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学透镜下的《孙子兵法》

2018-01-23刁川夏

孙子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兵学孙子兵法孙子

刁川夏

一个当代军人,以特有的执著,日夜深钻细研孙子兵法,其每一次成果都让人为之赞叹。这次,当路秀儒同志以美学视野聚焦《孙子兵法》,独辟蹊径、匠心独运地打造出最新力作《美眼看孙子》时,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孙子,看到了尤为神奇而美丽非凡的《孙子兵法》。这一视角,既为研究《孙子兵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同时也为解读中国美学中那特有的军事因子展示了最为绚丽的风景。

以美为“镜”,立下一道新课题。孙子兵法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倍受历代兵家和学者推崇,被推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的宝座,“美”这一要素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路秀儒把美作为研究《孙子兵法》的一道根基与主线,可谓从未有过。他先后完成《向孙子兵法学思维》《向孙子兵法学运筹》《向孙子兵法学求是》《孙子兵法的战争动员观》等研究课题后,用高深视角和创新思维,以中国传统美学为透视兵法无穷智慧与绝胜美妙的“放大镜”,开掘孙子兵法所蕴藏的美之因子、美之律动、美之密码、美之胜景、美之魅力……《美眼看孙子》,以客观规律为经,以人类智慧为纬,立体全息地描绘出孙子兵学特有的芬芳丽质和不朽神奇。“全之美”“和之美”“仁之美”“大之美”“远之美”“动之美”“韵之美”“辞之美”……其高度提炼的二十四美,暗合了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不仅每“美”成章,且互为贯通、互映成趣;不仅每“美”惊艳,且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孙子兵法》最伟大的思想,在于“全胜”。“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既是《孙子兵法》确立的最高战略目标,也是最完美的战略追求,这种美才是高阔之美、完整之美、极致之美。为把这种绝胜之美凸现出来,在“‘全’之美”中,路秀儒从《孙子兵法》中的《谋攻篇》《作战篇》,到《用间篇》《形篇》,进行论证评析,以缜密紧严的逻辑打造《孙子兵法》中的“基点之美”“手段之美”“过程之美”“低耗之美”“结局之美”。着眼中华传统文化的脉动,上溯魏晋南北朝,对“境”之美学概念进行解读,把《孙子兵法》的物境之妙美、情境之醇美、意境之幽美,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让人读来如串串珍珠美在心头。如此一来,不仅对孙子兵学文化的学习、研究、传播、运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普及国防教育、填充人们的军事知识和美学素养,无疑也是绝佳的辅导教材。如果说下一步我国建立军事美学,无疑当从《美眼看孙子》的开掘开始。

以美为“媒”,开启一扇新窗户。兵法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艺术、一种特殊艺术。世间万物,都不能离开美的文化和艺术因子。《孙子兵法》不仅是我国军事思想宝库中的“明珠”,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佳作,更是世界文化遗产宝库里的一朵奇葩。《美眼看孙子》告诉我们,军事打造艺术,兵法彰显文化。《孙子兵法》既是一座联结古今智慧的桥梁,也是生发和传播美学的媒介。千百年来,《孙子兵法》能飘洋过海,生根开花,成为“圣典”,既在于其精神内核之妙,也有雄姿修体之丽。在“‘仁’之美”中,作者通过阐释王道之“仁”、为将之“仁”、善俘之“仁”、不战之“仁”,让人们看到了《孙子兵法》闪烁着“仁”的光辉,洋溢着“仁”的美感。在“‘和’之美”中,作者把中华传统文化精粹与《孙子兵法》经典融为一体,让人真正认识到了什么是和平之美、和衷之美、和合之美、和谐之美。作者认为,《孙子兵法》状如行云流水的和谐之美,主要体现在制胜因素的相互和谐上,即“道、天、地、将、法”“五事”综合制胜;体现在为将者自身素质的内在和谐上,即“智、信、仁、勇、严”“五德”俱全;体现在君主与将帅关系的上下和谐上。战争是血性和暴力的。作者认为,残酷的战争现实迫使并启发孙武走出固有的思维天地,去创造性求得战争手段以外解决问题的方略。于是,“伐谋”“伐交”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非战”战略,即为“善之善”“美之美”。在“‘辞’之美”篇,作者对《孙子兵法》的“文章之美”赞不绝口,对其灵动的语法、飘逸的诗气、豪隽的修辞、如珠的文字,都进行了例证赏析,让人美在其中,醉向其间。这种从中国古典美学立意,以美为“媒”,以美入手、以美开挖、以美考证、以美提升《孙子兵法》的探索,至真至本、不落俗套,为人们走近或研究孙子兵学,打开了一扇清新而亮丽的窗口。

以美为“镐”,打造一片新天地。兵学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需要深入开掘的美丽矿藏。作为军人,比任何人都更直接、更有责任在面对着无穷矿藏时,去挥起手中的“金镐”。近年来,路秀儒同志日夜沉浸在孙子兵法的研究天地不能自拔。当他沿着“思维”“运筹”“求是”等不同路径,分别开掘《孙子兵法》时,一项成果连着一项成果、一串珍珠连着一串珍珠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这次,他潜心以美为“镐”,在《孙子兵法》藏宝之山中奋力开掘。《美眼看孙子》所提炼的“二十四美”,犹如二十四道瑰丽风景,让人们看到了二十四个方面的精华特征。在这里,人们窥到了宇宙奥秘、万物律动、阴阳转化、虚实相包、动静相依、奇正相辅,感受到了日月星辰转移,江河海洋呼吸,山川草木起伏,有形无形交替。所深掘出的每一“宝藏”,都让人感到《孙子兵法》之美是真正的深远辽阔之美,无疆无际之美。在“‘远’之美”中,作者专以美学触角,通过高远、深远、平远、近远,刻画出一种“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胜景。在“‘真’之美”中,由美学范畴切入,对《孙子兵法》的“三真”(真历、真理、真人),连同孙武的为人及内在气质,都进行立体剖析描摹,让人们真切看到数千年的时光并没有让孙武和他的《孙子兵法》进入尘埃,反而历久弥新、瑰丽无限。在“‘妙’之美”中,由老子庄子起承,把《孙子兵法》的妙诀、妙算、妙着、妙用、妙喻,都一一道来,让你在品读的过程中,对中国军事智慧谋略和高超指挥艺术赞美不已。

《美眼看孙子》所揭示的一系列具有普遍的军事规律和美学特质,不仅在军事学领域,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和美学领域,在领导艺术、社交团体、人生追求甚至家庭关系等方面,无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现在还不敢说《孙子兵法》中的二十四美都包罗已尽或完全解读到位、表达到家,但这种全新的探索给我们解开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让《孙子兵法》所蕴藏的巨大美学价值开始冒出地面。这种收获和启示是多方面的,影响无疑也会是积极与深远的。

以美为“器”,赢得一个新未来。国无“器”不立,人无“器”不尊。《孙子兵法》穿越时空、超越国界,是我们祖上传承下来的“镇国之器”,是治国安帮的“软实力”,同样也是一件“重器”与“利器”。孙子强军备战、慎战遏战、安国全军、合作共存等思想,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值得综合研究借鉴和弘扬。《美眼看孙子》,在为孙子筹划指导战争的高超艺术所折服的同时,更强烈地感受到孙子不同于一般的军事家,《孙子兵法》也不同于其他兵书,而是长于从政治,从全局高度驾驭战争、从和平维度审视战争、从哲学角度思辨战争、从美学深度把握战争,通篇闪烁着贵和慎战、止戈为武的人性和理性光芒。“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史记·李斯列传》)在“‘大’之美”中,通过大事之立、大略之经、大功之求、大器之用、大度之量,全方位展示《孙子兵法》的那种极至之美与绝胜之美。“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始计篇》)这一战略思想和宏韬大略,不仅像一盏明灯,指引着战争的航船,而且也同样给人带来美的享用。在“‘象’之美”中,作者提及孙子涉猎广泛,知识渊博,精通《易》理,长于以《易》演兵。孙子将《易》象的审美思想深入参透并生动体现到《孙子兵法》中。孙子研究战争,之所以头高眼阔、超群绝伦,最重要的是他以哲学为工具,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去认识战争、把握战争、总结战争,把对战争问题的哲学思考升华为兵学要义。这种充盈着哲学的智慧和力量之美,无疆无界、无穷无尽。

《美眼看孙子》告诉我们,《孙子兵法》是一个“万花筒”,可以让人美不胜收;《孙子兵法》是一个“百宝囊”,可以让人取之不竭;《孙子兵法》是一部“百科全书”,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哲学、文化、美术,这里有你需要的智慧方略和力量之源。开掘在东方智慧的金矿里,路秀儒同志让我们领略到了《孙子兵法》带来的美丽芬芳,也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无限美好向往……

猜你喜欢

兵学孙子兵法孙子
兵学商用人物
——刘家文
兵学商用人物
——徐小林
《孙子兵法》组歌
临沂市银雀山兵学文化公园开园
孙子壵
孙子垚
孙子垚
孙子
谈对《孙子兵法》原文的理解
涌入日本的《孙子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