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译者合译的“三美”优势

2018-01-22高雅蓉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三美离骚

摘 要:随着海外国家对中华文化的重视,汉译英工作者与日俱增,中外译者合作的现象也悄然风行,最著名的此类译者当属翻译界泰斗——杨宪益与戴乃迭夫妇。为探析该翻译模式的效果,以《离骚》三个著名译本为例,将杨氏夫妇译本分别同英国译者霍克斯及中国译者许渊冲的译本进行对比。在“三美”原则的基础上,得出前者在意、形、音三方面具有更强的综合优势,这说明中西合璧的翻译方式能够较好地再现源语文本的风格和内涵,且有助于目标语读者体会中国文学的古韵之美,为改善汉英文学翻译提供借鉴。

关键词:合译 中外译者 《离骚》

一、引言

经过数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日俱增,在当今全球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新时代,推介精神文化并鼓励中国文学走出国门是提高本国文化竞争力、丰富和繁荣世界文化的重要手段。翻译在加速文化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语言专业人士从事翻译工作。翻译模式可大致分为两种:独译与合译。纵观我国翻译史,不仅合译这一模式常被使用,且中外译者合译的现象也在近几十年广泛流行。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黄友义从译作可接受性的角度出发,发现“近年来,国际上知名度比较高的译本都是中外合作的结果”,认为“中译外绝对不能一个人译,一定要有中外合作。”[1]Kristeva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认为由于在一门新语言环境下外语学习者容易出现过度泛化以及负迁移等现象,以致于他们难以完全掌握和本族语使用者同水平的语言技能[2]。因此,源语言使用者和目标语言使用者之间的互相协作能够创造出高效率、高水准的翻译条件,以此来充分利用双方译者的母语知识储备,在互帮互助、相辅相成的状态中创作出更令读者满意的译注作品。著名译者聂华苓与她的丈夫美国诗人和翻译家保罗·安格尔[3]对此观点深表赞同。

国内耳熟能详的中外合作译者当属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他们是最早致力于将中华古典文化之精髓引入西方的合译者之一。自上世纪40年代起,杨宪益与其夫人译出大量的经典名著。本文以杨氏夫妇的译著——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品《离骚》为例,对比参照英国汉学大家大卫霍克斯和中国资深英汉译者许渊冲的译本,从“意美”“音美”“形美”三个特征入手,分析中外译者合译的优势,为如何提高古典文学汉英翻译水平,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做出一定的贡献。

二、《离骚》三译本简介

《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艺术成就,在我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眾多译者为了传播中华经典文学对此进行了谨慎的汉英翻译。本文以三种译本为例,对中外合译进行比较分析。

第一种译本由精通中国语言文化的英国著名汉学家大卫?霍克斯所译,已有学者通过对其《离骚》译本的详尽探析,总结归纳了西方学者如何向欧美受众展示我国南楚文化的特点。[4]

第二种译本由长期从事文学翻译工作的许渊冲教授所译。关于该版本的分析主要与“三美论”相关。“三美”原是徐渊冲教授基于西方和中国诗歌特点的全面分析,以及他本人丰富的翻译实践而提出的一项古典文学翻译标准。该原则受鲁迅先生关于“习字”与“著文”论点的启发,具体指“意美、形美和音美”,借用鲁迅的话即为:“诵习一字,当识形音义三:口诵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三识并用,一字之功乃全。其在文章,……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5]

中国古诗歌常常借物言志,即“比”的手法,通过拟物手法表达诗人的情感。一般来说,用来做比的事物较之于被比的本体更加生动具体且为人们所知,便于联想,从而营造出一种意境。这就是中国诗词中“意美”的集中表现,也是中华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形”一般是指物体的形状和构造,而诗歌中的“形”包括每首诗的句数、每句诗的字数、每行诗的长度以及总体对仗情况,中外诗歌的“形美”都是由这些因素构成的。中国古代的诗、乐、舞是合为一体的。《礼记·乐记》记载:“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因此,诗歌除了有优美的诗意,还需要琅琅上口的音律。诗歌的“音美”即节奏、韵律和音调。许渊冲所谓的“音美”,就是要保持原诗的神韵,使译文“有节奏、押韵、顺口、好听”[6]。

第三种译本出自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这对伉俪的翻译生涯从《离骚》的英译正式开始,创造了中西合璧的独特范例。已有的研究显示,由于中国古诗词言简意丰的特点以及中西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巨大差异,致使中国古典文学难以实现对等的翻译,从而也有了“诗不可译”的说法在学术界流传[7]。即便如此,杨氏夫妇仍然在文学翻译的“意美、音美、形美”三方面找到了平衡点,使得译文既传递了原文的含义,又具备琅琅上口的优美音律。禹一奇(2009)深入研究了杨氏夫妇的合译模式,并以其《离骚》的翻译为例,分析了他们在翻译中国古典诗歌时的主要思想和宗旨[8]。

除了对以上三种译本相对应的单独研究,还有一些基于美学、阐释学、炼词造句、功能对等和翻译风格等方面的对比分析,但均未涉及中外译者合译所具备的比较优势。纵观国内外学者对合作翻译的研究,从中外译者合作这一角度的解析可谓寥若晨星。本文将针对以汉语为母语的译者和以英文为母语的译者之间的合作翻译效果进行探索,尝试从中国古典文学的英译入手,分析中外译者的比较优势,旨在推介汉语言文化、促进汉英文化交流与合作。

三、《离骚》三译本的比较优势分析

(一)意美

根据柯林斯英文字典,当提及诸如书籍、电视节目或网站等内容时,主要是指它们所处理的主题、所讲述的故事、或所表达的想法。奈达(1993)曾指出,翻译的工作主要是翻译源文本所传递的“意思”,字面意思和言外之意都要考虑在内[9]。《离骚》作为经典的文学作品,其中一些词句对中国读者来说也会有晦涩难懂的情况,对外国读者而言更是如此。下面是对三种翻译作品在“意”传达方面的对比分析。

(1)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大卫·霍克斯:Scion of the high lord Gao Yang,

Bo Yong was my fathers name.

When She Ti pointed to the first month of the year,

On the day geng-yin I passed from the womb.

杨宪益和戴乃迭:A prince am I of ancestry renowned,

Illustrious name my royal sire hath found.

When Sirius did in spring its light display,

A child was born, and Tiger marked the day.

许渊冲:Descendant of High Sunny King, oh!

My fathers name shed sunny ray.

The Wooden Star appeared in spring,oh!

When I was born on Tigers Day.

原诗中许多生僻的名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翻译的难度,而不同的译者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也截然不同。霍克斯选择使用和汉字相对应的拼音直接音译,外加注释以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音译这一办法有较为明显的缺点,即汉字和英文单词本身存在巨大差异。在汉语里,同音异形和同音异义的字不胜枚举,几乎每个拼音都有不止一个与之相对应的汉字,直接音译极易造成误解。虽然注释能有效地帮助读者理解原文意思和了解其语言文化,但同时也使读者在赏析时驻足停留,花费大量精力琢磨怎样理解注释,从而降低了诗歌“意美”的质量,可谓得不偿失。

许渊冲采取了释义的手法,将其中带有丰富文化色彩的名称以具备相似意义的英文单词代替,这样虽留有一定诗意,但不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外国读者可能无法正确理解该名词的意思;再者,并非所有中文名词都有相对应的英文单词可以代替,比如第二行的“伯庸”,在这种情况下,许先生将其译为“name shed sunny ray”可谓是对原文的“再创作”,并未能做到对原文的忠实。

杨氏夫妇则直接选用更通俗易懂且意思相近的英文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例如将古时王公贵族的名字“伯庸”译为“Illustrious name”,即卓越人物的名字,这样既帮助读者一目了然地理解了原文的意思,又使其体会到相似的韵味,以此基本实现了“意美”的标准。

以上分析表明,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常常无法完美实现字面意思的传递,但由于人类的感官是相似的,喜怒哀乐这一系列情绪常常引起共鸣,因此言外之意反而更易传达。诗歌以“炼词”来营造动人心弦的意境,在遣词造句方面的要求高于其他文学作品。霍克斯和许渊冲的译文都没能再现源文本所蕴含的古典美,许多词汇显得过于平淡。如“Bo Yong was my fathers name.”或“When I was born on Tiger' s Day.”这明显和《离骚》中的古雅措辞不相符。相比之下,杨氏夫妇译本选择使用典雅庄重的词汇如“sire”和“hath”,成功营造了古雅的诗意氛围,能够让目标语读者体味到源语文本的艺术风格。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大卫·霍克斯:Heaving a long sigh,I brush away my tears,

Sad that mans life should be so beset with hardship.

杨宪益:Long did I sigh and wipe away my Tears,

To see my People bowed by Griefs and Fears.

许渊冲:I sigh and wipe away my tears,oh!

Im grieved at a life full of woes.

霍克斯在翻译这句名言时使用逗号将第一小句断开,这在无意间削弱了原诗悲伤无奈、愤慨动荡之感。许渊冲译本忽略该句中表达诗人愤懑情感的重要字眼“长”,且在原文没有出现人称的情况下采用第一人称“I”作为两小句的开头,把客观存在的黎民之苦无形间转换为诗人的主观感受。杨氏夫妇选用“my people”,既用这一第三人称客观展现当时百姓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煎熬,又传递了诗人以忠臣烈士的视角对黎民处境的无奈哀叹。同时,在翻译“长”这一形容词时运用倒装手法,完美再现了诗人悲天悯人的情怀,以此达到“意美”的境界。

(3)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大卫·霍克斯:Yet,though cast off,I would wear my orchid girdle;

I would pluck some angelicas to add to its beauty;

杨宪益:First cursed me for my Angelica should wear,

Then cursed me for my Melilotus fair.

许渊冲:I make a belt of grasses sweet,oh!

And add to it clovers and thymes.

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诗人常常通过意境与读者产生共鸣,因此在汉英诗词翻译活动中,只有正确理解诗中营造的意境并且将其中的情感传达给读者,才能传递原诗“意美”。《楚辞》以“香草美人”的意境著稱,以上两句诗中的“香草”为“蕙”和“茝”,霍克斯将其分别译为“orchid”和“angelica”,这两种植物在英文语言环境中有“美好、香甜和纯美”之义。相较之下,许渊冲译为“grasses sweet”和“clovers and thymes”在“意美”方面则稍逊一筹。杨氏夫妇也选取了“angelica”一词,但却将其用于指代“蕙”。“蕙”由上半部分指植物的“艹”和下半部分表仁爱善良的“惠”组成,以汉语为母语者看到该字时很容易联想到美好的人或物,译者相应地也需要选择能带给目标语读者一样效果的单词。而“angelica”恰巧左半部分为“angel”(英文中义为“天使”),同样为目标语读者创造出真善美和圣洁的意境。杨氏夫妇将第二小句中另一植物“茝”译为“Melilotus”,该词右半部分恰好为“lotus”,在英文中义为“莲花”,即便目标语读者不熟悉“Melilotus”这一单词,也能够从右半部分的“lotus”推测出它意在借美好的花草代指优雅的事物,用独到的手法再现了原诗“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

动词“替”和“申”的译法同样值得注意,霍克斯和许渊冲均选择对其不予翻译。“替”在原文中义为“贬黜、诋毁”,“申”在这里和“替”当成近义词理解,二者皆表现了诗人动而得谤,即便德行高尚也要遭受无故谴责的处境,杨氏夫妇将其译为“cursed”,揭示了奸佞小人邪恶的嘴脸。而霍克斯在原诗中并未提及该类信息的情况下将后半句译为“to add to its beauty”未免欠妥。可见,在重现“意美”方面,杨氏夫妇的译本略胜一筹。“诗赋以一字见工拙”和“吟安一个字,撚断数茎须”等佳句都道出了诗歌中炼词的重要性。

(二)形美

对仗工整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突出特征,这一特征便于读者吟诵和记忆,译者在翻译时应尽量再现诗歌的美感。

(4)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大卫·霍克斯:Swiftly I sped as in fearful pursuit,

Afraid time would race on and leave me behind.

In the morning I gathered the angelica on the mountains;

In the evening I plucked the sedges of the islets.

The days and months hurried on,never delaying;

Springs and autumns sped by in endless alternation:

杨宪益:I wove for ornament;till creeping time,

Like water flowing, stole away my prime.

Magnolias of the glade I plucked at dawn,

At eve beside the stream took winter-thorn.

Without delay the sun and moon sped fast,

In swift succession spring and autumn passed;

许渊冲:Like running water years will pass,oh!

I fear 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ne.

At dawn I gather mountain grass,oh!

At dusk I pick secluded one.

The sun and the moon will not stay,oh!

Spring will give place to autumn cold.

從以上六小句可以看出霍克斯译本因长短不一而未能再现源文本所具备的“形美”。即便深入细读时能欣赏到句式结构的上下对仗,如第二行诗中的“In the morning”对应后半句的“In the evening”,“gathered the angelica”对应后半句的“plucked the sedges”,“on the mountains”也与后半句的“of the islets”相对应,但其过于冗长和参差不齐的缺点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诗歌的“形美”。

许渊冲所译的句式长短同原诗最为相似,都是前一句长,后一句短。但简短的诗句也无可避免地导致了翻译过程中一些重要信息的缺失,继而影响“意美”的传递。例如:“At dawn I gather mountain grass,oh!At dusk I pick secluded one.”该句较好地运用了平行式结构,但却将“阰”和“洲”二字完全忽略,并在翻译“木兰”和“宿莽”两词时用其上义词“mountain grass”直接概括翻译,以致该译本在“形美”和“意美”之间有失公允,虽实现了形式上的美感,却忽视了更加重要的意境之美。

杨氏夫妇的译本整体均衡匀称,在形式上不仅和原诗尽量保持一致,并且考虑到目标语读者的文化习惯,采取归化的方式以期让读者体会原诗的古色古香。在句式结构方面,中外古典诗歌都常用倒装手法来表示强调或突出音律之美。杨氏译本据此大量采用倒装手法重现原诗风貌,例如:“Without delay the sun and moon sped fast,in swift succession spring and autumn passed”,该句通过句式结构的细微调整突现了诗人对时光飞逝的万般感叹,从而在“形美”和“意美”之间做到兼顾,完美地向目标语读者展示了原诗结构形式方面的特点以及蕴含的哲理。由此见得,中外译者双方互帮互助、取长补短的合作方式增加了翻译中国古典文学的成功几率。

(三)音美

在翻译中国古典诗歌的音律时通常有两种处理方式,即散文诗体和格律诗体。《离骚》原文以格律诗体写成,每小节交错的诗句以相同的韵尾结束。

主张以散文体翻译诗歌的译者认为,诗歌翻译无需拘泥于音律和形式上的对等,只要将原诗表达的情感完整呈现给目标语读者即可。霍克斯的译本即以散体诗为主,在“三美”之间更加注重对原诗思想感情的再创造,并未刻意雕琢措词用以搭配原诗韵律。但中国古典诗歌的美感不仅在于唯美动人的典故和意境,悦耳动听的音律和词简理博的形式在诗歌创作时同样缺一不可。文学评论家兼翻译家王佐良教授曾提出,“绝大多数的思想概念,即使不是所有的,都是能够翻译出来的;不易翻译的是原作的气氛,或者说力量。翻译诗词尤其如此。”将古诗词译成现代自由体诗歌而缺失原诗的气氛也是不忠的译法。

许渊冲在关于汉诗英译的押韵问题上与霍克斯持截然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即使百分之百地传达了原诗的意美,如果没有押韵,也不可能保存原诗的风格和情趣。”[10]因此,许先生的译本十分重视对“音美”的塑造,在处理“音美”方面也忠于原诗,着力表现“骚体”的特征,在选词造句上宁美不信,创新地将“兮”这一独特的感叹词译为“oh”。该尝试的出发点值得学习和借鉴,但目标语读者不一定能够欣赏这种类型的诗体,且“兮”为何译作“oh”,而没有译为“ah”“eh”或“uh”等其他感叹词或直接采取音译,也都不得而知[11]。

杨氏夫妇采用英雄双韵体,韵脚的处理方法为“aabbccdd…”,以比较严整的五步抑扬格使诗歌读起来琅琅上口,重塑了诗歌的音韵美。以原诗头四句为例:

The Yangsversion Rhyme Scheme

? prínce àm ? òf áncèstrˊy rènówned, A

ìllústrìous náme m`y róyàl síre hàth fóund. A

Whèn Sírìus díd ìn spríng ìts líght dìsplíy, B

? chíld wàs bórn, ànd Tígèr márked thè dày. B

不同语言具备不同的声律,无论译者如何刻意模仿原诗格律也不可能达到完全对等的效果,因此翻译中对音韵的改革是必然的[12]。在汉语中同一个韵脚有多个汉字可供选择,而英语中同样韵脚的单词数量则相对有限,模仿原诗格律的难度系数很高。杨氏夫妇考虑到受众的阅读习惯,采用了异化的翻译手段,其行云流水般的隽美之风与原作有异曲同工之妙。作为国内首位将《楚辞》这块文化瑰宝引入西方的译者,杨氏夫妇当时年龄三十出头,初次进行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工作便在“意美”“形美”及“音美”方面取得如此成效,足以证明中外译者在翻译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方面的合作能有效提高翻译效率,保证译本质量。

四、结语

本文以三种不同的《离骚》英译本为例,比较分析了中外译者合译的“三美”优势。作为翻译活动中的主体和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桥梁,译者应将原著的“意、形、音”不遗余力地呈现给读者。分析表明,杨氏夫妇的合译版本在这三个方面均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他们在炼词炼句和重构意境方面的处理较好地再现了原文“意美”;在形态方面与霍克斯译本相比更加整洁干练,较许渊冲版本更为琅琅上口;在音律方面更是抑扬顿挫,传递出原诗磅礴大气之感,适合目标语读者欣赏。而以上优点均离不开杨氏夫妇中西合璧的翻译模式。

黄友义从译作可接受性的角度出发,发现“近年来,国际上知名度比较高的译本都是中外合作的结果”,认为“中译外绝对不能一个人译,一定要有中外合作”。[13]汉英合作翻譯是向外推介汉语言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笔者提议中外译者增进合作,并为如何提高合作效率给出几点基础性建议:1.合作翻译并非全无缺点,每位译者都具备不同的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翻译主体不可避免地将自己的主观性施加于客体之上。因此,选择合适的搭档进行合作翻译十分必要。2.译者双方最好各自擅长不同的领域,做到各司其职。比如,合作一方应精通源语言及其文化,另一方则需熟知目标语言知识,或者一方进行主译,另一方从事校译,这样才有可能保持译本风格统一,将原文完好地转换为另一种语言。3.熟知彼此的翻译风格、文化背景、文学素养等信息,在了解彼此翻译理念,保证合作能够顺畅进行的前提下联袂合作。4.合作时双方都需要时间适应群体性工作。杨氏夫妇的合作可以追溯到大学时代,就英译本《楚辞》出版的年代来看,两人间的磨合期至少持续了五年之久。而他们在合译《红楼梦》(The Dream of Red Mansions)这一巅峰译著时已年过半百。由此可知,中外译者合作的磨合期最好能达到五年以上再进行正式的翻译出版工作。5.在实施翻译工作前期做好准备工作,在词汇、文本阐释、语言风格、翻译策略等方面基本达成共识之后,再联手。杨宪益、戴乃迭成立的汉译英“翻译互助小组”工作起来便是马不停蹄,效率非常高。凡是选定的汉语作品,先由杨宪益译出初稿,然后由戴乃迭润色、加工,最后由杨宪益定稿出版。这一合译模式为他们在汉英文学作品翻译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提供了不可磨灭的功劳[14]。

合作双方分工明确并合理调节分歧是顺利完成合译的前提条件。翻译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也是一项寂寞的事业,期待中外译者合译模式能够在中国文学翻译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文为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5BYY053]——基于计算机中介交流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研究。)

参考文献:

[1]乔令先.“文化走出去”背景下的汉英合作翻译研究[J].学术

界,2015,(2):142.

[2]Kristeva,Julia.Desire in Language:A Semiotic Approach

to Literature and Art[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0:23-36.

[3]Nieh Hualing,Engle Paul.Co-translation,the Writers

View,1932.http://iwp.uiowa.edu/archives/paul-and-hualing-nieh-engle-gallery

[4]李贻荫.霍克斯英译楚辞浅析[J].中国翻译,1992,(1):4.

[5]鲁迅,汉文学史纲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1.

[6]严晓江.许渊冲《楚辞》英译的“三美论”[J].南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2):92-96.

[7]刘瑾.“杨宪益、戴乃迭《楚辞》英译浅析”[J].大学英语,

2013,(1):231-234.

[8][14]禹一奇.东西方思维模式的交融—杨宪益翻译风格研究[D].

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9]Nida.Eugene A.,Charles R.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10]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11]杨成虎.典籍的翻译与研究——《楚辞》几种英译本得失谈

[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4):55-61.

[12]翁显良.意象与声律——谈诗歌翻译[J].中国翻译,1982,

(6):34-38.

[13]鲍小英.中国文化“走出去”之译介模式探索——中国外文

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黄友义访谈录[J].中国翻译,2013,(5):62-65.

[14]辛红娟,唐宏敏.诗人译诗融贯中西——杨宪益的诗人情怀与

翻译[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40-144.

[15]David Hawkes.Chu Tzu.The Song of the South,an Ancient

Chinese Anthology[M].Harmondsworth,England:Penguin Books Ltd.,1985.

[16]許渊冲.楚辞(Elegies of the South)[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

社,2012.

[17]杨宪益,戴乃迭.楚辞选(Selected Elegies of the State of Chu)

[M].北京: 外文出版社,2004.

(高雅蓉 湖南长沙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410083)

猜你喜欢

三美离骚
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三美”
从“三美”理论看杜甫陇右诗的翻译
许渊冲的“三美”理论视角下《上邪》三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
《离骚》中的象喻手法及创作范式
不可回避就不要逃避
神性的转向
浅谈高考记叙文的“三美”
高坡“三美”情愫
探寻古诗词教学中的“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