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补齐“一优两高”关键短板的海西实践
2018-01-2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是谋划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顶层设计。为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海西州出台了《实施方案》,明确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积极进展;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实质进展;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牧业强、农牧区美、农牧民富全面实现。9月18日,召开的州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补齐“一优两高”关键短板。海西州正以自己的实践不断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海西答卷。
一、重塑城乡关系,走现代农牧业发展之路
城乡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城乡发展的终极目标。一个国家的城镇化率超过50%,将会进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时期。2017年,海西州城镇化率高达72.01%,已具备全面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和城乡融合阶段。
农牧业现代化是城乡融合发展有效途径,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海西州聚焦枸杞,以及牛羊肉和果蔬、藜麦,高原水产以及草产业等特色生物产业,通过提高科技转化率和加工转化率,大力开展农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构建产业内、产业间、上下游循环生态农牧业发展模式,逐步形成区域优势突出、品牌特色明显、综合效益显著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格局。
《实施方案》明确,要推进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建设。重点加大国家级都兰诺木洪枸杞产业园建设力度,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模板。引进2家以上农牧业龙头企业和科研机构入驻产业园,发展设施农牧业、精深加工、现代营销,带动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专业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生产,推动农牧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形成一批代表性强、类型多样的建设模式,引领全州现代农牧业发展。
二、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
贵州省塘约村,村党组织把土地集中起来,走土地集约经营、抱团发展之路。村民以土地入股,由村集体统一经营,实现全民股东化,创造“村社合一、合股联营”发展模式。发展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从国家级二类贫困村向“小康示范村”的嬗变。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
海西州都兰县哈西娃村,2007年,全村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村集体负债2万余元。2008年换届后,村党支部开始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之路。引导牧民由传统草地畜牧业单一发展向枸杞种植、精深加工业、旅游业等方面发展。集体经济发展起来后,投资近3000万元,为全村村民修建了48套别墅,每栋168平方米,全部是钢架结构,地暖、水、电等一应俱全。截止2017年,仅用了九年时间,全村牧民人均收入从不足2000元跃升到3.98万元,村集体经济积累达350余万元。
哈西娃村的华丽转身,是海西州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典型。近年来,海西州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方式,立足农牧区实际,综合运用多项措施,力促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目前,全州295个村中,208个村有村集体经济。
德令哈市东山村,采取以村集体和村民两方互利共赢的方式开展,将所得收益的40%用于村集体资金发展需要,先后投入1686万元用于村集体经济再发展,将所得收益的60%用于村民分红。其中:30%用于股民分红福利,30%用于全村村民公益事业。
三、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
2017年以来,海西州以加快打造“千亿元”特色生物产业集群为目标,大力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传统农牧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为农牧业绿色产业建设从基地到经营、从规模到机制、从转型到提质增添活力;整合德令哈以及都兰和乌兰的7个国有农牧场,组建柴达木农垦集团公司。股份合作制经营的“梅陇模式”成为全省生态畜牧业建设的主推模式。
坚持质量兴农,健全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枸杞产业建成6000公顷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都兰和德令哈(国家级)出口枸杞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通过省级验收。建成6个有机生态牧场和8个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天峻县37.6万头牦牛藏羊通过有机活畜认证。目前,累计认证无公害产品64个、绿色食品21个、有机食品11个。柴达木枸杞、天峻牦牛等7个具有地域特点的农畜产品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认证和证后监管工作助推质量安全取得实效。2018年,计划新建农业标准化基地2个,新增“三品一标”认证3个。逐步建立枸杞产品可追溯体系,力争创建海西州(国家级)出口枸杞质量安全示范区。
四、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农村生态环境好了,田园风光、湖光山色、秀美乡村就可以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亮丽名片。
一是美丽乡村建设。结合海西特色小镇、美丽城镇创建工作,根据历史文化、旅游风情、能源工业、农牧产品生产加工等特色产业、特色文化,规划建设一批以特色小镇为中心的高原美丽乡村,并以小城镇基础设施延伸、产业辐射,带动周边农村环境面貌、产业结构覆盖,从而改善农牧民居住环境。2018年,计划实施高原美丽乡村8个,美丽城镇4个,特色小镇1个。
作为东道主,四川美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农资公司董事长王文在讲话中提到:在过去的一年里,四川美丰在农资化肥、清洁环保产品等多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发展,特别是农资化肥板块作为四川美丰的主营板块,为四川美丰产品销量稳定、结构优化、效益提升作出了突出贡献。新的一年即将到来,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和服务水平,与客户朋友并肩战斗,吹响号角、擂响战鼓,共同做大做强美丰品牌实力和市场成长,携手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考验,为实现合作共赢创造更好的条件。
二是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开展清垃圾、清污泥、清乱搭乱建等集中专项整治,探索建立村级保洁员制度,形成“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的城乡统筹垃圾处理机制,偏远落后村庄采取分散式处理方式。探索适应当前海西农村现状的农村污水处理模式,基本实现城中村纳入城市污水集中管网,城市周边及偏远村庄、牧业村逐步开展农村污水分散式处理试点工作。
三是推进厕所革命。《实施方案》明确:推进“厕所革命”3年攻坚计划,2018年起,用3年时间,通过政府补助、企业投入、群众自筹等方式,加快淘汰传统落后户厕,改造和新建农村公厕222座、农牧民户用卫生厕所10000座,实现农村牧区无害化卫生厕所基本覆盖。
四是村庄风貌建设。以骨干交通沿线为重点,实施农村房屋风貌改造,突出乡村特色,注重文化传承,村庄周围、房前屋后和村村通公路及农业园区周边等重要节点进行绿化。2018年,计划改造整治农村危旧房1115户,户均补助2.5万元。在村道实施“照亮”工程。
五、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海西州重点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步进行。随着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农村牧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与之不相适应的是农牧民文明素养缺失。与建设新农村的坚定决心和财政倾力投入相比,农牧民参与村容建设与卫生环境整治的主人公意识不强,配合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农牧民的表现是思想认识的真实反映,究其深层次原因,是农牧民精神文明面貌落后,文明素养缺失。
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因此,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推动移风易俗、提高农牧民文明素质,实现“两手抓”“两个文明一起上”,有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哈西娃村党支部深入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来服务群众,取得了一些成效。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使广大牧民群众进一步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坚定了加快改革发展的信心。二是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扎实开展“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州示范村”活动,打造具有哈西娃特色的创建全国民族团结州级示范点。三是加大农村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对《村规民约》细化修订,提高广大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能力。四是加大文明村风创建活动。以做好“美丽庭院”“好媳妇、好婆婆”“五好家庭”“五星级文明户”等评选工作和挖掘先进事迹为抓手,设立善行义举榜,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宣传教育。引导牧民群众革除各种陋习,弘扬传统美德,追求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使积极向上、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文明新风在哈西娃村逐步兴起。
六、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
对贫困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帮助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监督管理,紧盯惠农项目资金、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侵犯农民利益的“微腐败”。全州295个村全部实行村财乡(镇)管理制度,要求所有乡镇逐村建立村集体资产台账,如实登记和反映资产的数量、价值及变动情况,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等制度,在集体土地对外发包、出租时,必须经村党支部研究讨论,并由村民代表大会集体讨论决议,加强对集体资产的监督管理。同时,探索科学分配管理使用模式,让经济发展成果惠及群众。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着力完善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村规民约等制度,促进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着力提升乡村法治水平,强化乡村依法行政、引导基层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推行平安乡村建设,完善农村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危害农村稳定、破坏农业生产和侵害农民利益的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乡村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决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发展群防群治队伍,总结“一村一警”“户户联防”“邻里守户”等治安联防基层社会治理经验,发展协勤、调解员、信息员、平安志愿者、治安联防队等群防群治组织和群众性义务巡逻队伍,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依靠和发动农牧区群众参与治安防控,逐步形成邻里守望、互防联动、协作共防、覆盖全域的群防机制,织就严密“群防群治网”,推动形成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七、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扶贫先扶志之路
2017年,海西州贫困人口各项脱贫指标已达标。经国家专项评估,都兰县在全省率先脱贫摘帽。全州其他四个市县也达到了省定摘帽标准。脱贫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万元以上。
2017年,全州共投入扶贫专项资金3.43亿元,统筹整合各级涉农资金12.28亿元。落实金融扶贫贷款资金76.29亿元。在全州所有行政村,每村投入资金21.75万元至50万元,率先在全省实现所有行政村产业发展资金全覆盖。实现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率先在全省开展“养老扶贫”和“边缘群众”纳入低保工作,现已建成养老机构43家,已将1021户1881名“边缘群众”纳入低保。投入200万元为全州已脱贫困难群众购买“脱贫保”。
2018年,格尔木、德令哈、乌兰、天峻通过省级核查和国家第三方评估验收退出贫困县。标志着海西全州119个贫困村、1665户、4597人全面实现脱贫摘帽,率先在全省实现全域整体脱贫。
自精准扶贫以来,海西州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着力全面构建“1+8+10+3”政策保障体系,有效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一系列问题,使全州脱贫攻坚工作走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和全省前列。在全省脱贫攻坚目标责任考核中,海西连续两年被综合评价为“好”市州。在全省绩效评价考核工作中,海西州连续两年在全省排名第一,获奖励资金2500万元。在2017年全省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海西州荣获唯一“突出贡献奖”,获得奖励资金3000万元。海西脱贫攻坚信息宣传工作连续两年在全省排名第一。18名扶贫干部、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员分别获得全省扶贫系统优秀工作者、优秀第一书记、优秀驻村扶贫干部等殊荣。
在完成脱贫清零后,重点工作是实施“扶贫攻坚巩固提升工程”,攻坚期内脱贫不脱政策。处理好输血造血、扶智扶志关系。
扶贫先扶志,致富先治心。海西州坚持物质、精神两手抓,内因外因双驱动,创新内生动力扶贫工作模式,筛选8名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和脱贫致富先进典型家庭代表,组建海西州脱贫攻坚先进典型事迹宣讲报告团,在5个市县30个乡镇开展为期20天的巡回宣讲25场,受众近万人。通过开展评比表彰脱贫攻坚先进典型、脱贫光荣户、五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等,用身边人、身边事示范引领,调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群众内生动力。州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要积极引导农牧民适应新时代、接受新观念,改造和重构农牧民传统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改变小富即安、依赖等待、故步自封等思想,更好地接受现代文明信息,教育、陶冶、塑造、提升农牧民的现代素质。
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小岛村,过去村民都抢着当贫困户,经过一系列精准扶贫政策的宣传教育,村民们的思想发生了彻底转变,现在大家脱贫致富的信心十足,争着脱贫摘帽,不愿再当贫困户。过去有的困难群众对脱贫没有信心,有的贫困户有劳动力也不愿就近就业。“精神扶贫”激发出了群众活力。
乌兰县提出积极培育新时代有信仰有信念、有信心有目标、有想法有能力、有压力有动力的“八有”新型农牧民,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依托茶卡盐湖景区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旅游业,建立了集旅游扶贫、特色产业扶贫和电商扶贫为一体的综合性扶贫产业示范园,使脱贫工作由“输血”变“造血”。贫困群众收入:一是扶贫产业园入股分红;二是兴办家庭宾馆收入,2017年,茶卡地区家庭宾馆和农家乐共接待游客8.7万人次,实现收入约1098万元,户均纯收入达5万元以上。其中,4户6名贫困人口,人均收入达2万元以上;三是设立旅游景区摊位,激发贫困户创业热情。贫困户从事盐敷袋、盐雕等特色旅游商品销售经营,年均增收5万元以上;四是对贫困户有针对性地开展酒店餐饮等方面的技能培训,不断强化和提升贫困户就业能力,在扶贫产业园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300个,年人均工资收入2.74万元。同时,在茶卡镇区、景区新增环卫、保安等就业岗位110余个,主要用于安置贫困户及农牧民就业,年工资收入在3万元以上;五是旅游扶贫产业园与京东集团、中粮“我买网”签订合作协议,将本地藜麦、枸杞、茶卡羊等特色农畜产品和热敷盐袋、农家手工制品等特色旅游产品通过电商网络销售。2016年,产业园成功入选由商务部、网信办在北京举办的“电商精准扶贫年度论坛十佳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