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游戏活动为初中数学课堂锦上添花
2018-01-22卞海云
卞海云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对数学的要求也更加多样化和系统化,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适应现代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数学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而且富有个性的教学过程,学生不应被动麻木地被灌输知识,教师应当启发学生自主学习,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强调数学课堂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为了配合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将数学游戏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枯燥抽象的课堂知识与活泼生动的课堂游戏相结合,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何通过数学游戏的开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游戏教学;愉快教学法
数学游戏课堂是以数学和游戏为载体的教学模式,以寓教于乐为根本原则,符合初中生好奇心重、兴趣浓厚的年龄特征,数学游戏教学是源远流长的,在我国古代就有了七巧板、鸡兔同笼等数学趣味性问题。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中,对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好的启迪。
一、游戏课堂的地位和作用
数学游戏课堂能够顺利开展,说明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当代课堂教学和学生发展都有很大好处,学生在学习数学课堂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在游戏中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态度,因此数学游戏有很大的教育价值。第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长期以来学生对数学印象都是枯燥死板的,而在數学游戏中融入相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无限的兴趣,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而这种好奇心为学生探索数学奥秘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转变学生对数学的原有认知,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索学习。第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初中生的长期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厌学心理较普遍,对枯燥无味的学习失去兴趣时,他们会通过游戏的方法找到自我,根据弗洛伊德的性格三层次结构分类,本我是性格中最基本的成分,其遵循的是快乐原则,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要将快乐与知识融为一体,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充分发展,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同时在学生主动参与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三,数学游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积极心理的发展。在游戏中获得知识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而游戏来源于日常生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贴切,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乐趣,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在游戏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选取恰当游戏,遵循教学原则
数学游戏课堂要设计与学生相符合的游戏活动,并遵循教育发展的相关原则。第一,在选取游戏活动时,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并根据本节课数学知识的特点,选取相适应的游戏题材,对于游戏的选择要有明确目标,游戏的规则、程序和时间安排也应有合理规划;游戏时教师要以引导者或裁判员的身份参与到过程中,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安排,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游戏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或原理;游戏结束时对游戏的结果进行评比,对游戏过程中蕴含的数学知识进行总结,对表现好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活跃课堂气氛,使每位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能力。第二,数学游戏课堂要遵循学生主体参与的原则,明确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其次,要遵循理论性与实际性相结合的原则,题材和内容的选择都应来源于生活,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增加课堂知识的现实感;最后,遵循课堂活动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原则,课堂教学不是死板枯燥的,教师要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合理灵活地设计教学环节,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长足发展。
三、游戏活动在课堂上的具体实施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从多方面灵活引入数学游戏。最常见的就是在课堂导入环节设置相关游戏活动,俗话说,一个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为下文的学习做良好铺垫;教师设计相关游戏活动,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新知识的学习有强烈的渴望。其次,在对本节课重点和难点教学时引入游戏活动,学生不可能做到45分钟完全集中注意力,如何在讲解重难点时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设计游戏活动,能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最后,在课堂总结和实际练习中引入游戏活动,对本节知识有了一个整体认识的基础上,合理设计游戏活动,能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将零散的知识点总结为一个整体,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的分类。
总而言之,对于初中数学来说,知识不能一味强行灌输,也不能用数学游戏代替一切,要真正实现游戏和知识相结合,遵循实用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维东.七年级数学教学从兴趣入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6).
[2]韦媛.分层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初探与尝试[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