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如何有效开展拓展性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究

2018-01-20王茵

新课程·小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拓展性课程师资力量评价体系

王茵

摘 要:时代快速发展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拓展性课程能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以弘毅小学拓展性课程开展为例,对小学如何有效开展拓展性课程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拓展性课程;师资力量;评价体系

一、弘毅小学拓展性课程开展的现实背景

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大爆炸时代,不断涌现的新事物和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要求我们拥有更强大的综合素养。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的拓展性课程重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性思维,促进其综合素养的发展,与当今社会要求的学生核心素养高度吻合,在小学开展拓展性课程刻不容缓。

弘毅小学抓住课程改革的机遇,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大胆创新,建立极具学校特色的拓展性课程——弘·毅课程,旨在培养有远大目光、开阔胸怀、坚韧意志、宏伟志向的人才,弥补基础性课程中“育人”的短板。

二、弘毅小学拓展性课程开展的措施

1.适合本校实际,课程进课表,保证课程正常有序开展

拓展性课程的选择应符合本校实际情况,适合本校學生学情,充分发挥教师才能,适当引入社会资源。弘毅小学共开设了52门自主课,包括“百变七巧板”“趣味实验”“纸的魔法”“乐高拼搭”“我为绘本狂”等,包含写字、绘画、体育锻炼等多个领域,全体学生在开学初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挑选感兴趣的拓展性课程,并在每周五下午第一节和第二节课进行走班上课。学校将拓展性课程纳入课表,明确上课时间,确保每一门拓展性课程的正常开展。

2.多方配合,加强拓展性课程的师资力量

学校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形成完善的拓展性课程指导小组,校长室、教务处、总务处、全校老师相互配合,保证拓展性课程正常开展,顺利实施。

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执教的课程,并上交相应的课程指导纲要。自主选择课程、自主编写课程纲要,这就给了教师自主选择执教内容的权利,课程内容将更与学生的兴趣相符、更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吻合。例如在“百变七巧板”拓展课中,教师发现班中35人中有18人已学过至少一年的七巧板,就不再按部就班,采用分层教学,18位学生学习难度较大的“多幅主题创作”,剩余学生学习七巧板的基础拼搭。如此,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使其个性化发展,还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除本校教师参与教学外,家长、民间艺人、社会专家、具有相关特长的社会热心人士等都加入拓展性课程的教学,拓宽了课程开展的领域,让一些原来无法开展的技能性课程顺利走进学校课堂。

3.完善的评价体系,督促拓展性课程的有效开展

(1)注重过程性评价,质与量相结合

拓展性课程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最后的学习成果,还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参与程度,以达到“质”与“量”的统一。弘毅小学52门拓展性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注重观察、记录学生的言行,制定适合本门课的个性化评价目标,采用发展性评价,有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学习兴趣。

(2)评价主体多元化,由“单向”走向“多向”

在弘毅小学的拓展性课程中,有效结合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家长评价、自我评价等评价方式的长处,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在“我是小作家”拓展性课程中,学生既是作者,又是其他文章的读者和评价者,在交互评价中,对自己的进步和不足有了充分认识。修改作文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及时吸取同伴提出的建议,还能互相探讨,信息反馈非常详细、及时,学生的学习效率非常高。每一次,学生都把修改好的作文读给家长听,让家长参与评价,不仅符合新课程的理念,也有助于提升家长参与教育的热忱。

(3)评价方法多元化,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测评

在拓展性课程教学中,教师除了用语言这种最常见的评价方式外,还使用档案袋、墙报式评价、网络评价、学生作品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量体裁衣,对不同特征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

三、弘毅小学拓展性课程取得的成效

1.学校尽其源,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学校依据教学实际情况和课改目标,开设了“弘·毅”拓展性课程,增强了学校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和均衡性。在师资的配备上,学校充分考虑了本校教师的特长,还邀请民间艺人、家长、专家、具有相关特长的社会热心人士等担任拓展性课程教师,与本校教师协同教学,增强了拓展性课程的师资力量,形成具有“弘·毅”特色的课程体系。例如:学校聘请校外专业的“乐高”指导教师参与学校的拓展性课程——乐高拼搭,让学生喜欢的“乐高拼搭”走进了课堂,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实践能力都将得到提升。

2.学生尽其能,获得个性发展的新平台

在“弘·毅”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发展、激励为主的原则,采用多元评价,增强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适应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和个性特长的培养。

3.教师尽其才,提升个人素养,形成新型师生关系

在课程实施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发令者”,而是“放下身段”和学生一起讨论研究,形成新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有时也感觉自己的知识面和知识量不够丰富,无法解决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危机”意识增强,这就促使教师不断充电,不断学习,开发自己的潜能,完善自我。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拓展性课程师资力量评价体系
“三适连环教育”理念观照下的跨学科课程整合研究
由易到难分层设计 循序渐进系统推进
怎样提高幼儿英语教学效果
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研究综述
当前中国高中国际部教育何处去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