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2018-01-20牛静

新课程·小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民族音乐传承

牛静

摘 要:民族音乐是我国音乐创新中最具特色的代表之一。传承与发展民族音乐的过程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弘扬民族音乐,有利于提高学生艺术鉴赏的能力及水平,强化学生爱国情怀及民族意识。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民族音乐;传承;发展

我国民族音乐包括民歌、民间歌舞和戏曲音乐等内容。民族音乐发展至今,它代表着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与人文精神内涵。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融入民族音乐,能够有效培养小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责任感。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传承与发展民族音乐呢?本文从以下几点进行了阐述。

一、小学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性

首先,小学音乐教师在教育中,应该重视与发扬音乐文化。音乐与教育都属于文化的范畴。经实践,将民族音乐应用于小学音乐教育中,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民族音乐,提高小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理解程度。

其次,接触民族音乐的过程就是了解与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当前,大多数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弘扬与传承没有什么兴趣,缺乏对音乐文化价值的认知。中华民族的精神及文化意识,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历程中已经形成良好的积淀。

最后,提高學生艺术创造与鉴赏的能力。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发展和传承民族音乐,能够增加学生接触民族音乐的机会,体会不同民族音乐之间的魅力与特色。因此,传承并发展民族音乐,有利于引导学生创作和感知音乐。

二、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现状

首先,学校或音乐教师对民族音乐没有足够的重视,大多数小学音乐教学都倾向于西方式的音乐教育,更是将民族音乐作为教学任务,甚至流于形式,影响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因此,应该彻底转变人们对民族音乐的认知。

其次,小学音乐教师自身缺乏对民族音乐的了解,缺乏专业性,导致不能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民族音乐教育。而且教师对民族音乐的认知不足,对学生了解民族音乐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必须要对小学音乐教师进行专业训练,提高专业素质及职业素养,从而促进民族音乐的教育。

最后,民族音乐教育的片面性。很多小学音乐课堂只有唱歌和跳舞两种,很少会涉及民族类乐器或音乐等,限制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知。

另外,缺乏完整的民族音乐教学体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概念产生混淆,不利于传承民族音乐。教师应该提前制订教学计划,严格按照计划执行教育方案,有利于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与了解。

三、小学音乐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具体措施

1.提高对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的重视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音乐教育逐渐开始受到学校与家长的重视,但音乐教材中关于民族音乐的部分还是较为欠缺的。同时受改革初期思想的影响,西方音乐比我国民族音乐在当时更受欢迎。另外,由于人们比较崇尚西方音乐,民族音乐面临着失传的危机,甚至没有人愿意接受并传承民族音乐。

中国梦的实现与民族音乐有着极大的关系,因此,必须要重视民族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意义。只有学校和家长高度重视民族音乐,教师才能对民族音乐进行不断优化,家长也才会让孩子在课余时间学习或练习民族音乐。

首先,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都应该具有民族特色。这样有利于音乐教师将民族音乐融入日常的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经常学习或练习,提高孩子们对民族音乐的学习质量,从而完成对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其次,经常组织一些有关教师职业能力的评比活动,强化教师表演民族音乐的能力,促进教师对自身民乐素养的优化。

2.构建完善的民族音乐教学体系

不管是学习知识还是技能,都离不开科学的教学计划以及实用的教学设施,因此一个良好的民族音乐体系的构建,关键就在于教学计划及设施的安排。首先,防止“跟风”。不能将时下流行的音乐毫无选择地“搬进”小学音乐课堂。要充分挖掘当地的民族文化特色,合理利用本土的民族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学习并弘扬当地的民族音乐。

其次,避免形式化。音乐也是人类的“灵魂”,而民族音乐也是民族精神的精髓,属于我国文化的瑰宝。在小学音乐课堂进行民族音乐教育,有利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及良好品格的形成。因此,必须要以小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为依据,制订科学的、可行的民族音乐教学体系,有利于加大小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欢程度,从而让孩子们理解民族音乐。

最后,避免纯理论教学。要想避免对学生进行纯理论知识教学的出现,就必须准备相关的教学设施。根据所教民族音乐的类别及学生人数,适当地采购相应的民族乐器。这样,可以让孩子们切实感受民族音乐的现场氛围。条件优越的学校,也可以给学生提供演奏与练习民族乐器的机会,从而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的教育。

3.将民族音乐与校园生活相融合

民族音乐教育不能只局限于音乐课堂,应该与校园生活相融合。只是单一的在音乐课堂上进行民族音乐教育,会制约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首先,学校可以将上下课的铃声改用经典的民族音乐片段,既能提醒学生上课,还能缓解学生的情绪。

其次,在课间操和体育课的背景中适当的融入民族音乐,让孩子们随着民族音乐的旋律运动。

另外,提高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是非常必要的。教师专业素养是否良好,直接关系到小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融入民族音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我们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了解并学习民族音乐,让学生切实感受中华文化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同时,学生在学习和了解民族音乐的过程中,还会产生对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责任感,促进我国民族音乐与教育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仇博,孙娟.民族音乐文化特色在音乐教育中的传承发展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8,39(4):120-123.

[2]龙昱冰.浅谈民族音乐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的意义[J].艺术教育,2016(2):74-75.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教育民族音乐传承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