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

2018-01-20胡煜钦

新课程·小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融合信息技术

胡煜钦

摘 要: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必学科目,逻辑性、抽象性均较强,故而不少学生学习时都感觉较吃力。因此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关键就是想办法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化,而信息技术则属于解决该问题的钥匙与桥梁。那么教师应怎样架设抽象与形象思维的桥梁呢,结合实践经验,给出几点粗浅体会。

关键词:数学课堂;信息技术;融合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科技发展下的产物正逐步进入课堂,改变着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模式[1]。在小学数学教学里,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生形并茂、图文清晰”等特征合理恰当地利用起来,使抽象数学知识形象化,进行教学过程优化很有必要,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还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兴趣是知识学习的前提与基础。传统教学模式多注重口头文字的表述与讲解,枯燥乏味,学生理解也较困难,而信息技术这一独特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为学生带来新鲜感,激发学生求知欲,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理解掌握,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实现知识点的轻松学习。

如在“分数概念”教学里,若在课堂上以口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概念讲解,教师说得口干舌燥,然而学生却一团迷糊,但若能利用信息技术,通过视频的方式将一个苹果展示在学生面前,再将其从中间分开,则告知学生这即为■;另展示一个苹果,将其分作3块,即为■,分作4块,即为■,这样形象直观的知识展现过程,使学生对分数概念有更正确的理解,也理清了其中的数量关系,一举两得。

二、运用信息技术,拓宽信息来源

拓宽学生知识面,使学生接触更广阔的天地,也属于课堂教学重点内容。因小学生年龄有限,阅历不足,见识浅薄,对于所讲的一些知识点可能一时无法用生活中见过的东西来理解,那么教師在课堂教学中就可应用信息技术,为其提供和书本知识点相符的素材,拓宽信息来源,帮助学生理解。

如在“轴对称图形”教学中,若仅依靠课本所给的例图,感性材料数量远远不够,可能会使学生对“轴对称”图形产生错误理解,但若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网上搜索一些学生经常看到的事物图片(如植物、人体、动物、建筑物等),供学生比较思考,学生对轴对称图形将有更正确的认识。同时,为了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掌握情况的巩固,还可为学生提供若干图片,让学生辨识哪些属于轴对称图形,判断理由是什么?这样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还做到了书本知识的灵活应用。

三、运用信息技术,突破重难知识点

重难知识点属于教学的关键内容,也是试题考核的易丢分点,故而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重难知识点学习,在提高学生领悟能力,学得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成绩中非常重要,可取得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如在“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学习中,虽课本中已给出了面积计算的公式,不过要让学生说说公式是如何得出的(即进行公式推导),对小学生而言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同时对于公式推导的过程,若仅采用口述或板书的方式为学生进行讲解,显得死板乏味,缺乏生动性与形象性,学生理解起来较吃力。但若能利用信息技术,先为学生展示一个长5 cm、宽3 cm的长方形,告知其现在用长宽均为1 cm的正方形去摆,看一共需摆多少个,那么面积就是多少平方厘米,教师在为学生进行视频播放的过程中,告知学生一定要将重点放在长与宽均各摆放了多少个上,通过动态演示,学生发现长边共摆放5个正好和长方形长的厘米数相同,而宽边摆放3行正好和长方形宽的厘米数相同,故而得出长方形面积=长×宽。这一教学过程里利用信息技术动态形象地为学生演示长方形面积推导过程,帮助学生进行了重难知识点的理解,促使教学效率得到提升。

四、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后知识巩固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即便讲得滔滔不绝,详细耐心地为学生释疑解惑,不过仍有少数学生可能会因多因素影响(如理解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基础知识差等)而对一些知识点不够了解。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则能化解这一矛盾,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巩固学习,达到查漏补缺之效。那么教师在备课时,就可将一些重要知识点,或学生易忽视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利用信息技术制作成短小精湛的微课视频,将视频上传至班级网站,或QQ学习群等,对于课后仍存有疑惑、或因内向而不愿意向老师请教的学生,就可回家应用电脑或手机等现代设备对视频进行反复观看推敲,直至学懂为止,使每一位学生学习需求均得到满足。

如在“多边形的面积”相关知识点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巩固学习,掌握几种常见多边形(如三角形,长、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的面积计算公式,避免学生将计算公式弄混淆,还需在备课时进行不同多边形计算公式的总结,将其制作成微课视频,学生回家后也可观看学习,好似学生直接将老师带回了家。

总之,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可实现化难为简,化抽象为形象,促学生轻松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而教师需结合小学生年龄特征以及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灵活巧妙地应用信息技术,促其在数学教学中最大程度地发挥辅助教学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秀唐.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J].学周刊,2016(28):164-165.

[2]代克磊.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融合[J].学周刊,2016(32):128-129.

编辑 刘瑞彬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融合信息技术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融合》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