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2018-01-22陈金春
陈金春
摘 要:“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种教学模式创新,近年来在各阶段教学中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这种模式重视自主学习与实践教学,非常适合在抽象化的数学教学中进行应用。结合教学实际,对“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中的导纲自学、课堂互动、导学归纳、训练反馈等四个环节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希望能够为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导学互动;初中数学;自主学习;教学方法
随着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也不断加快,近年来兴起的“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以其拓展思维、培养兴趣的独特优势,一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将传统教育模式中的讲解变为引导,对传统教学中出现较少的实践活动也非常重视,这使其传统教学模式形成了较大差异,给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带来了较大困难。
一、初中数学应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是“变教为导,以导促学,学思结合,导学互动。它在教学中倡导师生或学生间的互动合作,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以思维引导代替知识灌输,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最终实现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同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这一年龄段的青少年自控能力较差、存在叛逆心理,使学生不仅对抽象枯燥的数学学习毫无兴趣,甚至还会出现厌学心理,影响整体成绩。而“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则恰好可以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无论是对学习兴趣的培养还是对知识掌握能力的提高,“导学互动”都能够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非常大的帮助,因此对于“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二、“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需要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导学提纲进行自主预习,通过课前的基础概念思考,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想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首先重视导学提纲的设计,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情况,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对学生自学进行规划指导,同时对于具体教学内容不需要深入研究,达到教学内容导入的目的即可[1]。其次,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经验针对性地设计一些课前问题,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思考,同时设定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数学教学中来,这样学生就能够在自主学习中取得属于自己的学习成果,从而建立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以“三角形中位线”课程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前组织学生对三角形中位线的具体概念进行简单了解,思考三角形中位线的特点与在三角形中存在的规律,同时记住理解不够透彻的地方,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到课堂学习中。在开始课堂教学后,教师可以设定简单的学习目标,希望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三角形中位线知识,能够解答简单的相关习题,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之后,再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图片,让学生判断每个三角形的中位线位置,这样学生就能够利用自己总结出的经验方法做出正确判断,从而加深对于中位线知识的理解。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自主学习引导的过程中,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自制力较差,很容易出现应付了事的情况,这使得导纲自学往往无法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后续的教学工作也难以展开,给“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学生感兴趣的元素,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同时还要注意知识讲解时的语言运用,巧妙利用语言营造出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数学教学的魅力。比如,在“圆的面积”这一课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前用生动的语言给学生讲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背景故事,如圆周率的起源、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精确计算、中西数学家对圆周率的研究趣事等,激发学生对于接下来正式课程的好奇心,并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为之后的课堂教学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利用图形投影、动态图片等方式向学生展示圆的面积运算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圆的面积运算公式。
(二)组织课堂互动,丰富教学方法
在“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引导是教学的主要方向,而课堂互动则是这一模式的展开形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交流与协作,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发散思维,拓宽知识视野,还能够增进学生间的感情,形成和谐的教学环境,从而使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来[2]。以统计教学为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讨论,总结出可行的统计办法和统计主题,如班级中金牛座同学人数等,经过这样的互动实践,学生对统计就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还可以在课余时间进行实践活动,进行社区体育器材统计等贴近现实生活的统计调查,使统计知识的学习具有更多实际意义。另外,教学互动不仅是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中同样重要。教师在课堂中需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参与者身份真正参与到学生讨论中来,并以学生的视角进行难点、重点解读和错误纠正,这样就能够在不影响课堂氛围的情况下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在课堂互动环节,同样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导学互动”模式下的数学课堂主要可分为小组互动、师生互动、教师讲解三部分,首先,教师在进行小组分配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情况等个体因素,在平均各小组综合能力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组内学生间的优势互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其次,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要以引导为教学宗旨,尽量减少主动干预,锻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在讲解时应充分考虑课堂讨论时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实际对学生易错点进行重点讲解,针对性地解决教学问题。
(三)进行导学归纳,构建知识体系
导学归纳也就是课堂回顾与总结,作为“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一部分,导学归纳环节的教学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应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总结,让学生将课堂学习成果通过语言讲解的方式展现出来。同时,为了保证学生总结的全面性,教师还可以在总结前设立一些高质量的问题,如所学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间的联系、与之相关的知识点、总结出的数学规律等,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教学的现实意义,从而产生对数学课程的认同感,为之后的数学教学工作开展提供有力支持。其次,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在肯定学生教学成果、树立学生自信心的同时,还要指出学生在学习方式、学习态度等方面的不足,以改变学生学习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最后,教师还需要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重点知识进行巩固,同时总结课堂教学中涉及的数学知识点,避免学生出现知识疏漏。
另外,在导学归纳过程中教师一般以板书的形式进行内容总结,这样便于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整体记忆,从而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同时,教师还要注意总结时的表达方式,将导学归纳的重心放在学生自主总结上来,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使其能够充分表达自身的想法,切不可以自身总结代替学生总结,影响长久的教学发展。
(四)反馈训练与习题检测
反馈训练是整个“导学互动”模式的最终环节,目的是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即时性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反馈训练通常会以课堂测验的方式进行,在习题选择上,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整体数学水平,并结合本堂课的教学内容,选择贴合实际、难易程度适中的习题,从而使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得到真实反映[3]。另外,课堂测试还应有实际意义和趣味性。教师可结合多媒体设备,设计出习题闯关等游戏方式,使学生在练习中感受到乐趣,并在学生间形成良性竞争,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多方面的帮助。例如,在勾股定理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多准备一些难易程度不同的习题,以PPT等多媒体形式展现出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之后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问题。提问时应考虑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当题目具有一定难度时,提问一些知识掌握程度较好的学生,而对于一些简单的题目,则可以留给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回答,使其能够逐渐建立对于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在反馈训练中得到提升。
反馈训练是在课堂上进行的,由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完成多项教学任务,因此要注意做好时间管理,以免影响训练反馈的效果,同时还要在习题数量上进行控制,追求课堂测验的合理性。另外,教师还可利用实践练习代替课堂测验,结合多节课的数学知识,组织学生针对某一现实问题进行实践研究,运用所学知识找出可行的解决办法,这样不仅可以达到知识检验的效果,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在函数坐标教学中,可以进行数学建模综合实践活动,在课前教师简单讲授数学建模的含义,设立探究数学建模基本规律的简单目标,之后将学生分为六到七人的小组,利用课前准备好的甘蔗、小刀进行数学函数坐标实验。在实验前,教师可以引导各小组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制定出合理的实验方案,确定具体实验方法流程,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具体数学情境。实验完成后,教师可以要求各小组派出一个代表对实验结果与总结出的规律进行当堂汇报,并进行简单评价,最后,教师再对整堂课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讲解数学建模的大致步骤与意义[4]。
总而言之,想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导学互动”教学模式进行有效运用,还需要从导学归纳、反馈训练等多个环节共同着手,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因素进行全面优化。
参考文献:
[1]黄海华.初探“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11):142.
[2]李传芹.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6(7):19.
[3]黄慧群.“導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5):119-120.
[4]张勤.试论“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2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