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分享让数学课堂迸发智慧的火花

2018-01-20张秀丽

新课程·小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创新课堂

张秀丽

摘 要:创新是课堂教学进步的灵魂,是小学教育工作兴旺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课堂教学应以培养综合型人才为目标。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创新则是注重以培养综合型人才为目标。借助主题分享模式可以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有效激发学生在数学课堂迸发智慧的火花,培养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创新课堂;主题分享;迸发智慧

一、主题分享是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的课堂

主题分享模式,首先,应该是“真人”的发展的教育。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是具有思想、创造力的生命体,不应该以传统的思想禁锢他们。其次,主题分享式教学,应该是公平的教育,对待每一个学生都是公平的,孩子们能够自由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感受创新思维带给他们的快乐。再次,主题分享应积极为孩子搭建猜测、推理、探究、验证的时间与空间。

采用主题分享式教学方式,注重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搭建以学生为本的课堂,强调突出学生,突出学习。我们在整堂课中可以安排学生从小组汇报到选小老师登台授课,力争最大限度地把课堂放手交给学生,真正为学生提供锻炼、交流、成长、自主学习的机会。

二、主题分享是充分了解学情,关注学生内心发展的课堂

我在担任六年级毕业班班主任期间,遇到了这样的困惑,学生进入六年级后,陆续进入青春期,思想有了一定波动,对学习的兴趣不如从前浓厚,大部分男孩开始进入变声期,不愿意表达,不愿意说话。还有一部分孩子,喜欢玩手机、游戏等,觉得课堂内容没有挑战性,学习意识淡薄。而我校当时提出的生本课堂,正是提倡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课堂。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如果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不能恰当地采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我们又怎能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引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呢?因此,我们应认真学习、落实我校主题分享式教学,以生为本的课堂提出的两转变、四突出原则,针对学生不同时期的特点,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进行大胆的改进和创新。

三、主题分享是张扬个性、激发创造性思维的课堂

不可否认,人是有差异性的,主题分享式的教学是张扬学生个体、尊重个性差异的教学。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知识,允许他们自主选择,使学生在学习上能够积极主动,在增加知识的同时提升综合能力!我在执教六年级数学“反比例”一课时,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比例知识,在这节课上,学生针对长方形周长一定时,长和宽的关系产生争议。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长方形中长和宽的变化,说说:什么量是一定的?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说说长和宽的关系吗?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多。

学生在汇报时出现了争议:

学生纪:在这道题中我认为长方形周长一定时,长方形的长和宽成反比例。

多数同学:我们认为长方形周长一定时,长方形的长和宽不成反比例。

学生纪(振振有辞)上前:

我之所以认为成反比例,是有道理的,你们看:

1.我们刚才总结长和宽如果成反比例,需有两个变化的量,一个量变大,另一个量变小,它们的变化趋势相反。在这道题中:

长从1~9,不断变大;

宽从11~3不断变小;

符合条件:两个变化的量,变化方向相反。

2.具备第二个条件:积一定。这里(长+宽)×2=周长,积不变。

所以我认为长和宽成反比例。

(同学们哈哈大笑,争先恐后地举手反对)

学生孙:你看,长方形周长=(长+宽)×2我们说有两个变化的量,2怎么能变呢?所以,我认为长和宽,不成反比例。

学生纪:这里的长越来越大,宽越来越小,就是两个变化的量。

学生王:我认为这里面成反比例的条件是积一定,在这道题中(长+宽)的和是一定的,是不变的,2也是不变的,所以不符合条件,我认为不成比例。

学生刘:我认为这道题不成比例,两个变化的量是长和宽,可是它们俩是加法关系,不符合条件,所以不成比例。

一阵紧张激烈的争论后,孩子们在数学课堂迸发了智慧的碰撞,创造性的数学思维得到了彰显。真实的课堂、真实的争论,创造着发散思维的奇迹,课堂真正成了学生分享智慧的课堂,交流、探索、反思、验证,最后达成共识。

当学生从不同角度争议自己的想法,而其他同学纷纷跃跃欲试的时候,课堂智慧的碰撞、问题的共生、情感的共鸣油然而生,我的内心在那一刻十分激动,也被学生学习的热情深深感染了。学生在主题分享式的课堂教学中,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创造性思考问题的方式得到了肯定,他们的智慧在碰撞与交流中产生了共鸣!

四、主题分享是注重应用意识培养的课堂

我在教学“反比例”这节课时,发现反比例实际上是初中反比例函数在小学阶段的渗透,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是一种新的数量关系,比较抽象,因此学生为什么要学,以及我们为什么要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困惑。为此我查找资料,利用阿基米德杠杆与反比例在生活中的運用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今后数学学习的探究欲望。这一环节的设计恰恰体现了我核心素养生本课堂以激励唤醒为主,以把学生引领到热爱数学,喜欢数学,最终去钻研数学的方向上来。

总之,我认为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每一节课不只是注重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这一瓢水,把学生学习的欲望和热情激发出来,让学习在学生身上真发生,这才是我们提倡的分享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根本之道!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一节节真正有创意、有营养、真正被学生所喜爱的数学课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分享式数学课堂不断迸发智慧的火花,爱上数学,用数学,让我们的课堂因分享而更加精彩!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创新课堂
创新课堂让高中历史教学更加生动高效
创新课堂设计激活课堂教学
高中物理创新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