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以胃气为本
2018-01-23麻树文
□麻树文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方法,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沿用至今,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诊脉具有丰富的理性内涵和简易的可操作性,更是中医诊病的标志,其内容丰富,理论独特,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瑰宝。
《黄帝内经》早在2000多年前就对脉与胃气的关系进行了科学论述,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对后世脉学的影响十分深远,为历代医家所重视。
《黄帝内经·平人气象论》“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夏胃微钩曰平,钩多胃少曰心病,但钩无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脏真通于心,心藏血脉之气也。长夏胃微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无胃曰死;软弱有石曰冬病,弱甚曰今病,脏真高于肺,以行荣卫阴阳也。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石而有钩曰夏病,钩甚曰今病。脏真下于肾,肾藏骨髓之气也。
译文:人体正常人的脉气是禀受于胃的,所以胃气就是正常人的脉气。人的脉象如果没有胃气。那就是逆象,有死亡的可能。春季有胃气的脉象是和缓而微现弦象,这就是平脉,如果弦象比较突出,和软而不明显的,这是肝的病脉;如果只是弦紧,毫无和软之象,就难免有死亡的危险。倘若和软之中兼有浮散,这就是春季见到秋脉,预测秋季可能发病;滑散如太突出,可能就会发病。诊脉时还要注意到春季为五脏真气散发于肝的时候,肝主藏筋膜之气的机理。夏季有胃气的脉是和缓稍微洪大,这就是平脉。如果洪大的比较突出,和软很不明显,这就是心的病脉;如果只是洪大,毫无和软之象,这就有可能有死亡的危险。倘若柔和之中兼现沉象,这是夏季见到冬脉,预测冬季可能要发病;沉脉如果明显,可能现在就会发病。夏季为五脏真气通于心的时候,心主藏血脉之气。长夏有胃气的脉是和缓而稍见濡象,这就是平脉。如果濡象比较突出,和缓很不明显;这是脾的病脉;如果出现有定数的间歇的代脉,而毫无和缓之象,这就明死亡的危险。若濡象之中兼现脉沉,预测冬季可能发病;濡象太突出,可能现在就会发病。长夏为五脏真气濡养于脾的时候,脾主藏肌肉之气。秋季有胃气的脉象是和缓而微微浮散还有一定的充象之象,这就是平脉。如果浮散多而充实少,这是肺的病脉;如果只是浮散而毫无充实之象就有死亡的危险。倘若浮散之中兼现弦象,预测春季可能发病;弦象太突出,可能现在就会发病。秋季为五脏之气上交于肺,以运行荣卫阴阳之气。冬季有胃气的脉是微微下沉还有滑利鼓午之象,这就是平脉。如果沉而弹指较多,滑利较少,这就是肾的病脉;如果只沉而弹指,毫无滑利,这就难免有死亡的危险。若沉脉之中兼见洪象,预测夏季可能发病;洪大如太突出,可能现在就会发病。冬季为五脏真气下藏于肾的时候,肾主藏骨髓之气。
本文结合五脏的功能论述了人体一年四季平脉,病脉和死脉,提出了胃气之有无和多少是影响脉象的主要因素和关键。肯定和强调了“脉以胃气为本”的重要意义。通过察脉以候胃气,对于了解疾病的邪正进退和判断疾病的预后吉凶,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为历代医家所重视,至今仍指导着中医学的临床应用。
祖国医学认为“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饮入于胃游溢精气”是人体饮食消化吸收水谷精微,把蓄养物质消化吸收后,上输于脾,营养全身的重要脏腑。胃与脾相表里,二者相互协同合作,将人体所需的能量源源不断的输送到脏腑,气血经络之中,故称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而胃气的盛衰直接影响气血的生化,在外表现为脉象的虚实变化,反应出平脉,病脉及死脉的特征。
“脉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脾胃为五脏六腑气血化生之源,气盛血盈才能成脉。所以人的脉不可一日无胃气,“人以水欲为本,故人绝水欲则死,脉无胃气亦死。”
正常人有胃气的脉象是:缓和而匀,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疾不徐,不长不短,应手中和。而脉来缺乏从容和缓之象,是胃气少的表现,即为病脉。如春脉弦多胃少,夏脉钩多胃少,长夏脉弱多胃少,秋脉毛多胃少,冬脉石多胃少等。凡病脉中胃气少均可表现在气血亏少上。所以若要身体健康,首先要胃气充足。调理胃气,脾胃兼顾,健脾养胃。
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一要饮食有节制,二要饮食要洁净,三要防止偏食嗜食,四要饮食合理,五要饮食定时定量,防止饥饱无度,六要定时排便,保证脏腑通畅,才能胃气充足,生化有源,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