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乌头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和对策探讨
2018-01-22施玉琴
施玉琴
(辽宁省庄河市中医医院,辽宁 庄河 116400)
本次研究选取最近几年医院临床中药毒性事件以及乌头类中药中毒事件进行分析,同时分析已经出版的相关文献研究,在整合分析不良反应临床特点以及原因等的基础上争取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有效的借鉴以及参考。
1 分析不良反应产生原因
1.1 超剂量使用中药乌头导致不良反应产生:《中国药典》2005年版有以下规定,川乌、草乌常用量最小为1 g,最大为3 g。在临床工作上,一部分医师在实际使用剂量的过程中,最大处方乌头类用量会明显超过药典的规定。研究发现超剂量使用的情况普遍存在,这样一来就导致因使用不规范出现中毒以及药源性疾病。乌头成分中,乌头碱成分有剧毒,在规定剂量之内人口服乌头碱达到0.12 mg就会导致中毒,4 mg左右就会导致使用者死亡。如果患者为重度乌头碱中毒,那就需要第一时间进行治疗,否则就会导致患者死亡,其病死率高达3.11%,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死亡原因,那就是严重恶性心律失常。
1.2 服用方法不正确导致不良反应产生:乌头碱类中草药最为显著的功能就是祛寒、散风、温经以及止痛,在民间,一般是使用草乌泡酒或者是炖肉,可以很好地治疗腰腿痛,同时对于跌打损伤以及抗风湿等也存在一定的作用。但是民间多用不经过加工炮制的生品草乌泡酒或者是炖肉,这种直接使用以及服用的方式,使不正确的使用方式,进而造成中毒情况。
1.3 不正确的配伍方法导致不良反应产生:使用中药配伍方法进行抓药可以促使药物疗效得到明显的提升,同时还可以促使不良反应进一步减轻。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配伍不合理会直接危害到人体。乌头类中与麻黄、犀角配伍产生反作用的几种药物为白敛、白及、反半夏、瓜蒌、黎芦。此外最好不要跟生物碱类药药物进行联用,如土的宁等。此类药物的联用也会出现反作用,最佳联用的药物有以下几种:生姜、甘草等。最佳联用药物为解毒药物类型,这类型的配伍使用可以提升其效用。
2 不良反应处理的几点措施
2.1 规范服用时间以及服用方法:严禁超量使用乌头中药,需要先煎、久煎,不管是生用、制用都需要满足上述原则。如果是久服患者,那么就需要坚持间断服药方法。即患者在连续服药4 d之后,就需要停止使用一段时间,一般停止时间为一个星期左右。停止连续服用可以从根本上杜绝储蓄中毒情况的出现。此外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合理用药,坚持“十八反,十九畏”的原则,要慎用[1]。生乌头是具有毒性的,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严格依照相关规定进行有效的管理,药剂人员发药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毒麻药处方权医师处方进行。与此同时,还要进一步告知使用者,内服切忌生用,在服药期间,不要喝酒以及吸烟。忌用人群为孕妇、阳虚患者、阴虚患者、热证疼痛患者等。
2.2 正确的配伍方法:对于风湿痹痛类疼痛来说川乌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镇痛药物,外用止痛使用情况非常的多。在分析现代药理学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发现,川乌成分中的生物碱可以发挥非常好的镇痛作用。所以,川乌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镇痛药物是正确的,具有明显的可靠性以及科学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临床医师需要对该项药物的功效、适应证以及使用剂量大小进行严格有效的掌握,对其药物的药理作用则需要详细掌握,同时掌握其可能会引发的不良反应,以及掌握涉及到的相关解毒方法,促使该类毒性药品可以安全、高效地使用,实现其最大价值,发挥显著的治疗效果[2]。与此同时,在配方的过程中,对于患者如何正确使用乌头临床药师要仔细嘱咐,还要使用标签进行进一步标识,促使该药物的临床使用安全性得到基础的保证。
2.3 药物需要严格炮制,进而促使毒性降低:用清水法制是药典规定草乌的炮制方法,但是目前还存在高压蒸制法,其可以很好的代替清水制法。在降低毒性方面,两种炮制方法都可以发挥一定的效用。但是需要严格按照规定流程来完成操作,这样一来就可以从根本上保证炮制质量。
3 讨 论
乌头是一种毛茛科乌头属植物,其味苦、辛、温,有大毒,所以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其实际使用的剂量跟中毒的剂量大小基本上靠近。所以在临床中因食用中药乌头中毒是普遍存在,甚至还有的患者因此丧命。所以,研究分析中药乌头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和对策具有非常显著的现实意义[3]。超剂量使用、服用方法不正确、不正确的配伍方法是目前导致中药乌头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对其上述问题的存在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严格规范药物的使用剂量以及使用方法,做好配伍工作,同时还要宣传其正确的使用方法,促使使用者掌握正确的服用方法,禁止生用、滥用,想要保证该药物的使用价值,就需要临床医师做好配伍工作,着重叮嘱使用者正确的使用方式。
[1] 吴艳,马明华,年华.中药不良反应产生原因以及临床对策综合分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1(3):360-363.
[2] 李金莲.中药乌头不良反应原因和对策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1):446-447.
[3] 张家卓.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J].中医临床研究,2014,6(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