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初探

2018-01-20张洪海

新课程·小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有效性阅读教学问题

张洪海

摘 要:随着国家素质教育改革理念的深入推行,新课标的实施,对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而言提出了新的要求,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语感的培养。目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面依然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实际提出了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具体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问题;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阅读教学一直作为重点进行设计,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不仅注重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教育,对阅读教学的认知水平不断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够不断培养学生语感,提升阅读素养,进而进一步激发创新意识,更好地增进理解和加以应用。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实施,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只有以学生为中心,不断进行教学理念创新,优化教学方法,才能切实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成效。新形势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究,具有深远的教育价值。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

总结分析,目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面依然暴露出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1.学生缺乏足够的兴趣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对阅读教学的兴趣普遍不高,学习氛围不浓厚,课堂气氛相对比较沉闷,归根结底,还是由于阅读教学的内容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课堂内容没有和学生自身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也没有结合教学内容开展针对性的课后阅读训练,没有将阅读课堂延伸到课外,从而导致学生生硬地进行材料阅读,学生对阅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语文學习成绩。

2.教师缺乏足够的教学热情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只有教师充分发挥好自身扮演的角色,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和互动。目前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普遍表现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较少,过于注重理论讲述和知识传输,教学互动交流方面环节设计较少,甚至很多教师对语文教学缺乏合理规划和足够的热情,影响课堂氛围。

3.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

阅读教学往往占课堂比重的一部分,所以在课堂时间安排方面留给学生自我思考的时间很短,教师在阅读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等方面创新性探索不够,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从而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培养。

二、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方法

为了有效激发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增进师生互动,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以苏教版教材为例,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改进:

1.科学规划课堂教学内容,设置针对性教学情境,丰富学生内心情感

小学生本身自我约束能力差,如果单纯通过生硬的要求让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很显然不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充分结合小学生的成长特点,根据他们的个性特征和认知能力,合理规划课堂阅读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语文阅读训练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教师要针对本年级的学生的成长特点,在对本学期阅读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的基础上,针对每堂课为学生巧妙地设置不同的情景,进而营造轻松自由的阅读氛围,不断提高学生对语文阅读乃至语文学习的兴趣,进而化为主动意识。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借助真实情境,从而联系实际进行巧妙转化,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比如在进行《要下雨了》这堂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事先思考结合生活中的观察情况,对下雨前各种动物的表现等进行研究,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发言,将自己思考的动物的表现等表达出来,各抒己见,不拘泥于教材在交流中增进体验和互动,学到新知识。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巧妙地进行情境模拟,比如可以通过搭配图片、音乐等形式,结合阅读主题营造相对应的情境,或者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等,从而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阅读作品的魅力,进一步增强阅读体验,收获更多的感知。

2.注重问题引导,引发深度思考

教师可以通过在阅读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层层设置相关联的问题,从而引发学生深度思考,进而增强学习效果。语文学习要注重和生活的联系,所以语文教师要善于把握这一点,在阅读课堂教学时要善于注重提出问题,进而引导学生从字面浅层次的表达中深入体味作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层层深入阅读,从而激发学习欲望,培养爱国意识、传承优秀文化等。比如在一年级语文教材21课中古诗《锄禾》教学:“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教师可以通过练习实际,提出身边中浪费粮食的例子,农民伯伯的不容易与艰辛,观察粮食的生产过程等,从而让学生在思考中升华思维,体味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在一年级语文教材第6课《司马光砸缸》文章教学中,通过学生自己阅读,教师提出问题:假如你是司马光,你会怎么做,或者设置情景扮演,让学生在扮演中体会到不同角色的认知,进而更加深切地思考主人公沉重冷静、勇敢无畏的精神。

此外,教师还要科学规划课堂教学内容,在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的基础上,注重课外阅读的训练和延伸,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推荐课外优秀读物,引导学生养成自己制订阅读计划、分享阅读心得、撰写心得体会的习惯,可以通过开设阅读角,定期举办阅读交流活动等,从而鼓励学生将自己优秀的作品和大家分享,在互动学习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循序的、动态的过程,只有以学生为中心多元化进行优化设计,注重体验和互动,才能更好地提升阅读教学效果,进而促进教学相长,提高教学成效,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姚秉含.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聊城大学,2014(4).

[2]贾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生有效参与初探[J].天津师范大学,2017(3).

[3]李文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初探[J].学周刊,2017(9).

[4]王丽梅,张立云,赵玲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3(1).

编辑 冯志强

猜你喜欢

有效性阅读教学问题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