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的思考
2018-01-22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视察时提出“四个扎扎实实”: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扎扎实实加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为落实和推进“四个扎扎实实”,省委十二届十三次会议上,提出“四个转变”,即“努力实现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的转变,从人口小省向民族团结进步大省的转变,从研究地方发展战略向融入国家战略的转变,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
一、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的内涵
省委提出,要“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和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那么应该如何深刻理解这句话?转变的“本质”要求是什么?青海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加快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这是富民之计,核心是“三农”转型发展。全面小康的难点和重点在农牧区。青海省农牧区大部分是生态保护区,土地、草场、林木既是农牧业生产资料,又是生态资源。我们要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保护与民生的关系,把环境保护、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有机统一起来,统筹谋划,综合施策,科学合理地发展农牧业优势产业,积极改善农牧民生活条件,走出一条农牧区生态得到保护、农牧业生产得到发展、农牧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共赢发展之路。[1]
(一)明确转变的观念
从“两个单一观念”中走出来,就是要从单纯的保护生态中走出来,从单纯的经济发展中走出来。
从“单纯的保护生态中走出来”,要解放思想,坚持既要青山绿水又要金山银山理念,让生态环境成为经济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增长点,让农牧民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受益。从理论上说就是“生态经济化”。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过去我们缺乏这样的理念,保护单一,很多地区生态保护做得好,但老百姓没有从中受益,仍然过着穷日子。
从“单纯的经济发展中走出来”。就要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起来,树立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在发展中既要算经济账,又要算生态账。从理论上说就是经济生态化。如果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只算经济账,是没有出路的。
(二)明确转变的目标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转变目标。是要走出一条农牧区生态得到保护、农牧业生产得到发展、农牧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共赢发展之路。关键是“共赢”,既要生态效益,也要经济效益,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的客观必然性
进入新时期,青海省委提出“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和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转变。”转变的理由在哪,不转变行不行?这是一个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提高转变的自觉性,真正做到省委要求的“主动转”和“加快转”。
(一)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概念不仅包括人的劳动和创造力,还包括作为人类生存依托和劳动对象的自然界。生态环境是重要的生产力要素,这一要素是人类开展生产实践活动的重要资产,是人生存的必备条件。优美的自然环境能成为地区的支柱产业和老百姓致富的聚宝盆。从全局和长远看,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水平提高的过程本身也是促进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过程。通过环保产业发展和对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带动,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最终实现经济发展这个“效益”和生态环境这个“资产”间的良性循环。[2]
2.生态与经济协调理论
在生态经济系统中,生态系统是经济活动的载体,为经济发展提供各种自然资源和环境保障。因此,只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充分利用和发展积极的一面,消除消极的一面,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使两个系统都处于协调状态,整个系统才能处于协调状态,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3]
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纽带,社会再生产所需的一切物质和能量都来自自然生态经济系统。因此,生态系统是经济系统赖以发展的物质源泉。当经济系统调节机制破坏了生态系统生物资源和环境资源的结构、布局和自我更新能力时,经济系统就会陷入恶性循环。这个理论说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内在关系。
3.生态价值理论
生态价值是通过生态服务功能,体现出来的对人类直接或间接的作用。[4]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维持大气组成、稳定和改善气候,以及控制洪水和提供饮用水等。这说明,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能给人类带来直接或间接的价值。
4.增长的极限
系统思考大师梅多斯等人在1972年出版《增长的极限》,论述了现代社会人们无止境追求经济效益增长,而忽视环境承载力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气候变暖、环境恶化、资源枯竭,若干年后,人类将何以生存?提出,如果按照现有发展模式,经济增长将面临极限,只有经济“零增长”才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出路。这个理论说明,在经济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我们能看出,提出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和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是符合自然界人类生产生活发展规律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转变是有理论依据的。
(二)实践依据
案例1:从国际经验看。生态良性循环是现代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纵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依据各自实际,通过发展不同形式的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模式,使农业生产率得到大幅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率先实现了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美国积极发展精准农业,采用精准农业技术节省肥料10%,节约农药23%,每公顷节省种子25公斤,小麦、玉米增产15%以上。通过减少使用化学物质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以“减量化”循环农业追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优质高产出和高效益。
日本爱东町地区,以循环农业方式发展油菜生产,利用油渣可以通过堆肥或饲料化处理,得到优质的有机肥料或饲料,并回收废弃食用油,再加工处理成生物燃油,实现资源合理循环再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5]
菲律宾玛雅农场生态产业园,形成农、林、牧、副、渔良性循环生态系统,不用从外部购买原料、燃料、肥料的情况下,依旧能保持高额利润,没有废气、废水和废渣的污染,实现了物质循环利用。
国际经验表明,注重农业生态与循环生产结合,实现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案例2: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经过一代代塞罕坝人艰苦奋斗,在极其恶劣的生态环境中,打造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防护林。木材生产曾经是塞罕坝林场的支柱产业,一度占总收入90%以上。近年来,林场大幅压缩木材采伐量,木材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持续下降,近5年降至50%以下。通过对木材收入依赖的减少,达到资源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6]
绿水青山可以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目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年均50万人(次),一年门票收入达4000多万元。塞罕坝林场的绿化苗木,销往北京、天津、内蒙古、甘肃、辽宁等十多个地区,每年收入超过1000万元。森林碳汇有望上市“变现”——总减排量为47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如实现上市交易,保守估计收入可达亿元。周边群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从这片绿水青山中长久受益。林场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特别是旅游业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乡村游、农家乐、养殖业以及山野特产等产业发展,每年可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塞罕坝森林的生态价值是木材价值的39.5倍,每年产生超百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塞罕坝森林资源总价值达200亿元。塞罕坝的森林每年可产生氧气55万吨,可供近200万人呼吸一年。[7]
事实证明,以“三生”良性循环引领农业、农村发展,能够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优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有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省情依据
农牧民从单一种植、养殖和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转变,由青海省情决定。
1.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不能不考虑经济发展问题
青海地处西部高原,发展底子薄、任务重,发展不足仍然是主要矛盾,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比较突出。
一是农牧民收入低。据三江源地区牧民收入典型调研显示,劳务收入占牧民总收入的14%左右。从2015年全省农牧民收入情况看,民生货币化补助资金占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8.5%,三江源地区货币化补助高达70%以上。
二是贫困人口多。全省现有贫困村1218个,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30%。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1万人。贫困发生率为10.3%,高于全国5.8个百分点。大多数贫困人口居住在浅脑山地区和高寒牧区,社会发育程度低,经济结构单一,增收难度大。贫困人口致贫因素复杂多样且交织叠加,因病、因残、缺劳力、缺技能的占55.4%,因婚、因丧致贫问题也比较突出。同时,农牧民收入结构呈“橄榄型”,大多数处于中间位置,贫困界限不明显,存在相当一部分贫困边缘户,加之贫困地区资源禀赋差,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能力弱,贫困群众持续稳定脱贫难度和返贫压力大。
三是现代化水平低。综合分析,“十二五”末,全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得分58.27分(国家全面现代化指标为100分、基本现代化为75分)。
2.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能不考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青海湖是阻止西部荒漠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结点。祁连山作为“青海北大门”,其冰川雪山融化形成的河流不但滋润灌溉着青海祁连山地区,而且滋润灌溉着甘肃、内蒙古部分地区,被誉为河西走廊的“天然水库”。青海独特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独一无二的大面积湿地生态系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是高寒生物自然物种资源库。所以,青海的生态地位十分重要,无法替代。[8]
另外,青海又地处青藏高原,生态就像水晶一样,弥足珍贵而又非常脆弱。全省72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中,90%属于限制开发或禁止开发区域。这决定了青海保护生态环境的范围广、任务重、难度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是青海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来不得半点闪失。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算好生态账,不能为了发展经济,而不保护生态环境。
三、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的思路
(一)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坚决防止污染企业进入农牧区
1.制定针对青海农牧区生态环境的产业环境准入标准,严格农牧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
2.对没有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环境违法严重、超过总量控制指标、重点治污项目建设滞后等问题突出的地区,都要实行“区域限批”。
3.停止审批向河流排放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建设项目。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的不同要求,制定环境准入配套政策,推动环境管理向分类指导、分区推进的方向发展。
(二)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依据调整经济结构
1.制定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地区发展规划
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依据,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促进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科学制定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编制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应结合当地环境和自然资源基础,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培育优势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9]
2.对一些产业布局不当、建在环境容量超载区的企业,实行严格的调整和退出机制
建立合理的区域经济布局。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产业升级,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从源头上控制污染。[10]
3.加快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生产能力或产品的淘汰步伐
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计,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11]
(三)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所谓生态经济,就是将经济系统纳入生态系统,实现物质循环、能量转换、信息传递和价值增值的经济形态,它能够使人类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系统相互适应和相互促进,从而达到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高度统一。
1.发展循环农业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地球和谐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是把从“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变成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它要求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化。
2.发展有机畜牧业
青海地处世界“第三极”,青海有5.47亿亩无公害天然草原。青海的藏牦牛肉,羊肉营养价值高、无污染、低脂肪、口感好,发展有机畜牧业,有利于充分利用青海草原和畜牧资源,提高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牧民收入。
3.发展农牧区生态旅游业
我省面积大,各地自然资源不一,具有明显优势。要充分发挥农牧区自然风光优美、生态环境宜人和民族历史文化遗存丰厚等优势,大力发展“农家乐”、田间采摘、休闲观光等生态旅游业,通过发展农牧区生态旅游业,增加农牧民收益,实现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
4.探索碳汇交易
青海拥有5.47亿亩草原面积,碳汇能上市“变现”收入也可观。应积极开展草原资源调查,摸清最新的资源数据,为碳汇计量监测提供基础依据;开展各草原类型生物量调查、取样和化验,建立不同区域、不同类型草原生物量计量模型和参数;开展年度草原资源动态变化抽样调查,修正年度资源数据,建立草原碳汇年度数据报告机制;制定草原碳汇计量监测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全省草原碳汇计量监测机构;制定和建立草原碳汇计量和监测标准体系;加强草原碳汇计量监测技术。
注释:
[1]《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点要求,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而奋斗》,青海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2017年5月22日。
[2]兰文飞,何忠国,林珊珊.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中央党校学员“新发展理念”系列访谈之三,《学习时报》,2017年07月12日。
[3]刘铮,刘冬梅等著.生态文明与区域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第26页。
[4]沈满洪.生态经济学[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6。
[5]严金海.关于农牧民从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问题的研究报告,中共青海省委办公厅,2017年4月。第381-382页。
[6]武卫政,刘毅,史自强.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砥砺奋进的五年,绿色发展绿色生活),《人民日报》,2017年8月4日。
[7]武卫政,刘毅,史自强.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砥砺奋进的五年,绿色发展绿色生活),《人民日报》,2017年8月4日。
[8]习近平.《在青海考察结束时的讲话》,2016年8月24日。
[9]周生贤.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0-30页。
[10]周生贤.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30页。
[11]周生贤.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