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献琳用“小方”经验探析

2018-01-23姚鹏宇陶汉华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小方经方中医药大学

姚鹏宇,陶汉华

(1.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沈阳 110847;2.山东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济南 250014)

刘献琳(1928—2000年)为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建校“八老”之一、曾任山东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主任、中医内科学教研室副主任、山东省中医院内科副主任,主持编著了山东地区第一部《中医内科学》、《金匮要略》、《医宗金鉴》教材。刘教授强调中医不离临床,毕生坚持临床实践。他力斥门户之见,崇尚经方、不薄时方。提倡中西结合,衷中参西;既是有名的中医内科学专家,也是温病学专家、仲景学说研究专家。

小方,为药物配伍形式之一,由5味以下药物组成,其具有“药味少、用药精、法度严、配伍谨”的特点,属于“七方”之一。“小方”之说最早出自于《素问·至真要大论》:“气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缓急,方有大小。”[1]后汉医家张仲景可说是善用小方的大师,“药专力宏”是仲景方的特色,名医叶天士亦为善用小方之人,而后世医家推崇应用简便效廉之小方者,不胜枚举,刘献琳亦属其中之一。兹将其运用小方之经验浅述如下。

1 法承仲景,善用经方

刘教授幼承庭训,提倡经典烂熟于心,临证方可随机触发,于经方之用别有一番认识:1)方证相应,观察患者临床表现符合张仲景原文,随证施药,投以经方,如刘教授诊一青年妇女,根据患者小产后,7日不食,二便不通,小腹膨隆高突,与《金匮要略》中“妇人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生后者”症状相同,遂以大黄甘遂汤原方加阿胶10 g,一剂即便通能食,腹胀见消。2)方机相应,刘教授提倡辨病因病机理论,认为把握病因病机,是辨证论治的特色,如牡蛎咸寒,有镇静化痰软坚之功,与泽泻相配善逐水气,《伤寒论》以牡蛎泽泻散治疗腰以下有水气,而刘教授以此方治疗耳源性眩晕,不拘于病名,旨在把握水气病机。3)加减变化,随着医学的发展,中药学理论不断丰富,《伤寒杂病论》中所用药物仅百余味,把握张仲景理法,加入经方未见之药,可以增功强效,如刘教授对柿石症、胃石症,除辨证服用汤剂外,常配合化石丹(又名消胃石散),此方是在《金匮要略》硝石矾石散基础上,配合滑石“荡胃中积聚寒热”,鸡内金消食积化结石而成,刘教授又据张锡纯经验,用炒熟麦面和水为丸,制金石碍胃之弊,再如刘教授用大半夏汤治疗食管癌证见呕吐,加入白花蛇舌草、蛇莓等清热解毒抗肿瘤之品,其弟子陶汉华教授据此而得,以大半夏汤配伍“三蛇”角药(蛇莓、蛇六谷、白花蛇舌草)组合,用于多种肿瘤疾病治疗。4)专病专方,张仲景条文简明,治疗明确,刘教授常在把握病机基础上,随病、随症投药,如刘教授治疗呕吐对于食滞而呕,即根据“食已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用方。其他如小半夏汤、泽泻汤、三承气汤等经方也常见于刘老临证,针对病机单纯者,不论病程长短,或原方而用,或一方为主随证加减;针对复杂病机者,刘教授又常将几个小方组合成“连环方”进行治疗。

2 体悟名家,活用时方

刘教授博览群书,临证多年,对于左金丸、金铃子散、良附丸、生脉散、二至丸、增液汤等行之有效小方,常加减化裁,临床应用得心应手。1)体悟原意,对于有效时方认真体悟医家组方原旨,强调“圆通活法医家诀,不即不离是津梁”,如《时方歌括》百合乌药汤治疗脾胃疾病,即根据胃为阳土,其性又喜润恶燥的特性。燥湿理气药物应用过多,容易伤阴,为防其温燥耗阴之弊,临床百合乌药汤与其他燥湿理气药相配,温凉和合,刚柔相济,使燥不伤阴,润而不滞,用之多验[2]。2)把握用量,以临床检验方剂的实用性,再来指导方剂配伍、用量,如《杨氏家藏方》牵正散所载,是治口眼斜之专方。原方用白附子、全蝎、白僵蚕各等分,生研为末,每次服10 g,热酒调下。其中白附子一味,诸家本草畏其毒,而用量谨慎多用3~4.5 g,但此药能祛风、化瘀、通络,善驱头面之风,为治颜面神经麻痹的主要药物。刘教授每以此药30 g煎服,多年来临床应用,从未见毒性反应,其用量常大于传统用量[3],其于痛泻要方,重用白芍敛肝泻肝为主药,以制约肝气之疏泄太过常达30~40g;再比如苏连丸一方,刘教授认为湿热中阻治疗时黄连等苦寒之品不可不用,亦不可过用,不用则中焦之湿热难除,过用则极易败胃伤阳,影响疾病康复,用量一般为4.5~6 g。3)叠小成大,小方疗病针对性强,可以互相组合成“连环方”,视其病机,各擅其长,如治疗胃脘痛主抓气血、寒热两大法门,以良附丸、丹参饮、百合乌药汤组方三合汤,气痛加重百合乌药汤、血瘀加重丹参饮、寒痛加重良附丸,若兼见胃中灼热、嘈杂吞酸,合左金丸名四合汤。再如颠倒木金散一方,木香偏于理气,郁金偏于行血,刘教授于此方应用视病之情,变药之量,这种通过增减药量改变治疗重心的方法,也是其临床特色之一。4)突破创新是刘教授运用小方的特色,不拘旧说,破却医家之观点藩篱,方能运用自如,如以《洪氏集验方》水陆二仙丹治疗蛋白尿,系其提出蛋白属人体精微物质,蛋白尿根据病机,脾肾亏虚,邪气扰动,清气不升,精微不固,治疗从脾肾入手,以金樱子、芡实15~30 g对症治疗。再如他针对哮病突然发作,平息亦速,符合风善行数变的特点,其哮鸣、气急均呈痉挛性,用止痉散加味(白僵蚕、全蝎、地龙、川芎)平肝熄风止痉效果显著,并将此方用于多种痉挛性疾病,拓宽了止痉散治疗范围。5)理法方药缺一不可,小方其药味虽少也需符合组方法度,有所理论根底,如针对妇女绝经前后,失眠烦躁,汗出烘热者,强调从肾中阴阳失调论治,方用二仙汤为主方加减,提出应用要点“二仙”量要小于知母、黄柏等阴药的量,否则容易引起患者烦躁,这与刘教授“肾气分阴阳,肾阴是肾阳的物质基础”观点有关,其对于久咳不已,痰少苔白,或久用宣肺方药不效,合敛肺法,用《医学纲目》百劳丸(乌梅、罂粟壳),即依据“久咳敛肺”观点,《世医得效方》一服散,以百劳丸加杏仁,观其方名可知其效为医家所称道。6)防重于治是刘教授的重要观点,他常予病患日常代茶饮或保健预防方药,以防止疾病发生,《黄帝内经》有“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一语,刘教授认为避免外邪,绝非单纯而被动的“避”,重要的是行之有效地扶助人体正气,主动抵御,他提倡柯韵伯“治风者,不患无以驱之,而患无以御之;不畏风之不去,而畏风之复来”。对于表虚卫外不固,极易感受外邪并由此引发多种疾病,常授之玉屏风散黄芪、炒白术、防风,按 3∶2∶1 的比例,共为粗末,每次6 g,水煎服,每日2次,坚持服用2个月以上,令其平时坚持服用,令患者腠理致密,防止邪风干忤经络[4]。其他如参蛤散每次3 g,早晚各1次,温肾纳气,用于老年发作性哮喘缓解期。其于时方应用法古而不泥,必以临床为验,能领悟古方而思考变通,故常能数剂见效。

3 灵机活法,自拟小方

刘教授根据自己经验对于行之有效、配伍精炼、反复验证的药物组合拟定成方,创立了诸多效验之法、明证之方,刘教授于自拟方中,除乌菟汤、强肝丸等名方外,亦有如三金石韦汤(金钱草、郁金、鸡内金、石韦)、五参汤(党参、玄参、沙参、苦参、丹参)等小方。1)刘教授拟方重视法度,强调用方灵活性,以药少变精而著名,如其耳聋、耳鸣基础方(磁石、五味子、石菖蒲)一方,以此方潜镇开窍为主方合方而用,肝胆痰火上扰、蒙蔽清窍,合龙胆泻肝汤,血瘀清窍,合通窍活血汤加虫类药,肝肾不足,合知柏地黄丸,方虽小而理全,法虽简却实用。2)立方必明其所用,把握病机是关键,治疗主要症状是重要方面,临床疗效是判断标准,刘教授自拟养阴煎(生地、羌活、川牛膝、松节)针对类风湿关节炎热型主证以体温增高,关节红肿热痛,累及一个或多个关节,活动不便,痛不可触,兼见潮热,自汗盗汗,肌肉萎缩,口渴欲饮,舌红少苔,脉细数,阴虚内热者。虽是自拟之方亦应如经方、时方经得住临床验证。3)既是小方,针对性要强,特色要鲜明,如乌楞散一方,药仅海螵蛸、瓦楞子两味,其立方旨在治疗胃酸分泌过多,治疗目的明确。

4 药食摄养,重视食疗

刘教授提倡内服中药配合食疗,并使用诸多行之有效的食疗小方协助治疗疾病,其中蕴含了深厚的学术思想。1)衷中参西,刘教授把西医实验室检查结果纳入中医症状范畴,如刘教授提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中硫酸锌浊度增高、血清蛋白分类倒置和血清蛋白电泳球蛋白增高者,多为正气不足、脾气亏虚所致。治宜扶正培补,健脾益气。可在内服方中重用黄芪、党参。对于其中兼有腹水病人,应在扶正的基础上加淡渗利水药,禁用逐水之品。用《千金方》鲤鱼赤小豆汤,此方既能培补,又能利水祛邪[5]。2)食疗之方,如饮食短期难见成效,必久服方能建功,如刘教授治胃黏膜脱垂,以鲫鱼1条,约250 g左右,剖去肠肚,纳白蔻、砂仁末各6 g,以线缝合,煮熟吃鱼喝汤,每日1次,半月为1疗程,疗效颇佳[6]。且既为饮食,滋味当以可口为宜。

5 内外结合,重视外治

刘教授亦常用小方外治,疗效显著,如治疗口疮,除着眼整体、从五脏分部立论外,主张内外结合,自拟口疮外治小方两首:1)五倍子30 g,黄柏、滑石各15 g,研极细末,每取适量撒口疮上,以覆盖疮面为度。2)吴茱萸研末,醋调敷脚心,此系“引火归元”外治法之一,亦用于高血压。此外,采用蓖麻子8粒制膏,摊布上,睡前贴百会穴,治疗胃缓,《医宗金鉴》方“瘀血上攻乳悬证,芎归汤饮更熏鼻;不应蓖麻贴顶上,乳收即去莫迟迟”,以此法治疗乳悬即乳房重度下垂证,足阳明胃经“从缺盆下乳内廉”,与胃下垂病机多有相通之处,故以此法灵活运用。

刘教授于小方之用,或守其义,而更减其药味。或遵其制,而变化其用量。或以其长,而合他方之妙,能以小方而疗大病治疑难。方药之用,必求其明;方药之施,必求其效,理法明,方药对,则必建功,刘教授诚得斯意也。

[1] 魏丹蕾,李赛美.李赛美运用经方“小方”的临证思路[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2(2):369-372.

[2] 陶汉华.刘献琳教授治疗消化系疾病学术经验撷菁[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4,22(11):2000-2001.

[3] 刘献琳.面神经麻痹[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80(1):48-49.

[4] 陶汉华,张苏颖,贾士安,等.刘献琳学术经验辑要[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119.

[5] 陶汉华.刘献琳治疗肝病、眩晕的经验[J].山东中医杂志,1989,8(3):42-43.

[6] 阚方旭,王宪波,周东民.刘献琳教授临证经验[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19(1):21-24.

猜你喜欢

小方经方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对经方薯蓣丸的认识及临床思考
一块小方表
经方大家曹颖甫运用经方探微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一拳头的距离
论经方用量与经方疗效※
经方教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