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新思考

2018-01-20蒋向阳

新课程·小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空间与图形教学活动小学数学

蒋向阳

摘 要:在当前新课程改革日渐推进的大环境下,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模式正处于优化的发展状态,立足于培育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探究性、实践性等综合素质,能够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效果。主要根据北师大版的小学数学为例,探讨在“空间与图形”这部分知识教学中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空间与图形;教学活动

“空间与图形”这部分知识内容实际上对学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方面。教师要注重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降低该部分知识的教学难度,避免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同时还要让学生反过来产生较强的探究兴趣,融入教学活动之中。

一、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现状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学科知识时,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理解能力,才能获得应有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技能。尤其是学生的认知能力还在发展阶段,其对事物的理解比较浅,还很难突破表层而深入到内部之中。而空间与图形这部分知识却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在缺乏有效的指导下,并不容易进行深入的思考状态中。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突破具有较强逻辑思维性的数学教学重难点的重要手段,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理解能力之下学会自主描绘图形,并且自主地去探索空间与图形的相关知识。因此,在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展开创新的教学思考,改进自身对“空间与图形”课程的教学过程。

二、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方法

(一)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切入点,提高教学效果

在新时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还未实现完全的转化,其自主学习能力还尚在培养的过程中,也很容易被教师带节奏,失去学习的自主性。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尊重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自己所发挥的指导作用要适时适度,才能让教与学的质量获得共同的有效提升。当前小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兴趣不高,有一部分原因是没有感受到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很容易因为教师的教学过程太枯燥或者太抽象而丧失兴趣。因此,教师可将其作为改进课堂教学的切入点,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所讲述的新知识的趣味性,从而吸引学生参与到趣味学习的过程中,又或者采取直观性的教学手段,促使其积极自主地吸收知识,并获取知识技能。

比如在“图形变换”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所涉及的旧知识有三角形、菱形、椭圆形、不规则图形等。教师需转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直观生动的演示教学,使其了解到每个图形经过某个角度和一定空间的转换之后,几乎都会转变形成其他的图形模式。比如教师通过多媒体将三角形经过一定空间和角度的转换后形成圆锥的动态画面呈现给学生,使其可以直观地认识到平面图形、立体图形之间的区别。对于平面图像的转移这个方面的知识点,教师可利用学生身边的实物,比如桌子、椅子、书本等图形的转移,可以使其学会观察身边生活的数学现象,还能激发其对数学探究与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快速走进学习状态

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是受到教师积极肯定的有效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并快速走进学习状态中,发现其中蕴含的数学问题,并且在求知欲的驱动下,促使学生积极自主地观察教学内容,更深入地融进与数学问题相关的教学情境之中,展开活跃的思维活动,探索其中解决问题的答案。比如在“方向与位置—东南”的教学中,教师即可借助教材插图来为其创设情境:一位老师组织学生一起去森林进行探险,结果在森林中出现了迷路的状况,唯一知道的就是朝着东南方向去走,就可以走出森林。在这样的情境下,可以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的实用性,可使其在体验教学情境时,产生较强的求知欲。教师可引导小学生利用身边的实物来摆放出森林的大概模样,然后比一比谁更能准确表达自己的位置,比一比谁能更快辨认出东南这个方向。这一活动环节还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其产生更强的求知兴趣,提高其学习效率。

(三)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实践活动

“空间与图形”这一教学也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亲自动手能力,而且通过亲自动手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效果。尤其是学生的智力更待进一步完善与发展,教师要积极开展动手操作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增强其对事物的认知与理解能力。这对于提高其数学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具有比较明显的实践性的教学内容就是使用纸片来拼凑自己想象中的图形。在这个活動环节中,教师可以让小学生与同桌之间彼此猜测自己所制作的图形,增强其参与实践活动的乐趣。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既要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来制定相适应的教学策略,也要结合实际学情与课改要求来改进自身的教学过程,让自身的数学教学最终可获得质的提升,以实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提高其学习效率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欧阳雪花.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文本解读初探[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2):256.

[2]夏梅.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以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为例[J].学周刊,2016(7):84.

[3]王立平.关于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相关建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5(31):111.

编辑 杜元元

猜你喜欢

空间与图形教学活动小学数学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探究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中的运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