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土资源在农村中学多样化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2018-01-22仲慧来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乡土资源农村中学德育教育

摘 要:乡土资源是农村学校德育教育不断缺少的一部分,农村周边有着丰富的乡土资源,这些乡土资源中蕴含着浓厚的德育元素,因此农村中学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应该充分、有效的挖掘乡土资源,充实德育教学内容,要以乡土活动为载体进行德育教育,形成多样化的德育教育体系。文章对农村中学德育教育中乡土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和实际应用展开分析,探究乡土资源在德育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乡土资源 农村中学 德育教育 应用

“乡土资源”是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物质、精神和生态资源的总和,其具有鲜明的特异性和多元性,是农村最宝贵的财富。目前农村中学的的德育教育面临着教育资源匮乏、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考虑现实,结合农村实际,顺应青少年身心的发展规律,对农村德育乡土资源进行挖掘,来充分补充农村中学德育教育课程,让学生在生活中熏陶,以此增强德育教育的生活味,发挥地域优势,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一、农村中学多样化德育教育中乡土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1.有利于丰富德育教育的内容

当前农村中学德育工作普遍缺乏主动性和针对性,德育教育资源比较匮乏,德育教育活动少且吸引力低,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参与德育教育的积极性低下,因此要开发乡土资源,为德育教育提供更好的素材,提高德育教育的吸引力。

2.有利于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当前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变得支离破碎,这也导致乡土文化逐渐呈现出“边缘化”的特点,这一点在农村中学德育教育中表现的更加明显,针对这一问题,要进行乡土资源的有效开发,满足农村学生的精神需求,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二、乡土资源在农村中学多样化德育教育中的有效开发应用

1.挖掘乡土资源,打造校本课程

在农村中学德育教育上,要充分挖掘乡土德育资源,打造校本课课程。德育教育强调“教学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育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因此教师要采取一些手段将乡土资源应用到德育教育中,进行校本课程的建设。甘肃兰州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文化资源丰富,曾经孕育了侯鸿鉴、水梓等一大批思想教育家,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另外兰州坐落着烈士陵园,陵园周边还有兰州战役纪念馆、罗云鹏等七烈士纪念馆等,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甘肃兰州还有很多的历史文化资源、人文资源等等……,这些乡土资源都是教师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德育资源,如教师可以组织“爱家乡、知家乡”的主体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可以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通过摄影、手抄资料、访问笔记、图片等,让每组学生制作出特色的“校本教材”;随后可以让学生分别对成果进行评价和点评,教师帮助学生进行教材编辑,来对德育教育的教材进行补充。

教师可以将上述教育资源纳入到课程教学中,自编的教材可以增强学生的新鲜感和责任感,促使课堂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农村中学生更好的接受德育教育。

2.开发乡土资源,组织有价值的德育实践活动

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有言“大自然、大社会也是学生自己的世界,是学生自己生活的环境,直接拿学生熟悉的事物做教材、教具,被认为更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因此要重视乡土资源的高效开发,开发多样化的德育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德育教育活动中感受家乡的伟大和魅力。

教师引导学生从“课堂学习”过渡到“自然学习”。农村德育教育课堂多使用单一的讲授法,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会很大程度上禁锢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例,因此教师要改革德育教育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能够在大自然、日常生活中进行德育教育,有效扩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如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纪念馆等,在实际的参观中,让学生接受爱国教育;还有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民俗知多少”活动,让德育教育活动能够触动学生的心灵,从日常活动中感受家乡的魅力。

在乡土资源的开发上,教师还要能够在课堂上应用乡土资源。农村就有无限的乡土德育资源,在德育教育上,能够利用这些资源极为关键,如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进行社区活动外,还要让学生进行校园文化的建设,如学生可以充分利用黑板、橱窗、广播等进行乡土资源的德育教育,组织学生参与黑板报、手抄报、每日广播等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德育环境,形成多样化的德育教育形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德育教育转变为内在发展动力,实现自我成长。

3.发挥乡土资源价值,促进学生发展

中学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学生的存在价值,因此在农村中学的德育教育中,教师要注意乡村资源的应用。兰州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包括历史文化遗址、抗战历史等等,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乡土资源的开发上,自觉进行德育教育。如教师在节假日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对学生进行民族教育。兰州市的博物馆收藏有各种文物和标本多达35万件,包括民族文物、历史文物等等,如针对被动淳化二年“报父母恩重经变”绢画,可以进行家庭教育,让学生感恩父母和长辈,另外也可以让学生组成兴趣小组,对博物馆中的文物进行探究,询问讲解人员、当地居民等,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接受德育教育,感悟历史,感悟未来,实现学生思想质的飞跃。

三、结语

生活即教育,乡土资源是本地人民智慧的结晶,又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中学的德育教育中,教师要充分进行乡村资源的挖掘和应用,将德育工作与生活联系起来,丰富德育教育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获得情感体验,在生活中学会做人,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韦晶姝.中职学校德育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J].福建教育研究,2016(6):89-91.

[2]宋建申.基于鄉土文化的学校德育特色实践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7):29-31.

[3]张少平.用好乡土文化提高德育实效[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9):2-3.

作者简介:仲慧来(1981-),男,汉族,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大专,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柳泉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教育。endprint

猜你喜欢

乡土资源农村中学德育教育
合理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区域活动
地理教学中的乡土教育
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质量
关于乡土资源在小学语文中高段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刍议农村中学写作教学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农村中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探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