦听了这句话,连忙起身向郦食其道歉,把他请到上座。经过一番交谈,郦食其决定追随刘邦,当即献策夺取了陈留。
楚汉战争中,与郦食其遭遇相似的,还有英布。英布本是项羽的部将,因为战功卓著,被封为九江王。汉王三年(前204年)十二月,英布与项羽决裂,被楚军击败,前来投奔刘邦。“上方踞床洗,召布入见,布大怒,悔来,欲自杀。出就舍,帐御饮食从官如汉王居,布又大喜过望。”[1]2602这里一怒一喜的转变,完全决定于刘邦。唐代颜师古、张守节作注解,都说是刘邦耍弄权谋。但从给英布配置帷帐、饮食和随从官吏来看,刘邦仍有恳切的用心。
二是处理具体事务,能接受别人的劝谏,改正自己的错误。汉王元年(前206年)十月,秦王子婴投降之后,刘邦引兵进入咸阳,眼见宫中帐幕、珍宝、妇女、犬马数以千计,就想住进宫中,却遭到樊哙、张良的反对。
樊哙谏曰:“沛公欲有天下耶,将为富家翁邪?凡此奢丽之物,皆秦所以亡也,沛公何用焉?愿急还霸上,无留宫中!”沛公不听。张良曰:“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注]按:《史记》《汉书》未载樊哙的谏言,《史记集解》引徐广曰,一本“哙谏曰:‘沛公欲有天下邪?将欲为富家翁邪?’沛公曰:‘吾欲有天下。’哙曰:‘今臣从入秦宫,所观宫室帷帐珠玉重宝钟鼓之饰,奇物不可胜极,入其后宫,美人妇女以千数,此皆秦所以亡天下也。原沛公急还霸上,无留宫中。’沛公不听”。《通鉴》当据此补入。[8]300-301
这是一个典型的事例,表明刘邦尚未脱离物质享受的诱惑,差一点犯下致命的错误。但经过樊哙、张良的劝谏,他仍能从大局考虑,及时地改变初衷,率军返回霸上。这样做使刘邦免受关中吏民的怨言,没给对手留下不良的把柄,可以说是明智的抉择。
三是面临生死问题,能保持达观心态。高帝十二年(前195年)二月,刘邦在征讨英布时,被流矢射中,行军途中发病。等返回京城后,他无视病情加重,拒绝接受治疗,仅仅过了两个月,就病逝于长乐宫。司马迁记述此事说:
吕后迎良医,医入见,高祖问医,医曰:“病可治。”于是高祖嫚骂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遂不使治病,赐金五十斤罢之。[1]391
在人生临近终点时,刘邦似乎没有什么恐惧,自以为受到上天眷顾,仅凭一介平民提三尺之剑,就能够取得天下,而今将要告别人世,同样决定于上天,所以,他不寄希望于医治,断然把医生辞退。这样做难免获讳医忌病的差评,但较之那种企求长生不死的做法,又何尝不是一种达观心态呢!
诚如林聪舜先生所论,刘邦豁达大度的人格特质,使他的政治才华能充分发挥,顺应秦汉之际的大趋势,制定正确的政策和策略:“使他能抛弃琐细的礼仪、虚伪的排场,与属下君臣相得,又能用度外之人;使他能承认自己不如人之处,承认自己犯下的错误,因而能调整脚步,掌握瞬息万变的形势。”[9]这种人格特质不但成就了刘邦“大丈夫”的志向,还给后世留下了一道人生况味。
六
综观刘邦的精神世界,虽然有些模糊不清的地方,但根据以上叙述和论证,仍能窥见它的基本内涵,即以“大丈夫”为楷模的人生志趣,以智、仁、勇“三达德”为核心的个人素养,以豁达大度为底色的人格特质。这不但改变了刘邦的政治命运,还影响到秦汉之际的历史进程。
司马迁记述秦汉之际的历史,极力表彰陈胜、项羽和刘邦的功绩,颇有感慨地说:“初作难,发于陈涉;虐戾灭秦,自项氏;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五年之间,号令三嬗,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1]759接下来,他论述夏、商、周三代的兴替和秦朝的衰亡,特别关注汉朝的崛起,更加感慨地说:
此乃传之所谓大圣乎?岂非天哉,岂非天哉!非大圣孰能当此受命而帝者乎?[1]760
这里,司马迁称刘邦为“大圣”,是对刘邦做出的整体评价,应该统括他的精神世界。依照孔子的说法,“所谓大圣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辨乎万物之情性者也”[10]。这是说只有那种通晓大道、应变无穷,并且辨识万物的人,才称得上“大圣”。刘邦从一介亭长起步,顺应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完成了秦汉之际的政治转折,所以得到司马迁的称赞。
从思想文化上来看,刘邦精神世界的形成和发展,既受到楚文化的浸润,也得到鲁文化的熏染;既吸纳儒家、道家的理想,又兼容兵家、法家的智谋。特别是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使刘邦对孔子表现出极度的尊崇。司马迁记述说:
(孔子)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至于汉二百余年不绝。高皇帝过鲁,以太牢祠焉。诸侯卿相至,常先谒,然后从政。[1]1945-1946
其后,班固记述此事说:
(高帝十二年)十一月,行自淮南还。过鲁,以大牢祠孔子。[5]76
据此可知,刘邦是在平定英布之后,亲自到曲阜祭祀孔子。这次祭祀活动采用太牢的礼制,即以牛、羊、豕三牲为祭品,其规格相当于以往君主的社稷祭祀。这一高规格的祭祀活动,不但表达了刘邦对孔子的敬意,更对汉代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与司马迁相一致,历代不少帝王将相、文人学者论及刘邦,也总是给予高度的评价。曹植撰写《汉二祖优劣论》,其中评价刘邦说:“昔汉之初兴,高祖因暴秦而起,官由亭长,身自亡徒,招集英雄,遂诛强楚,光有天下,功齐汤武,业流后嗣,诚帝王之元勋,人君之盛事也。”[11]后赵国主石勒与群臣会谈,拿他本人与刘邦作比较,自愧弗如地说:“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7]2749苏辙认为:“汉高祖、唐太宗,是以智勇独过天下而得之者也。”“夫古之英雄,唯汉高帝为不可及也夫!”[12]明太祖朱元璋称道:“惟汉高祖皇帝除嬴平项,宽仁大度,威加海内,年开四百”,与汉光武帝、隋文帝“皆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13]。这些评价尽管有着不同的视角和认识深度,但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刘邦的精神世界。
最后必须指出,刘邦的精神世界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也就是通常说的局限性。如刘邦为人“好酒及色”[1]343,总是贪图物质享受,具有享乐主义的本性;他待人不顾礼节,不是称自己“而公”“乃公”,就是骂别人“竖儒”“腐儒”,满口污言秽语,带有草莽英雄的秉性;他始终自命非凡,有时不顾别人的死活,只为保全自己的性命,带有自我中心的特性。这些人性的弱点和行为的缺陷,经过司马迁的直书实录,都生动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于是人们论述刘邦的精神世界,就会发出无穷的揶揄和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