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病毒损脑络与复杂网络性❋
2018-01-23刘雪梅
郑 宏,刘雪梅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 100078)
毒损脑络学说源于王永炎院士带领的脑病研究团队,上世纪70年代采用从传统的安宫牛黄丸发展而来的清开灵注射液Ⅰ号方治疗中风病,功效重在清热解毒、化痰通络,临床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毒损脑络学说是在对中风临床疗效进行实践后,继承发扬传统的风火痰瘀虚发病理论,提出的创新的病机学说,对中风病急性期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复杂网络是由数量巨大的结点和结点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共同构成的网络结构。在中医药研究中越来越广泛地借助复杂网络,是因为中医药研究面临的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其主要特征是被研究对象的各个结点(如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不是成比例的变化,而是呈现非线性关系[1]。“把复杂性当作复杂性来处理”[5],对于阐释中医病因病机、治法方药可能更具有指导临床的实际意义。因此,从复杂网络的角度,以毒损脑络的科学内涵、特性、临床表征、生物学基础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是一个极具开创性的尝试和探索。
1 毒损脑络科学内涵
“毒损脑络”主要指中风病急性期脏腑虚损,阴阳失衡,内风丛起,风火上扰,气血逆乱,上冲于脑,或风火夹内生之瘀血、痰浊上犯于脑,胶结壅阻脑络,致脑络受损,脑神供养不足,神机失守乃至神昏闭厥、半身不遂[2]。是由于风火痰瘀虚等内生之邪兼夹蕴积成毒,诸多证候发展的必然趋势。此毒邪可视为风火、痰浊、瘀血内生蕴积酿化成风毒、火毒、痰毒、瘀毒等,内生之毒邪滞留日久,积聚酝酿,蕴毒损络,是中风病发展的加速度或者病情转变的结点。多种不同来源的毒邪作为网络结点错综复杂,内生毒邪之间时刻发生变化,相互转化,存在着此起彼伏、他消彼长的状态,不断变化的毒损脑络之证候,具有病邪非单一、病机非静止、病情非单维的特点,形成具有复杂系统特点的临床复杂证候。脑之络脉作为功能与结构结合体,是维系脑髓神机正常状态的基本条件,具有分布广泛性、结构复杂性、功能多维性三大特性[3]。由此,毒损脑络既是中风发病过程发展的必然阶段,标志着病情变化的结点,也是以证候表达为核心的联系病因与发病多维界面、动态时空变化着的复杂系统[4]。
2 毒损脑络特性
内生毒邪是有风火痰瘀虚蕴积转化而来,因此毒损脑络特性既包含传统风火痰瘀虚的部分性质,又存在其独特的致病特性。如火热日久可生火毒,而火毒损伤脑络就不仅仅存在火热的特点,而是具有火热特点的一种新特性。但无论是因于何邪何证而为之,一旦形成内毒损伤脑络后, 都有一些最基本的共性表征,即起病急骤、病情多变而加重, 病情沉疴,脏腑组织器官具有形质损伤和功能异常。毒损脑络的特性从程度来看,主要包括暴戾性、酷烈性、正损性,兼有多损性、兼夹性、从化性和秽浊性[5]。中风发病之初,毒损脑络特性常常是并列共存,并非单一损伤脑络。从成因来看,毒损脑络可分为火毒、瘀毒、痰毒损伤脑络等不同种类,因种类不同而具有不同特性。可见,毒损脑络致中风发病的不同阶段,内生之毒可互相转化、并存出现而损伤脑络,这些与复杂网络的多重复杂性融合相吻合。
3 毒损脑络临床表征
中风病毒损脑络的临床表征包含多个层面[6],一是中风病的特异性表征,如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和言语謇涩等;二是可能出现高热、口臭、痰多、舌苔厚腻与痰证,局部刺痛、舌有瘀斑与瘀血等与证候相关症状,通过症状相对反映证候的存在;三是部分非特异性表征和症状,如头晕、失眠及头痛等。临床观察发现,中风病的发病大多起因于头痛、眩晕诸疾,由头痛、眩晕到中风,可看作是漫长的蕴积酿化发病过程,其间风火痰瘀表现为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随着病邪的积累,风火痰瘀的日益增多,邪气的酝酿终可酿化成毒。毒生毒成,夹杂原来的风火痰瘀胶结为害。起因于风为主而酿化所成之毒,可称之为风毒而引起风毒损络;起因于火热为主而酿化所成之毒,可称之为热毒或火毒而引起火毒损络;起因于痰为主而酿化所成之毒,可称之为痰毒而引起痰毒损络;起因于瘀血为主而酿化所成之毒,可称之为瘀毒而引起瘀毒损络。毒虽异非一,毒所损则一,即脑络损伤,脑的功能破坏,脑与器官的形质受损。轻者表现为肢体不利等器官功能受损,重者则表现为形质受损,脑和肢体功能的严重败坏而病情危重[7]。因此,毒损脑络的临床表征包括症状、体征,包括症状的发生、变化形式,以及症状强度、范围和持续时间的变化,这些变化存在着联动的特点。此与复杂网络的结点复杂性有一定的相符性。
4 毒损脑络的现代生物学基础
中风急性期初始,神经元、胶质细胞、微血管内皮细胞以及细胞外基质组成的神经血管单元迅速应答,细胞相互作用受到干扰,影响血脑屏障的内稳态,神经血管单元各组分之间的信息传递障碍,损伤脑功能与结构[8-9]。这些信息传递一旦失去正常工作,过量的氧自由基、氨基酸、炎性因子等超过了机体自身对这些物质的清除能力,即成为有害的毒性物质[10]。这些毒性物质一方面造成神经血管单元的严重损害,导致神经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进一步损害,引起神经细胞凋亡自噬,导致脑组织损伤产生不可逆的反应。另一方面大量毒性物质堆积导致相关脑区微循环障碍和血液流变学异常。可以认为,上述多方面的变化具体反映了毒损脑络导致的火毒内生、脑络受损、脑神失养的生物学基础。
5 毒损脑络与复杂网络性
复杂网络理论以社会网络(如疾病传播网、科研论文引用网、科学家合作网等)、技术网(如万维网等)、生物网(如食物网、代谢网、蛋白相互作用网等)等现实网络为研究对象,通过图论、统计学、统计物理、计算机模拟等方法,研究网络的结构特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网络的生成机制及网络演化规律等一系列问题[11]。目前, 在中医学中偶见复杂网络理论与方法进行中医药方剂系统、网络药理学的研究[12],尚未见到从病因病机角度进行分析。对于毒损脑络的把握和辨识通过特性、临床表征以及理化指标而反映,但这些存在一定的主观因素,多种因素的变化如何量化毒损脑络,如何指导临床医生辨识?借助复杂网络性而进行研究,可能对推动毒损脑络学说的发展,对于临床脑病医生具有指导意义。简单来说,分别采集中风病火毒、瘀毒、痰毒患者的临床表征,“望闻问”诊获得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言语謇涩,证候相关症状如高热、口臭、痰多、局部刺痛等,以及头晕、头昏沉、失眠及头痛等常见指标;“舌诊”得到的有舌干、舌胖、边齿痕、舌有瘀斑、无苔或少苔、苔黄、苔腻等指标,“切诊“得到脉弦、脉数、脉沉等相关指标,理化指标如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再加上已经得到临床专家问卷共识的毒的特性,如暴戾性、酷烈性等相关指标,获取一份毒的特性、毒损脑络临床指标和理化指标作为节点的网络图(常用的二分网及单顶点投影网络),再利用静态特征统计方法对该网络进行实证性研究,寻找中风病毒损脑络网络的特性等。如毒损脑络基本结构可以采用二分图进行描述,如以4位中风患者为例,有10个指标,作为节点,如果患者与患者之间有相同的症状、体征,那么这两个患者之间就有一条网络连接线。如果患者和患者都有“高热”的症状,于是就有“患者—高热—患者”之间的一条连线,从而构成一个毒损脑络的复杂网络。
6 结语
目前阐释毒损脑络多从理论层面开展,辅以部分基础实验佐证,然而多数研究者仅通过观察临床症状和几个理化指标,就认为这是毒损脑络的表现,在临床医生角度并没有实际说服力,也容易造成中风泛毒说。因此从复杂网络的角度,建立一份以专家共识毒的特性、临床表征和理化指标为结点的网络进行计算分析,从数据角度对毒损脑络的阐释,揭示其复杂特性,必将对临床治疗中风病产生深远意义。
[1] 梁珂,舒志军. 关于中医融入系统医学的哲学思考[J].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6,4(2):137-139.
[2] 张锦,张允岭,郭蓉娟,等. 从“毒损脑络”到“毒损络脉”的理论探讨[J]. 北京中医药,2013,32(7):483-486.
[3] 刘超,张允岭,陶冶,等. 急性脑梗死毒损脑络机制探析[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1(4):221-224.
[4] 常富业,王永炎,张允岭,等. 毒损络脉诠释[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11):729-731.
[5] 张允岭,郭蓉娟,王嘉麟,等. 基于专家问卷的中医“毒”的特性分析[J]. 中医杂志,2010,51(1):27-29.
[6] 邹忆怀. 中风病发病阶段 “毒损脑络”临床特征的初步分析[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1(8):509-511.
[7] 常富业,张允岭,王永炎. 毒的临床表征与中风病毒损脑络探析[J]. 江苏中医药,2009,41(10):13-14
[8] MOSKOWITZ MA, LO EH, IADECOLA C. The science of stroke: mechanism in search of treatments[J]. Neuron, 2010, 67(2): 181-198.
[9] GUO S, LO EH. Dysfunctional cell-cell signaling in the neurovascular unit as a paradigm for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J]. Stroke, 2009, 40(3 Suppl): S4-7.
[10] 张允岭,常富业,王永炎,等. 论内毒损伤络脉病因与发病学说的意义[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8):514-516.
[11] 孙继佳,蒋健,严广乐,等. 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在中医学研究中的应用[J].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8,25(2):55-61.
[12] 周雪忠,刘保延,王映辉,等. 复方药物配伍的复杂网络方法研究[J]. Chines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8,1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