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凸显学生“主体”性

2018-01-20朱艳辉

新课程·小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主体性阅读主体

朱艳辉

摘 要: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是新课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也是对语文教师教学任务的明确。所以,为了使新课标理念与阅读教学进行有效的融合,在教学时,教师要通过恰当阅读教学法的应用来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进而使学生在主动阅读中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并逐渐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终身阅读意识的形成打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主体性;问题辅助;情境引导;小组交流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观点在教育界是无人否认的,但是如何真正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便成为一线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本文笔者就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入手,通过恰当阅读方法的应用来凸显学生阅读课堂的主体性,进而使学生在积极参与阅读活动中感受文本大意,同时也使学生在多样化的阅读课堂中找到阅读的动力,最终推动着学生形成终身阅读意识。所以,本文我们从“问题辅助阅读”“情境引导阅读”“小组交流阅读”三种方法入手来进行论述,以期能够真正凸显学生在阅读课堂的主体性。

一、问题辅助阅读

问题辅助阅读活动的开展是为了消除学生阅读的盲目性,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使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思考,在独立思考探究中形成自主阅读的意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文本中心思想,完成阅读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教学《在大海中永生》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节课所表达的那份对邓小平的深深怀念之情,也为了凸显学生阅读课堂的主体性,在阅读时,我选择了“问题辅助”法,目的就是要通过问题串的设计来引导学生一步步理解文本中心思想,同时也为学生阅读“质疑”意识的形成打好基础。所以,在学生阅读第一次之后,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如:

(1)阅读完课文后,说一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2)分别用简短的话来概述每一段的描写内容。

之后在学生对这两个问题解决完,我们再组织学生阅读第二遍,并再次思考下面几个问题,如:

(1)文章中的“最后一个篇章”指的是什么?

(2)大海为什么会“呜咽”?

(3)“超越时代”“超越国界”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

引导学生在反复阅读中去解决上述的问题,而且上面问题串的设计从大到小、到细,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这些问题的辅助下,在这些问题的思考中去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最后也能确保学生在主动思考问题与自主阅读中树立起课堂主体意识。

二、情境引导阅读

创设情境是当前各学科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之所以被各科老师所喜欢并广泛应用其主要原因就是该方面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将枯燥的理论实践化。而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来说就是将枯燥的汉字形象化、图片化、直观化。更重要的是,借助情境创设来引导学生阅读对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增进学生的阅读体验、凸显学生的主体性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要结合教材文本内容,通过创设恰当的阅读情境来引导学生走进作者、走进文本。

例如:在阅读《林冲棒打洪教头》时,这是名著《水浒传》中的片段,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要吃力一些,所以,授课时,我选择了“表演情境”创设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主动阅读。简单地说就是,组织学生分角色进行情境表演,将文本中枯燥的汉字以学生表演的形式展示出来,而学生要想确保表演活动顺利开展,多读并能在读的过程中理解任务就成为主要任务。因此,我先对学生进行分角色,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文本中有关自己的部分,而且自主明确文本中各人物之间的关系,最后再进行表演。可见,这样的阅读活动,学生不仅有兴趣参加,而且还能在反复阅读、反复琢磨中养成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

三、小组交流阅读

倡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活动是素质教育下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方法应用的目的就是要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要确保学生在交流与讨论中相互启发,同时也能在互相荐书的过程中丰富阅读资源,进而真正将学生的阅读主体性落到实处。

例如:在阅读《成语故事》这一部分内容时,以“画龙点睛”为例,我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一故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借助“画龙点睛”进行造句等等,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在互相学习中强化理解,也能让学生在交流与互学中增加知识。而且在《成语故事》这一部分的知识阅读完之后,我还组织学生开展了“推荐会”,让学生讲一讲其他成语的故事,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阅读面,还能让学生在主动推荐的过程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当然,这样的一个推荐会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运用能力,更能促使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提高阅读效率。

综上所述,这三种阅读方法的应用不仅凸显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而且还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文本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综合语文素养的提升均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素质教育下的语文教师要重视阅读方法的选择,要重视学生课堂的参与,进而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本领。

参考文献:

[1]蔡文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6(15):283-284.

[2]王利峰.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304.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主体性阅读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