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2018-01-22马继萍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学习习惯阅读小学语文

马继萍

摘 要:儿童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了思想的种子,便会有行为的收获;播上了行为的种子,便会有品德的收获;播上了品德的种子,便会有命运的收获。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巨大力量,终生受益。现在有些学生往往因为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因此我们应致力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从而挖掘出学生的智力潜能,激活学生学习内驱力,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依据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我在本文介绍了几点学生应当养成的语文学习习惯——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生活中细致观察的良好习惯;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还简略说明如何培养学生这些优秀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学习习惯 小学语文 阅读

习惯伴随着一个人的一生,好的习惯能够让你有所作为,走得更远。而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小方面来讲,它有助于你形成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能够快速理解、掌握课堂重、难点知识,也能够在考试中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水平,从而取得良好的成绩;从大的方面来讲,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会贯穿着你一生,在你的生活中、工作中对你的信息获得、分析、处理等等,会让你受益终生。而小学阶段,正是一个人各种行为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

教育的意义不是将书本教材内容传递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各种必要的意识与能力。语文课程从学生步入义务教育以来,语文课堂学习就伴随着学生,及时不在义务教学阶段,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它无处不在的存在于生活中。语文教学任务不再局限于知识的学习,它更加重视语文素养与语文能力的养成。而这基于老师对学生的语文习惯的培养。一个良好的语文习惯,能够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自觉阅读书籍、记录生活,只有在主观愿意的情况下,学生学习才能更高效,获得更大的成果。

对于小学语文中,学生应当养成的语文学习习惯,我提出以下幾点:

一、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

一堂课上,学生不应该是两眼无光的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老师有时候会跳跃性的讲到其他内容,学生就会慌张起来,因为他不知道老师所讲的内容在课本哪里,之后,学生就产生一定的疲惫感,很大可能就会放弃跟着老师,做自己的事情了。这样的情况正是学生没有做好充分预习的表现。老师在课前要对下一堂课所讲内容对学生做出一些预习引导,比如说,涉及几个问题,提出几个预习要求等等。学生要积极完成预习任务,找出哪里使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哪里比较疑惑,标出文章的自然段,试着解答课后习题……并作出不同符号的标记。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轻而易举的跟上老师的脚步,并能够积极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环节。进而,课堂能够高效的进行,学生对于课堂的重、难点也会更容易得掌握。

二、生活中细致观察的良好习惯

有这样一句话“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于小学语文的作文来讲,重要的是记叙文的训练,而记叙文的内容就是要学生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一些人,并赋予其真情实感。这就需要学生留意身边的景、人、事。将自己的思维激活,对生活充满好奇与激情。比如说,家长带着学生去动物园,学生在开心游玩时,家长也要提醒他们去观察动物的外形、举动、周边的环境等等。

三、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

家长与老师都是学生在形成良好习惯的引导者。他们要教给一笔一划,不能将笔画连起来,必要时,可以写一些字帖来临摹。在写字之前,学生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在脑子里先形成这个字的框架结构,这样就会减少一写就错的情况。在书写过程中,学生要注意字与字的间距,行与行的距离。

四、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

语文的学习离不开阅读,在阅读中,学生能够分辨出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学生能够自觉培养出正确的三观,打开自己的眼界,并且,阅读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升,学生有意去积累新颖的写作材料,学会文章中的框架结构,在自己写作时就会自然而然的运用。在阅读中,学生也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些优秀的段落,学生可以做出摘记,一边之后反复阅读,必要的话,要将它们背诵下来。学生的阅读是需要老师与家长的配合,老师要周期性的举办读书交流活动,家长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资源。

学生所需要培养的优秀语文学习习惯不止这些,以上只是代表性的几点,其他的优秀习惯还需要老师们的总结。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这些优秀的学习习惯呢?

学习中,学生为主体,老师与家长是习惯养成的引导者、帮助者。小学生因其年龄较小,自控能力不足,所以需要老师和家长时时刻刻的关注。首先,老师与家长要了解小学生的心理,要明白孩子想要做什么,在思考什么。这就需要他们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当老师与家长发现学生所想所做不正确,他们要及时制止孩子,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老师与家长对学生的态度不能是批评、训斥的,而要耐心告诉他们,他们的行为为什么不正确,应当怎样改正。在相同的情况下,老师与家长都要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举动,几次后,学生之前的坏习惯就会被改正,反之,被良好的习惯代替。当他们发现孩子作出的举动是正确的,此时,老师与家长应当赞扬他们,学生争强好胜的性格会使他们很满足,之后遇到同样的问题,他们也会做出同样的举动,这样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形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像是一粒粒饱满的种子,在学生小学阶段给予种植、浇水、施肥,随着他们的长大,种子自然会发芽,成为大树。此时,也就是学生取得骄人成绩的时刻。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需要老师、家长、学生的共同努力。相信,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能够塑造一个个有为的学生,能够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开出更多的花朵。

参考文献

[1]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之我见[J].科学咨询,2016年9期

[2]浅谈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J].速读(中旬),2016年1期

[3]有趣有效有用——小学语文教学中趣味教学法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上旬,2016年6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习惯阅读小学语文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试析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
初中英语教学漫谈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