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久卧伤气”论治肺癌晚期合并坠积性肺炎*
2018-01-23李斐然
李斐然,张 伟
肺癌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其诊断和治疗过程较为复杂和漫长,大多数患者被确诊为肺癌时已经处于疾病的中晚期,病情较为严重,随着疾病的进一步发展,逐渐出现了各种并发症,患者的常规治疗不仅受到影响,并且还影响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坠积性肺炎多见于严重消耗性疾病,尤其是临终前由于心功能减弱,长期卧床,引起肺底部长期处于充血、瘀血、水肿而出现炎症,是肺癌的一个严重并发症。肺癌晚期患者久卧于床,在一定程度导致气的耗损,气血运行受阻,人体虚弱无力,患者无力将淤积在中小气管中的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通气功能受阻,细菌得到充分的条件生长和繁殖,很容易诱发肺部炎症,从而并发坠积性肺炎。本文以“久卧伤气”为理论依据,从肺癌晚期合并坠积性肺炎的病机出发,论述“久卧伤气”与肺癌晚期合并坠积性肺炎的关系,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1 从“久卧伤气”论肺癌晚期合并坠积性肺炎
1.1 久卧伤气的理论基础
1.1.1 “气”的含义 中医学认为,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动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其不仅是构成人体组织器官的基本物质,同时能够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发挥各种生理功能。张景岳云:“人之一身,全赖此气。”可见气对人体的重要性。气有运动的特性,气运行于周身,升降出入,激发和调控机体的新陈代谢,推动人体的生命进程。气的运行必须保证通畅无阻,内经有云:“百病生于气。”若气的运行受阻,升降出入运行失常,人体会产生诸多不适。
1.1.2 “久卧”与“伤气”的关系 “久卧伤气”相关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中提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行伤筋,久立伤骨,是谓五劳所伤。”久卧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气的耗损,影响气机运行。若患者卧床时间过长,则容易使人体新陈代谢的速度降低,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导致气血运行受阻,各脏腑经络得不到充分濡养,使人体虚弱无力,这就是“久卧伤气”传达的思想。久卧伤气,首先伤及肺气,“诸气者,皆属于肺”,肺主气,并赖此调节全身气机,肺气所伤,则津液不布,精气不行,四脏皆危,发而为病。久卧伤及肺气可表现为肺失宣降、肺气不足,患者症见咳嗽痰多,甚则呼吸困难,声低懒言,疲倦自汗,面色白,舌质淡,脉虚弱无力,多为虚实夹杂之症。久卧于床的患者,气机运行失常,津液代谢出现障碍,脾不能正常运化水液,脾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损。且水谷精微经由脾上输于肺,再通过肺气的宣发作用布达全身,发挥营养作用,肺气虚弱,脾无以运化,进一步加重了虚证。肾为生气之根,久卧伤及脾肺,脾虚运化失职,肺虚不能布散水液,气血生化乏源,伤及肾阳,而致肾气更虚,久之肺脾肾三脏俱虚。
1.2 “久卧伤气”与肺癌晚期合并坠积性肺炎病机的关系
1.2.1 久卧伤气,气伤则虚 肺癌晚期患者身体虚衰,久卧于床,正气不足,脏腑虚损,卫气营血、脏腑经络功能失调,气机不能正常运行,进而导致肺、脾、肾三脏俱虚,虚则腠理不固,易受邪气侵袭,邪聚于胸中,阻塞气道,与正气相搏结,正气虚衰,不能胜邪,进一步加重了气虚。中医的现代研究认为气虚证患者的免疫功能处于低下状态[1],气虚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免疫功能低下,年龄因素是肺癌晚期患者坠积性肺炎的高危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项机能都已经老化,吞咽、气道呼吸功能退化,无力排出异物,且免疫力低下,由此使致病菌有了可乘之机,导致肺部感染,从而合并坠积性肺炎。
1.2.2 久卧伤气,痰湿内生 脾主运化,在体合肉,肺癌晚期常可伤及脾胃,表现为纳差、消瘦、乏力等症状,脾虚则气机失运,水谷精微不能正常布散周身,水液代谢受阻,津液凝滞,痰湿内生。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肺癌晚期患者,正气亏虚,气无力行津,出现水液代谢障碍,脏腑功能异常,肺不布津,脾失运化、肾调节全身水液代谢受阻,津停为痰,痰邪其性黏滞,易向骨、脏腑、脑髓等处流窜转移,且患者本身正气虚弱,正气难以胜邪,痰湿阻滞气机,又会进一步加重虚证。肺癌晚期患者病情较重,身体虚弱,且老年患者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其肺功能状况不佳,肺运动受限,咳嗽反射减弱,呼吸道内的分泌物较难排出,随重力流向肺底,从而易并发坠积性肺炎,坠积性肺炎为细菌感染性疾病,一般为混合性感染,通常以革兰染色阴性菌为主[2],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若痰液黏稠,排痰不利,则容易导致呛咳,不利于肺部感染的控制。
1.2.3 久卧伤气,气滞血瘀 《医碥》谓:“积者,有形之邪,或食、或痰、或血,积滞成块。”《丹溪心法咳嗽篇》曰:“肺胀而咳,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夹瘀血碍气而得病。”肺癌晚期患者病久体弱,气机不畅,血为气阻,停滞为瘀,瘀血阻于脉道,凝结致瘀,而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同时也是致病因素,瘀血阻于脉道,使脉道不通,进一步加重虚证和瘀证,且瘀血常可与痰浊互结,瘀血内阻,妨碍气机,津液输布不畅,停滞凝结为痰,痰邪生于内,困阻机体,加重血瘀,日久造成气阴两虚、阴损及阳、肺肾亏虚。因而本病总以正虚为本,痰瘀为标。肺癌晚期合并坠积性肺炎患者临床可见唇甲青紫,舌质紫暗,皮肤结块等血瘀证的表现。研究证明[3],肺癌本身及其在治疗过程中均可引起高凝状态,肿瘤细胞可分泌癌凝因子,造成血液高凝,肿瘤患者血液“黏稠浓聚”,高黏滞状态异常率达82.7%。近些年来,由于高凝状态造成的危害逐渐被重视,特别是肺癌合并感染后,缺氧、损伤、炎性分泌物刺激,肺循环障碍,肺功能下降等造成一系列并发症,肺癌合并感染后的高凝病理基础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依据。
2 从“久卧伤气”治肺癌晚期合并坠积性肺炎
肺癌晚期患者由于其脏腑功能紊乱,常并发肺部感染,感染主要是由于肿瘤阻塞和压迫引起的,抗炎治疗效果极差。肺部感染为晚期肺癌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和主要死亡原因[4]。坠积性肺炎是肺癌晚期一个严重的并发症,目前西医对于坠积性肺炎的治疗主要以抗感染为主,但由于老年患者通常合并其他慢性疾病,一些老年坠积性肺炎患者长期频繁使用抗生素,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炎症吸收缓慢,疗效不甚理想,效果不佳,因此单纯应用抗菌药物治疗长期卧床合并坠积性肺炎患者不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朱奕昕等[5]认为,感染仅仅是长期卧床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发病因素之一,Maeshima等[6]研究认为,若患者痰液增多,引流不畅,很容易使长期卧床并发坠积性肺炎患者病情加重,甚至窒息,导致死亡。中医或者中西医结合防治本病具有一定价值,在治疗上有以下几个原则。
2.1 补气 肺癌之病,总为正虚为本,痰瘀标实,肺癌晚期合并坠积性肺炎患者久卧于床,全身气机运行不畅,清气不能吸入,浊气不能排出,水液代谢失常,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营气不能充养四肢,进一步加重了虚证,因此久卧之人更容易出现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语声低微等气虚的症状。久卧首先伤及肺气,肺气虚损则肺失宣降,水道不利,津液内停,聚湿成痰,《灵枢·本神》曰:“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张齐军等[7]认为在肺癌晚期应重视补肺气,在临床上应用补肺汤(人参、熟地黄、黄芪、五味子、桑白皮、紫菀)加减治疗肺癌,治以补益肺气、扶正固表。咳嗽较甚者,加紫菀、款冬花、白前;痰较多者,加浙贝母、半夏、橘红;气喘者,加百部、紫苏子、核桃仁。肺气久虚可累及脾气,导致脾气虚弱,失于运化,脾气虚则失于健运,津液停聚,化痰生湿,《灵枢·本神》云:“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脾虚无以滋肺,中州失于运化,肺脏不能正常宣肃,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肺气虚,骆学新等[8]在临床上运用培土生金法以扶助正气,应用四君子汤(人参、茯苓、白术、甘草)调补中州,使脾气健运,中州得复,以滋肺气。肺癌晚期癌毒伤及气血津液,气血亏虚,肺气失宣,脾失健运,病久伤及肾气,导致肾气亏虚,肾不纳气,在临床上表现为气短、气喘,动则喘甚而汗出,呼多吸少,吸气困难,面虚浮,脉细无力或虚浮无根。《证治准绳》云:“肺虚则少气而喘,若久病仍迁延不愈,由肺及肾,则肺肾俱虚或劳欲伤肾,精气内夺,根本不固,皆使气失摄纳,出多入少,逆气上奔而发喘。”肺肾本为同源,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对于肺癌晚期合并坠积性肺炎的患者,临床上可补益肾气,化痰平喘,扶正祛邪。中医认为,肺属金,肾属水,两者在生理上为母子关系,在病理上也可相互影响,临床上可滋肾益气,振奋肾阳,从而达到补肺气的作用,这也符合中医学“金水相生”的理论基础。师林等[9]运用金水相生法,以加味龟鹿二仙胶汤作为实验方剂,在临床观察中发现患者的咳嗽、咯痰、咯血的肺部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好转,达到了“肺肾同治”的治疗效果。在饮食上,肺癌晚期患者身体较虚弱,应加强营养支持,提高免疫力,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是十分合适的选择,应鼓励患者进食此类食物,若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或有吞咽障碍,可改用鼻饲,以免引起误吸或呛咳。
2.2 化痰 气对津液有推动、温煦、气化和固摄作用。肺癌晚期,肺气功能失司,肺气虚弱,对津液的温煦和推动能力下降,导致津液停聚;肺气运行受阻,不能正常输布津液,使津液停聚于肺形成肺痰。肺癌晚期患者病情较重,身体虚弱,且老年患者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其肺功能状况不佳,肺运动受限,咳嗽反射减弱,呼吸道内的分泌物较难排出,随重力流向肺底,从而易并发坠积性肺炎,化痰是其治疗过程中关键的一环。王育勤[10]以清热解毒、化痰止咳为治疗原则,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坠积性肺炎,效果明显,治疗组有效率(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坠积性肺炎的治疗中,雾化吸入是一种较为先进,效果较好的治疗方式。其化痰、止咳功效较为显着,能够改善通气状况,解除支气管痉挛状况。雾化吸入治疗,可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在气道中充分扩散吸收,在微小的雾化颗粒直接作用下,使痰液得到稀释,容易排出,与此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呼吸道黏膜状态,使其保持湿润。何方等[11]应用盐酸氨溴索通过雾化吸入给药途径治疗坠积性肺炎患者,盐酸氨溴索是一种黏液溶解剂,可溶解患者气道黏液,减少痰量,稀释痰液,从而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笔者认为,对于肺癌晚期合并坠积性肺炎患者,不仅应注意有形之痰,对于肺失通调引起水液代谢障碍所导致的无形之痰,也应该引起重视。无形之痰的症状没有外观明显的痰液,但是依然有肺系疾病和痰邪同时相关的症状,如胸闷、眩晕、头昏,精神不振、嗜睡、昏睡,舌苔腻,脉滑等,这与肺癌晚期合并坠积性肺炎患者所表现出的部分症状相似。对于无形之肺痰,有学者认为可通过检测甲皱微循环的异常来对无形之痰进行微观检测[12]。详细观察或检测内容如下:异型管襻的增多情况。毛细血管的管襻模糊和周围渗出情况,毛细血管扭曲和扩张的程度,血液流态呈现粒流或者粒线流,血液流速减慢等异常情况。临床上应四诊合参,结合化痰药物综合治疗。
2.3 活血 肺朝百脉,主治节,全身经脉汇聚于肺,并且中医学又有“诸气者,皆属于肺”之说法,气血之间相互影响,久卧伤气,气不能行血,血凝而为瘀,肺病日久,瘀血与痰湿相互胶着,进一步加重了虚证,使虚者更虚。熊符等[13]发现肺炎的红细胞聚集性增加,纤维蛋白原升高,全血黏度普遍增高,这一病理血流缓慢、血流容易阻滞脏腑和经络,是故肺部感染中存在着瘀血阻滞。因此,改善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可作为治疗肺部感染的一项辅助措施。丹参、桃仁等活血化瘀类中药本身具有一定的抗菌抗感染作用[14],可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改善微循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使炎症渗出的吸收速度加快,对治疗肺部感染有较好的疗效。活血化瘀类中药在抗感染的同时还能提高免疫力。肺癌晚期合并坠积性肺炎患者免疫力低下,且病情严重,难以控制,可运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改善气血运行,使正气得复,以除邪气。张伟教授[15]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创制“达络肺纤饮”,在化痰平喘药物基础上加用川芎、地龙等活血通络药物,辨证应用于慢性肺病治疗,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可明显改变咳嗽、咯痰、喘息等肺部症状,并在改善肺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等方面优于西药,通过安全性指标检测无明显毒副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对肺癌晚期合并坠积性肺炎患者,应辨证施治,若患者没有血瘀的表现,则应谨慎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也可配伍扶正固表类中药或联合抗肿瘤类中西药治疗,以避免其毒副作用或导致肿瘤细胞转移扩散的发生。
3 小结
肺癌晚期合并坠积性肺炎患者久卧在床,痰浊、瘀血内生,聚而成热,热邪上攻于肺,致肺津亏损,肺气不利,上逆为咳;加之久卧伤气,患者脾阳不振,脾失运化,痰浊内生,困阻气机,久则病延及肾,导致肺、脾、肾俱虚。治疗上宜标本兼施、辨证论治,以补气、化痰、活血为原则遣方用药,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 潘宇政,陈业强,陈永斌,等.阴虚、阳虚、气虚证病人免疫功能的变化[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99,32(2):128-130.
[2] 尚晓霞,鹿翠香,何 平,等.排痰机治疗坠积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4):3657-3658.
[3] 田 菲,张军平,贾英杰,等.肺癌合并肺感染血瘀证实质及活血化瘀治则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3):535-537.
[4] 刘 寅,陈慧莉,沈吉云.晚期肺癌患者死亡原因分析[J].航空航天医药,2009,20(9):10-11.
[5] 朱奕昕,吴 迪,张正生,等.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J].江苏医药,2012,38(22):2708-2710.
[6]Maeshima S,Osawa A,Hayashi T,et al.Elderly age,bilateralLesions,and severe meurological deficit are correlated with 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J].JStroke Cerebrovasc Dis,2013,5(7):1052-1057.
[7] 张齐军,许秀萍.补肺汤在肺癌虚证中的应用[J].湖北中医杂志,1999(5):34.
[8] 骆学新,洪国标,祝一琳,等.培土生金法配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8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0,42(11):71-73.
[9] 师 林,柯 斌,李永浩.加味龟鹿二仙胶汤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新中医,2012,44(8):74-76.
[10]王育勤.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坠积性肺炎60例[J].河南中医,2008,33(5):69.
[11]何 方,孙学明,张 丽,等.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预防脑卒中患者发生坠积性肺炎疗效观察[J].慢性病学杂志,2016,17(7):753-754.
[12]王 琦,叶加农.肥胖人痰湿型体质的血液流变学及甲皱微循环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5,1(1):52-54.
[13]熊 符,骆芦娟,汪凡军,等.血液流变学在常见几种疾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2,12(1):62-64.
[14]欧艳娟.肺部感染为何多用活血化瘀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13-14.
[15]张 伟.中医肺十病[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