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瘀血型失眠经验体会
2018-01-21
河南省淇县中医院,河南 淇县 456750
失眠,中医属“不寐”范畴,以长期性不易入睡、睡后易醒、醒后不能再寐、时寐时醒,或彻夜不寐为其症候特征,并常伴有日间精神不振,反应迟钝,体倦乏力,甚则心烦懊恼,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及工作、学习和生活[1]。其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与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日渐增多相关[2]。中医在治疗失眠方面有其特色优势,临床因瘀所致失眠仍论述较少,笔者以活血法,采用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失眠临床效果佳,现论述如下。
1 典型病例
孙某,女,43岁,2018年1月13日以“失眠1年余”为主诉就诊。症见:失眠,入睡困难,口服右佐匹克隆1.5 mg方可入睡,烦躁多梦,腹胀,口干,纳差,二便可。停经2个月,平素急躁易怒,月经量少,周期30 d,持续2~3 d,色暗,有血块。舌质暗,苔白,脉沉无力。中医诊断:不寐,瘀血阻滞证。治宜活血化瘀、调畅气血,予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处方:桂枝9 g,炒桃仁15 g,赤芍20 g,牡丹皮15 g,茯苓20 g,当归10 g,川芎12 g,柴胡12 g,炒神曲30 g。4剂,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暂停右佐匹克隆口服。二诊:睡眠较前改善,情绪明显好转,入睡困难,睡后易醒,最佳睡眠时间可持续6 h,夜间烦躁,纳可,口干,服药后月经已至,持续3 d,有血块,舌质暗,苔白腻,舌下脉络瘀,脉沉。守上方加水蛭6 g,虻虫6 g,继服7剂。三诊患者诉失眠明显改善,烦躁减轻,纳可,二便可,舌质暗,苔白,脉沉。后仍以桂枝茯苓丸为主方加疏肝祛湿类药物治疗1个月,回诊患者诉睡眠安。嘱其畅情志,注意饮食,适度锻炼。
按语:患者平素急躁易怒,初起病则在经主气,久病则入络主血,肝郁气滞血瘀,心脉失养,心神不宁则睡眠不安。瘀血内阻,郁而发热则烦;影响津液运行,不能上润于口则渴;日久则致月经不调甚或闭经;故予活血化瘀,调和气血之剂。方中以桂枝为君,取其温通之性,行瘀消滞;桃仁、柴胡为臣,《本草汇言》有云:“桃仁,性善破血”,有较强的祛瘀之力,以其助君药化瘀消癥;柴胡性善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且现代药理研究其有极广泛的中枢抑制作用[3];丹皮、赤芍泄血分之热,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之功;茯苓为除湿之圣药,可助消癥,且能开胃益气,善安心神;《本草启源》言之当归“气温味甘,能和血补血”;川芎活血行气;以上共为佐药;后以水蛭、虻虫破血行瘀以助活血之功;全方合用,瘀血得消,化血而不伤血,则气血和畅,睡眠得安。
2 小结
失眠病机,中医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情志失常、饮食不当、年老体弱等均可导致心神不安,神不守舍而不寐。中医多从心、肝、肾等论治,以活血化瘀之法治疗相对较少,然或气滞,或痰凝,或病情迁延日久等,气血津液代谢失常,久必成瘀,瘀血内阻,新血不生,心脉失养,神无所依,夜不能寐。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随着病情反复发展,失眠更为胶着难愈。
瘀血是长期失眠尤其是顽固性失眠患者的一个主要致病因素,所谓“一切久治无效之证无不善从瘀论治”[4],此为失眠的临床治疗开辟新的思路。桂枝茯苓丸原为仲景治疗“妇人宿有癥病”之名方,然临床应用不宜拘泥,现已得到广泛应用,匡武[5]亦用其治疗顽固性失眠临床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