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导向下如何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8-01-20杨玉平
杨玉平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下,基础教育改革正迈入核心素养的新时代,核心素养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研讨的主题词。课堂教学怎样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怎样提高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结合教学工作实践经验,对基于核心素养下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效率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有效教学;整体化;精准手段;资源
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下,基础教育改革正迈入核心素养的新时代,核心素养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研讨的主题词。课堂教学怎样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怎样提高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是我们一线教师最为关心的。学生能力和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教材的处理,符合本班学生的水平。另外,科学教师绝大部分都是兼职的语、数、英教师,有限课时和有限精力下更应该追求课堂精炼有效。
一、整体化考虑教材处理
1.单元的整体化
课本分成四个单元,每个单元有八个课时。我们教学过程一般都是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完成。我们知道语文课有精读课和略读课,虽然科学课没明确这样的区分,但教材安排还是比较容易区分哪些核心课需要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探究认真精讲,哪些略讲课可以融合到一起进行教学。
2.单个课时教材的整体化
我们还可以对单个课时这样优化教材。课本的课时安排通常都是由若干个小活动组成,比如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3课《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由两个部分组成:减少丢弃、重新使用。两个内容安排先后有一定的逻辑但不紧密,如果按课本照本宣科,知识有点碎片化,逻辑性不够。而且学生对“过度包装”“重新使用”等术语不陌生,也很好理解,我们不必大费周章在这些词语的理解上下功夫。所以我们可以重组教材内容,呈现一个既完整的具有逻辑关联的一个活动又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过程。
二、精准课堂教学手段
一节课四十分钟,一个星期两节科学课,上课最多上到十五周,扣除节假日占有的课时,还有比其他科目提前进行期末考核,所以留给科学教师和学生学习的时间非常有限,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非常有必要。结合课堂教学,我们可以尝试这样的改变:
1.教师减少占时比,语言精练
在提倡学生主体的课堂,老师作为一个引导者,讲课语言要精练,占时比例少。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恹恹欲睡的填鸭式教学早已过时,把舞台还给学生,教师就要让位,不该说的不说,提问和引导要语言精练精准。
2.小组交流和分享要流畅
我们可以这样改进汇报方式,在汇报前,把问题前置到各个小组,选举代表发言,其他成员不需要站立,不需要整个组到讲台,也不需要口号。减少学生频繁的走动和各种小动作,能更好地引起其他小组的倾听和思考。关注小组交流的效率和质量,比每个小组成员为了发言而发言更加有意义和效率。
3.教师提问指令要明确
上课时的提问切记泛大而空,会让学生无向思考,降低回答的时间效率和思考效率,应该根据具体活动问到点上,思考该提问的指向什么教学目标,这样才会提高课堂效率。
4.活动情境生活化
情境赋予知识和认识以情和境,从而使知识和认知变得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情趣化、生动化、活泼化、背景化、问题化和思维化,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效率。
三、充分利用家长和课后资源
1.预习的布置
有效的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课率,增加补充阅读材料,对课本的理解也会有更好的体会,还可以提高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2.材料的准备
由于科学教师大多都不是专职的,在材料准备和积累比起别的专职教师来说是不够的,所以在上课前,非常有必要提前一节课布置课程需要准备的材料。只要可以从家里找得到,能很轻易准备的材料,都以小组为单位来布置。如,做一个太阳能热水器、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蜡烛计时器、做一个摆、溶解、摩擦力等教学内容。学生小组内商量带哪些材料,既可以提高合作协调能力,又可以提前知晓课程内容,部分学生還提前自己做了实验探究等,遇到不懂的,会通过咨询家长和他人,寻求解决的方式。
3.探究活动的延伸
有些实验是需要长期跟踪和在课堂一时是比较难完成或需要多次修改完成的实验,就开放给学生回家和课后几个同学一起完成,例如观察蜗牛习性、种子发芽,观测被“种下”的材料,做一个生态瓶,收集维护生态平衡的资料,收集沙尘暴资料,关于材料的再利用资料整理等,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记得做一个生态瓶,各个小组忙了两个星期,他们在家长的带领下准备好水草、淤泥、小石头,到小溪里捉小鱼、田螺、小蝌蚪、小螃蟹等,然后带回课室展示的时候,他们的神情是那么的兴致勃勃。
总之,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又艰巨的任务,小学科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将观念和理论转化为实施策略和行动方案,主动把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每节课、每一次探究活动之中,这样一定可以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192.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