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人事工资管理信息系统分析研究
2018-01-20段羽
段羽
摘要:为解决现阶段我国各民办高校在人事工资管理业务中所出现的实际问题,通过在充分了解传统人事工资管理中存在的逻辑性和灵活性问题的基础之上,进行需求性分析、组织架构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最终将人事工资管理逻辑化、流程化处理。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出具有一定通用性的民办高校人事工资管理信息系统。
关键词:民办高校 人事工资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 业务流程分析 逻辑设计
中图分类号:G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2-0025-02
一、研究意义
随着民办高等教育在我国的普及,民办高校自身发展质量与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事管理作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及高校进一步发展的核心,已然被提上全新的高度。而在民办高校人事管理中,合理薪酬体系与劳资分配制度的科学化建立与高效化管理是其核心问题。科学合理的高校教师薪酬分配体系,既可以吸引高端优秀人才,也可为人才稳定、发挥优秀人才的积极性提供基础服务保障。合理薪酬体系与劳资分配制度的科学化建立与高效化管理从本质上讲就是要创新完善民办高校的人事工资管理信息系统,在信息化技术引导下不断加以完善。
在民办高校人事工资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流程重组的过程中,应当先详细了解民办高校在人事工资管理中的工作特点以及对系统的功能要求,充分进行系统分析后,予以科学合理的系统设计与进一步开发。
二、 需求性研究
(一) 民办高校人事与人事工资管理的特点
1.人事聘任制度个性化
现阶段民办高校多以民办非企业为主,在人事聘任制度上无事业编制,全部为合同制聘任。因此导致民办高校在人才引进与聘任的过程中的制度各不相同,具有较多的特异性。
2.人事聘用方式与人事工资数据多样化
目前民办高校的教职工主要来源于主办高校派出、社会招聘应往届毕业生、外单位退休返聘人员、其他相关企事业单位兼职专任人员、外聘代课教师、外教等相关人员。由于教职工来源不同、管理模式不同,相应要求人事数据与人事工资管理方法应尽量适应不同管理模式的要求。
3.人员流动性大,人事工资数据更新率高
民办高校人事管理模式与企业相类似,且教职工来源广泛,导致人员流动性较大。致使人事工资管理过程中的数据流与数据的更新要求较高。
4.人事工资管理重绩效
由于民办高校分配机制灵活,往往采取将教职工的人事工资与相关授课绩效、校龄、教师性质相挂钩,因此在人事工资管理过程中大量出现数据的实施变更。
(二)系统需求
1.通用性需求
入职数据统计管理、离职人员管理、人事数据管理、五险一金数据管理、招聘简历分派管理、岗前培训管理、考勤管理、请假管理、试用期转正审批管理、在职深造管理、合同数据管理、教师资格管理、职称申报管理、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管理、系统管理、数据备份、安全管理等。
2.特殊化需求
人事数据报表分类管理、人事数据查询管理、人事工资逻辑化管理、课时费绩效管理、校龄工资逻辑化管理、人事工资数据与财务对接管理、其他管理部门横向交叉管理。
三、系统分析
(一)组织结构分析
通过我校人事管理及工资管理的调研可知,我校的人事处、财务处及其他部门对人事工资考核业务实现统筹管理,主要分工如下:人事处主要负责对综合岗位的考评、相关校龄工资统计、入职离职职务晋升考评等相关工作;财务处负责对教职工资汇总、发放等;其他部门负责对工资相关内容材料的提交及相关考勤的统计上报。
图1的工资管理组织关系图为各工资管理人员在工资申报、审核过程中的相关办事流程(该图仅表现人事工资管理中人员关系),其中“√”代表审核,“〇”代表反馈修改,“※”代表报送。
(二)业务流程分析
1.人事信息管理流程分析
人事信息管理是人事工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原管理方法为人事处独立管理,然后由人事处将校内教职工及其他人员的信息变动报送给财务处,再由财务处相关人员整理。由于财务处对人员工资及相关信息同样具有最高管理权限,所以通过该信息化管理实现了人事处和财务处信息的同步。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2.人事工資管理业务流程分析
原人事工资管理是以人工计算及经验推理为主,根据院校内部教职工的类别和教职工工资方案实现工资计算汇总。在此管理过程中常因计算人员的个人失误,导致工资发放错误。为避免该类问题的发生,本管理信息系统引入各相关逻辑计算规则,通过点选条件及人事信息管理数据自动导入,软件即可生成相应工资,并且所生成的工资可自动生成两类报表,一类为查看与审批报表,另一类为可直接导入财务工资管理系统报表。通过以上两项的优化,大大降低了失误的发生。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
参考文献:
[1]文燕敏.南湖职校人事工资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16.
[2]胡晓红.高校职工考核系统的分析及实现原理[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7(1):147-148.
[3] 黎晗.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23):4809-4812.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