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出入境人员的疟疾流行现况及干预
2018-01-21代丽平
代丽平
(丹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丹东 118000)
随着改革开放和地球村的不断发展,全球出入境流量逐渐增多,据WHO的不完全统计[1],截止到2015年,出入境的旅游、商旅等贸易活动的流动人员数量已经是20世纪90年代统计数据的2倍。在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疟疾这一严重的大流行范围的传染性疾病已经尽心了一次大的控制和消除行动,并有效的减少和消除了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的亚洲、中南美洲国家中的疟疾的流行。根据近年来疟疾的流行分布数据显示,大部分病例主要集中在非洲、南美洲、东南亚以及部分太平洋的岛国,尤其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为最严重的疫区。根据近些年我国的疟疾调查数据显示,每年由疟疾疫区输入到国内的疟疾确诊病例可达1.5万例左右,大部分是从非洲流入境内,如果含盖漏报的数据,共可达3万余例,该病的病死率也较高,可达3%~4%。本次主要针对疟疾的境外输入流行情况以及预防的措施干预进行综述,报道如下。
1 出入境人员的疟疾的现状分析
1.1 欧洲现状:欧洲列国中,2000年的统计数字显示疟疾输入病例数最多的是法国,患病人数为8000例,其次为英国、意大利、德国,发病例数为2000例、960例、720例,其病死率由高至低依次为德国2.98%、英国0.83%、意大利0.67%、法国0.45%[2]。这些输入性病例基本都由非洲从境外带入,占所有输入性病例约83.4%。其他的欧洲国家比如丹麦、法国、荷兰、瑞典、瑞士等近10年内共有输入性疟疾病例13086例,总病死率为0.23%。所有的疟疾病例中恶性疟占75.6%。对于法国输入性最多的欧洲国家中相关的文献有对于感染病例趋势研究发现,法国的输入性病例主要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他欧洲国家病例增长趋势也近似雷同,非洲是最主要的疫源地。这些统计的数字都是报告上来的数字,但据有关资料表示,当时欧洲国家存在较多的漏报情况,报告率也就在50%左右,因此,疾病的病例数、病死率要比实际统计数字还要高。2000年初,英国的输入性病例增长的幅度突然变大,由于流行暴发较猛烈,出入境人员流动性大,疫区的疟原虫类型也较多较复杂、引发大流行的疟原虫也发生着改变,20世纪90年代,中东地区以间日疟为主,90年代后期,由非洲带来境内的恶性疟大幅增加,病例中的60%全部来自于非洲,20%左右来自于印度,而恶性疟比例占了所有疟疾的73.4%[3]。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瑞士、瑞典等北欧国家的疟疾病例的输入起源于20世纪的90年代后期和21世纪之初,这时间外籍入境人员增加,相关的防控排查措施还不够完善,外籍入境的病例约有95%全部来自于非洲,疟疾的类型也是恶性疟为主,约占病例的77%,输入病例多是来旅游为目的,荷兰的病例中儿童感染率不低,达到了12%,对儿童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儿童感染疟疾类型也是恶性疟为主,其次为间日疟和卵形疟。在2008年恶性疟基本在欧洲国家得到了控制。
1.2 北美现状:2000年的数据显示,北美中疟疾的输入性病例最多的国家是美国,病例数为1406例,其病死率为1.4%。近几年,美国的疟疾年发病率约为1.5%,恶性疟的比例约占2/3,其余为间日疟,并未见其他种类疟原虫感染[4]。美国的早期疟疾患者多是来自中美洲和亚洲,少部分病例是出国旅行带回,但后期美国的疟疾病例来自中美洲和亚洲的逐渐减少,逐渐被非洲旅行者带来,类型多为恶性疟。美国的10532例疟疾中,共死亡56例,其中有48例(85.71%)死于恶性疟,而56例死亡患者中有35例是来自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3 中国现状:我国对于疟疾的控制虽然跟欧美等发达国家比较还有差距,但近半个世纪我国的疟疾防控工作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流行的疫区大范围的缩小,96%的县发病率已低至1/万以下,现在只剩下云南部分地区和海南省部分山区还有少数疟疾疫区。近些年来经济飞速发展,国内外出入境人员增多,也增加了疟原虫感染的概率,会有部分散发病例出现在城市中,这些病例基本上都由境外输入,来源地多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据统计,我国近几年的恶性疟中65%以上都是境外输入性病例,并且呈逐年递增的趋势[5]。云南由于其地理位置是我国的边境地区,人口流动性大,人口成分也相对复杂,所以成为主要输入病例疫区,但近几年数据显示,输入性病例并不仅仅局限于边境的云南地区,而且云南边境发病率有下降的趋势。
2 关于出入境人员疟疾的预防干预措施
疟疾的发病原因非常复杂,发病因素多种,如患者的目的地、外出时间、季节、外出者做了哪些行为、所暴露的环境等等。所以对于外出人员入境的干预措施不仅要有针对性还要有全方位、多环节的防控体系实施干预。科学、严谨的防控措施能够大幅减少疟疾的传染范围、降低疟疾发病率和病死率。疟疾病原体是疟原虫,主要依靠蚊虫叮咬传播,虫媒传播媒介的防控是根本,但远远不够,疟疾防控有个ABCD的原则:即知晓(Aware,包括风险、潜伏期及主要的症状),预防蚊虫叮咬(Bitten,特别是夜间),服用预防药物(Chemoprophylaxis)及尽快就医(Diag-nosis,在进人疟区1周后到离开疟区3个月间,出现发热症状时尽快寻求诊断和治疗)。
2.1 加强宣传教育和个人防护:提高人群的自我防护意识,对疟疾有一定的了解,发现自身异常、发热时能够及时到相关机构进行排查,宣传的内容包含疟疾的定义、潜伏期、临床症状即知晓原则。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有义务定期提供疫源地和疫区的流行状况及最新发病情况,让群众及时准确的了解到疫情的信息。疟疾疫区风险按照等级分成4级,根据不同风险等级采用不同的预防方法,最高级为Ⅳ级,防蚊+预防性服药(阿托伐醌+氯胍+强力霉素+甲氟喹)。驱蚊剂的室内滞留能更好的消杀感染原虫。
2.2 预防性服药:用药不能够达到100%的防护,但坚持服用会有一定的效果,另外,经过预防性服药的患者感染疟疾后潜伏期会比未服药者更长,潜伏期甚至长达8~14个月。药师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再给予相应用药,用药好注意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如有异常及时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