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问题引导下的初中化学开放式课堂教学

2018-01-22李宏刚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问题引导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李宏刚

摘 要: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老师单方面对学生进行知识讲授,老师在课堂上占用了过多的时间,不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疑问和见解。老师单方面对问题进行的全面解答,在课堂上占据了主导作用,不利于学生培养解题思路,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在初中阶段的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问题引导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初中化学 课堂教学 问题引导

规范学生的课堂纪律,需要依靠学校的校规校训,同样的,为了能够在初中开设更好的问题引导性课堂,也需要遵从一定的实施原则。有了一定的规范实施原则,教学课堂的改革才能有效提高授课效率,增加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理解,从而有利于新课改形势下建设更加高效的课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全面的思考,但是却不一定立刻进行答案的揭晓,而是应该从学生的疑问点出发,找出合适的引导途径,帮助学生一步步解决问题。本文将从建立问题引导性课堂的原则入手,以华师大出版的化学教材为基础,简单介绍几点在初中课堂改革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随后将针对我国教育发展现状提出几点课堂改革的策略。

一、问题引导下化学课堂改革需要遵循的原则

1.问题性原则

问题引导性课堂的建设基础就是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所以,在初中课堂开展问题引导性改革,必须要把握这一基本点,对问题的重要性加以重视。坚持问题性原则,首先可以帮助老师与學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交流沟通,在此基础之上,老师对于学生的疑问进行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主动思考的习惯;其次,问题的产生也可以帮助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提高学生合作意识;最后,知识的掌握需要学生进行反复的习题训练,不断找出问题,解决问题。

2.开放性原则

课堂教学如果趋向于老师引导,那么课堂的教学氛围应该处于较为宽松的状态,这一点要求任课老师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确定自己的辅助角色,把培养发挥学生的主动思考作为工作重点。对此,老师应该注意在课堂上尽可能地采取提问的教学模式,多留一部分时间给学生们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建立一个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3.交互性原则

初中化学课堂所提倡的交互性原则,应该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即老师给予学生引导上的帮助和学生之间的讨论沟通,前者侧重对问题进行正确性的引导,后者侧重鼓励学生通过讨论集思广益,自主进行解题思路的探索。

二、关于提升问题引导性课堂的效率的应对策略

1.树立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运用最广泛的实验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在进行此章节的授课时,老师一般会选择在课堂上进行实验的全程演示。生成蓝色沉淀并且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以此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性。实验完成后,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提问,比如:为什么反应会生成了沉淀?沉淀物的化学组成是什么?沉淀的产生是不是意味着生成物质量对于反应前来说增加了?你有哪些其他的想法以及大胆的猜想?借此机会帮助学生树立问题意识,建立一定的问题观念。发现问题其实就是解决问题的基础,但是发现问题的过程也需要基于对现象的认真思考。老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且不能所提问题过于简单而对学生进行嘲笑。问题应该是老师与学生的沟通桥梁,比如针对此项试验,如果有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生成沉淀质量却没有改变,应该是实验同时生成了无气无味的气体发散到空气中了,这表达了学生自己的思考方向,老师应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鼓励,并且进行一步步的引导,最终说明整个原理。2NaOH+CuSO4=2Na2SO4+Cu(OH)2↓,由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生成的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全程并无其他气体产生,只是溶液质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强调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养成疑问当堂解决的好习惯,在平常的习题练习过程中,不懂的问题要标明记号,不可放任不理,为以后的深层次学习制造障碍。

2.建立开放式的课堂

化学知识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如果学生上课不全神贯注,很可能造成知识点的遗漏,影响接下来的课程学习。但是,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模式也日趋丰富。营造开放的课堂,创造宽松的交流氛围,是实施问题引导性课堂的发展基础。比如在讲解水电解的实验时,老师可以鼓励作为在后排的同学自由向前寻找座位,以便能够看清实验过程。在实验开始之前,老师要叮嘱学生仔细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在操作过程中,分别用于收集气体的装置发生现象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究竟生成的为怎样的气体。在实验完成后,老师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鼓励大家描述实验现象,采取积分的形式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此基础上,继续鼓励学生踊跃发言,解释上述现象的原因,如:生成的气体是什么?有哪几种可能?气体的多少比例如何解释?反应前后的总质量怎样变化等。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讨论氛围,增加课堂的开放性,增加学生的学习效率。

3.重视引导和讨论

老师对于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的引导,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考方向,清晰的思考脉络。在研究pH值和酸碱性的课堂上,老师可以邀请学生进行亲自试验,选取生活中常见的实验材料,比如食醋和碱液,分别进行测试,并且根据实验结果做出引导,为什么两种溶液会使试纸呈现不同的颜色;根据生活常识,食醋和碱液有哪些根本的差异?由此引导学生思考溶液的酸碱性问题。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学生思考颜色的不同究竟是溶液中的哪一种电解质引起的,由此引导学生进行接下来的酸碱定义的学习。以上是老师对于问题引导的作用,相对应的,学生之间的研究讨论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积极性,又因为学生之间的关系更为平等,讨论的时候思维更加活跃,发言更加大胆,有利于新的想法的诞生和解决。

三、结语

总之,在初中化学课堂推进问题引导的教学模式,能够极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调动学生自主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创建更加高效的化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郭春荣.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发展思维[J].黑龙江教育,1995

[2]杜正雄.初中化学教师新教材教学适应性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6endprint

猜你喜欢

问题引导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高中政治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合作的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问题链”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