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小辩论,成就大舞台

2018-01-20周艳

新课程·小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辩论数学课堂思维能力

周艳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上,巧用随机生成性资源,组织学生辩论,不仅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可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感悟数学的魅力。课堂上一场小小的辩论,往往就是提高学生素养的大舞台。

关键词:数学课堂;辩论;思维能力;素养

在学校的一次教研活动中,有幸观摩了吴正宪老师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其中有一个教学片段印象深刻,感触颇多:

判断:把一张圆纸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占有■。

学生意见分歧很大。

吴老师:认为这道题正确的同学请站到我的左边排好队,认为错误的请到我的右边排好队。

于是学生很快分成左、右两队。

吴老师:现在我们把认为正确的队作为正方,认为错误的队作为反方。双方各选出两名代表向对方说明自己的理由。

正方先来。只见一生把一张圆纸片从中间对折、撕开,拿出一片问反方:“我们把这张圆纸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难道不占它的■吗?”

反方同学急不可耐,他们把圆纸片分成大小不等的两片:“我们也把圆纸片分成两片,难道这一小片占圆纸片的■吗?”

两队同学出现了僵持。吴老师:认为对方正确的可以站到对方队伍里去。正方除两名同学坚持自己的意見外,其余都跑到了反方队伍。

吴老师微笑着询问剩下的两名同学:你们不服,还有何理由?

两位同学再次展示自己的分法:“我们把圆纸片平均分成了两份,难道不占■吗?”

只见反方一代表边展示自己的分法边反驳:“你们是平均分成两份,可题目并没有说是平均分啊,难道我们这样分不行吗?”

吴老师:看来是否是“平均分”确实很关键,能不能占■要看是否把圆纸片平均分了。刚才的辩论中,反方抓住是否“平均分”这个关键点,一举攻破了正方的观点,使问题得到了解决,因此老师要感谢你们!正方同学提供了错误的判断,才使得大家对出错的原因有了分析,对分数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谢谢你们!

……

“道理不说不清,知识不辩不明”,且不说这场辩论是否是吴老师有意安排,其实课堂永远是个未知数,随机生成的东西太多,如果我们能像吴老师一样,机智地利用好这些资源,巧妙地组织“辩论”,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兴趣,锻炼学生思维,给我们的数学课堂带来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辩论中学生的精神高度紧张、思维异常活跃、逻辑性逐渐增强、语言更加清晰、自信满满、兴趣浓厚,探究的欲望空前高涨!这不正是当前小学课堂追求的目标吗?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精神、创新意识等得到了培养,科学素养得到了提升。

一、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辩论的前提是课堂氛围融洽和谐,试想,一个凶巴巴的老师,一言堂地灌输,学生正襟危坐、被动接受,即使对问题有自己的想法也会噤若寒蝉,何谈有理有据、侃侃而谈、激烈争辩?教师只有转变角色,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启发思考,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学生才能真正自主地获取知识,锻炼能力。

二、把握辩论的时机,适时组织辩论

1.辩题具有可辩性

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组织辩论,教师需要深入钻研教材,在突破重难点时为引起学生注意,巧妙组织。如前面所述,吴老师为巩固分数的概念,强调“平均分”,并没有对学生截然不同的判断直接评判,而是把机会留给学生,通过辩论,让学生自主研究、甄别对错,厘清本质。

学生学习中易混淆的知识点、不同的解答方法等都是教师可以利用的资源。教师应该积极地为学生搭建辩论的平台,设计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启发学生各抒己见,据理力争,在争辩中获取知识,提高素养。

2.把控辩论的时间与方向

对一个小问题辩论的时间少则3~5分钟,多则10~15分钟。太短,学生思维没有得到充分激发就结束了,问题的解决不深入,学生印象不深刻。时间过于冗长,又会给人疲惫之感,学生渐渐失去兴趣,火药味不足,失去辩论的意义,浪费课堂宝贵的时间。

当学生辩论中出现偏差时,教师要适时引导正确的方向。启发鼓励所有辩论人员认真倾听,努力找出对方观点上的破绽,用事实说话,一举从逻辑上击败对方。当然,这个过程一定要让学生密切联系已有知识,有时甚至需要借助操作等措施搜集证据,通过争辩达到豁然开朗的效果。

三、总结得出结论,使问题明朗化

当学生有理有据一番唇枪舌战后,意见逐渐趋于统一,教师一定要旗帜鲜明地表明观点,孰对孰错,理由如何。当然,语气应保持平和,既要保护学生辩论的积极性,又要尊重学生辩论的成果。这一环节不容忽视,因为不仅是对学生辩论情况的总结,更是对所研究的知识点甚至一节课的总结,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掌握了辩论的艺术,数学课堂上,让学生在辩论中获取知识,的确是提高素养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学生真正张扬了个性,数学课堂成为焕发生命力的舞台。

参考文献:

[1]马晓露.让辩论走进数学课堂[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4).

[2]薛彩宁.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途径[J].新课程学习(上),2011(10).

[3]成素华.在错误处给学生创设“辩论”的机会[J].小学教学参考,2016(26).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辩论数学课堂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培养思维能力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