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措施

2018-01-22陈益德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教学措施创新思维高中数学

陈益德

摘 要:高中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数学是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它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实际教学当中,很多教师太过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却对学生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不够重视,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不合理的,教师在教学当中除了要让学生掌声数学知识,更应该有效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针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措施进行了论述,希望对我国高中数学教学事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中数学 创新思维 教学措施

就目前我国的教学现状来讲,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的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只能被动的听讲,从而造成有的学生能够听进去,有的学生却非常讨厌学习数学。对于这样的状况,教师长时间也就习惯了,更不愿意花费太多的精力给学生灌输更好的学习方法,这样的教学现状非常的不合理。如果想要这种现象得到改善,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发挥他们的主体性,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这对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有一定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意义

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我们的生活当中随时可以见到数学的影子,可以说,生活当中各个地方都会运用到数学知识,它对社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意义性,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该通过游戏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而且,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素养,改变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向;(2)增强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更清楚地知道怎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3)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懂得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树立正确的观念以及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只有真正地想去了解或者学习某个东西的时候才会发挥出自己最大的动力,所以培养学生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对于课程的开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措施

(一)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当中应该正确的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进行新的认知体系的建立,并且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思想,以及信息,这样学生可以对各种数学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让学生有种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帮助他们树立对数学知识学习的信心,同时也能对整个数学学习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

当然,这也要靠教师灵活的教学思路作为辅助工具,从学生自身目标实现上“领导”他们获取更高的成功。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的施有助于教师能力的全面提升,更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它通过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在大方向上,将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应用方法区别对待,在小方向上对于每个阶段的学习计划进行科学划分,循序渐进地完成教学任务,从而促进创新教学手段的落实,使学生在数学教学面前能够主动学习,加强学校的学风建设。

(二)将创新思维培养理念融入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学当中,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更要在教学当中将创新思想理念进行恰当的融入,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充分的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从而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在实际教学当中,由于很多因素会影响到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自身必须具备创新意识,更应该将学生动态的思维状态作为出发点,对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调整,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种:①方向指导。在上新课时,需要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再导入新的知识点,并对学生进行方向的指导,避免盲目性,提高学习效率;②巧妙提问。在课堂上充分抓紧时间,综合运用各种提问方式进行提问,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完全的锻炼。

例如,在提问时也要讲究技巧,可以设置递进的问题,将深层次的问题隐藏于简单的问题中,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

(三)創造有利环境

创新意识也是一种心理活动,它是发现和探究的过程,数学课堂和其他学科不同,具有极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一些数学概念非常的枯燥。如果教师通过灌输式的方法给学生讲解,不能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更无法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因此,需要在课堂实践中,营造民主、轻松的气氛,使学生在温馨的环境中,更加直观地理解知识点,善于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将枯燥沉闷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并逐步培养起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而兴趣爱好又能够作为动力,驱使学生深入探究数学的相关知识。

(四)提供创新的空间和时间

现在许多高中学校都出现了同一个问题,作业量多,时间少,作业完成情况不好,质量不高,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毫无帮助,还给学生增加了不少压力。针对此类现象,广大数学老师可以改变一下原来的课后作业布置方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老师可以让班里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轮流在班里提出问题,让全班学生进行思考,同学之间互相出思考题,然后对问题的答案进行更改,这样既减少了作业量,还能激起同学的兴致,让同学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将空间与时间都留给学生自己,既锻炼了学生查阅和收集资料的能力,又提高了同学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避免了教师思维的限制,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创新思路养成

“举一反三”方法的渗透运用是数学课堂上学生必须养成的一种解题习惯,因为数学考试或者现实中的数学问题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千变万化的数学题目出现的时候,是考验学生对课本内容理解程度、自身灵活解题思路掌握情况的一个机会。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的学习活动当中,更应该要求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并将这种创新思维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来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可以达成这一目标。

三、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需要靠教师在课堂上精心的指导,加上学生自主训练与能力培养,才能真正将创新的解题技巧运用在各种数学问题的解答上。

参考文献

[1]王欣悦.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7(18),2-80.

[2]陈霞.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9),104-138.

[3]郝戈.新课标下关于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黑龙江科学。2017(15),313-348.

[4]金波.高中数学教学应注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9),12-114.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措施创新思维高中数学
MOOC在高职公选课教学中应用的思考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初中语文活动式教学分析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