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鉴古诗描写手法,启迪小学写作教学

2018-01-20刘忠

新课程·小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写作古诗

刘忠

摘 要:古诗就是古人的文学作品,与现在的写作有很多相通之处,比如古诗常用写景来抒情,而古诗中描写景物的手法是多样的:多变的视角、丰富的色彩、善用多种感官、恰当的手法等,通过对这些手法的剖析,对小学生写作中景物描写的方法运用有诸多的启迪,以此促进学生作文描写发生质的变化。

关键词:古诗;描写手法;写作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不論是懵懂无知的儿童,还是鹤发童颜的老者,都能随便吟上几首。这不仅仅是因为古诗朗朗上口,还因为古诗里描写的东西如在眼前,让人读后非常难忘。所以读诗不但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还能提高写作能力,尤其是古诗中的描写手法,很值得在写作中进行借鉴。

下面笔者结合古诗中的描写手法来谈一谈如何借鉴:

一、描写视角多变

小学生写作不懂得角度变化,写出来的文章沉闷而没有生气。其实我们在古诗中看到,越是好的古诗,诗人在描写角度上越善于变化,他在起承转合中不会一个角度写到底,尤其是视角,他会在远近高低或俯仰之间转换自如,让读者看到了事物不同角度的美,所状形象鲜明生动,如在眼前。

如学习《游园不值》一诗,这里第一句“应怜屐齿印苍苔”运用的是近观和俯视两个角度,诗人脚下的苍苔被“屐齿”踩了,留下清晰的印记,这是近观;由于诗人是低头细看地上的苍苔,这个视角也叫俯视。而尾句“一枝红杏出墙来”运用的视角与前面不同,诗人抬头一看,一枝红杏独秀于墙外,想象到满园春色,这里又运用了仰视。仅仅只是四句的小诗,诗人却在几种视角上自如变换,功力可谓高也,我们要让小学生学习这种描写的方式,观察景物角度要善于变化,使文章富有表现力。

二、描写色彩丰富

小学学习的古诗中,多以借景抒情为主,景物描写特别丰富。古诗讲究含蓄委婉,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而寓情于景,凝神于行,即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景中含情。所以诗人多用色彩来描摹他眼中之景,用红、橙、黄、紫、碧等暖色调抒发内心的欣然,用蓝、黑、白、灰、墨等色彩来表现内心的悲凄。还有的诗人反其义用之,一般把这样运用色彩的方法称作反衬。在学习古诗中,我们可以引导小学生学会用色彩描绘观察之景,而且根据自己的情感选用不同的色彩,让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升。

如学习《宿新市徐公店》一诗,这首诗中诗人用暖色调来表现对春天的赞美,这里用了“树头”蓬勃的绿色,“黄蝶”飞舞的黄色,具有春天特色的“菜花”(油菜花)大片的黄色,再加上儿童的穿戴,我们可以想见的清新的色彩,构成了一幅色彩鲜艳的图画。学习这首诗,就要教会小学生学习把自己看到的景色,像绘画一样,挥舞着手中的画笔,用各种色彩来描绘心中的美景。

三、描写善用感官

人观察世界不仅仅靠眼睛,还靠各种感官,像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这些感官的交互使用,可以让人全面立体地认识事物,感受世界。而小学生在写作中恰恰缺乏对这些感官的交互使用,他们的文章多以视觉为主,除了用眼来观察事物,好像忘记了自己还有其他感官,这样写出的文章单调而没有生气,缺少想象力和生动性。而古人对世界的认识方式善于变化,尤其善于使用各种感官。我们学习古诗时,可以引导小学生学习古人这种描写方法,在写作中学会运用各种感官,让他们的文章更加灵动而富于感染力。

如学习《所见》一诗,诗人用两种感官,把自己的所见所感表达出来。这里首先描写看到的“牧童骑黄牛”的悠哉悠哉,这是视觉;然后又描写听到的“歌声振林樾”,把打破树林寂静的“歌声”一下子突出了,这是听觉。诗歌的妙处不仅仅如此,还表现在这两个感官交换使用,“意欲捕鸣蝉”,交代了牧童的动作和心理表现,这主要是视觉,也交代了声音的来源。最后诗人一个“忽然闭口立”,用听觉来表现牧童由于捕蝉的动作,引起了蝉的注意,所以声音来源消失,让人不禁浮想联翩。通过学习这首古诗,引导小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写出他们感受到的复杂世界。

四、描写手法恰当

小学生不善于描写,尤其不善于塑造形象,所以他们笔下描写的形象缺乏生动和童趣,原因何在?主要还是描写手法运用不当或不善于运用描写手法的问题。小学生本来语言组织能力就不强,他们能好好地把自己要表达的东西写出来就可以了,但在高年级这种要求明显不行了,我们还需要小学生在写作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提高文章的语言表现力,让文章中塑造的形象更生动。而古人善于运用各种手法来塑造形象,尤其是古代诗人,他们能在短小的一首诗歌中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值得我们学习。所以在学习古诗时,我们可以在教会学生鉴赏的同时,引导小学生来学习描写手法的运用。

如学习《望洞庭》一诗,诗人主要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把平静的湖面比喻成镜子,又把湖山相依的画面进行想象,湖比喻成盘子,山比喻成青螺。如果说前面的比喻还比较普通,一般人都可以想象出来,但后面那句的想象力太丰富了,居然用一盘青螺把湖光山色包涵,太有才了。学习这首古诗,就要教会小学生,利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把自己的所见所感,用各种表现手法表现出来,增加文章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当然修辞手法不光有比喻的手法,还有其他的,像“不知细叶谁裁出”的拟人、像“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夸张等,都把诗歌描绘得形象活泼,很有趣味。

古代诗歌善于运用描写,在描写中善于运用视角的变化,结合各种感官,用各种色彩抒写自己的感情,运用各种描写手法,把诗歌中的形象描写得生动形象而富于表现力,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小学生,从古诗中获取灵感,学会古诗的各种描写方法,让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一个质的提高。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写作古诗
古诗中的鸟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