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繁冬采在用“势”

2018-01-20蔡呈贵

中国蜂业 2018年10期
关键词:群势哺育工蜂

蔡呈贵│文

江西上饶市信州区朝阳镇姜村蔡呈贵土蜂场 334126

蜜蜂群势是指一群蜜蜂中工蜂个体的数量和密度,是反映蜂群繁殖力和生产力的主要标志。蜜蜂群势强盛是养蜂优质高产的基础。蜜蜂群势随气候和蜜粉源等的周期性改变而有规律的变化。影响蜜蜂群势有蜂王产卵力、蜂群哺育力、工蜂寿命和蜂群分蜂性、管理方法等因素。

一、蜂群中何为“势”

蜂群群势,什么是势?我认为,中蜂每群3~4框、意蜂每群6~8框为基本群;蜂略多于脾为基本势。高于这一指标为强群,低于这一指标为弱群。强群在采集、抗病、抗盗、抗逆等方面优势明显。蜂群的势靠蜂王产卵力决定,产卵力受工蜂调节,工蜂的状态又可由养蜂人来调节。

二、实践中怎样用“势”

1.强势采集效益高

利用 “弱群繁殖、强群采蜜”,或者说“繁殖期大量分群,培育大量采集蜂;流蜜前合成大群,组织采蜜群。”然而,实践证明:由弱群育出的工蜂营养不良,体小质弱,合并成采蜜群后,与自己发展起来的同等群势蜂群相比,不仅采蜜出勤率低且采蜜载重量又低。因此,还是影响产蜜量。

2.强势繁殖力强

养蜂新手常犯的毛病是往蜂群里加脾加础,弄得脾多于蜂,脾面蜂数稀少,这是群势发展的大忌:一是幼虫多,哺育蜂少,顾此失彼,造成营养不良,导致相当一部分刚出巢新蜂先天不足。即便能正常飞翔,也难得寿数;二是酷夏时节,由于脾多蜂少,工蜂扇风驱热很难涉及到各个领域,过高室温缩短工蜂寿命并波及幼虫伤热——烂子;三是春冬季节不利保温,造成冻伤,极易诱发中囊病。脾多于蜂是养蜂的致命伤,无论任何时候,群势必垮。常年利用最佳群势,是养蜂的一个重要原则。超强趋弱都不利蜂群最大限度的发展。不同季节有不同的最佳群势要求,而且同一时期中,不同地区,由于自然条件不同,最佳群势标准也不相同。弱群越冬,如果通风,就会使蜂巢变冷;如果不通风,又会受闷,后果也不好。弱群蜂少,保温能力差。蜂群为了维持巢温,就要多吃蜜多运动,不但多耗饲料,而且缩短寿命。给弱群加强保温,就会伤热;不加强保温,子圈又会收缩。所以,弱群保温是件两难之事。越冬蜂交替后,弱群如果不加脾,就会限制产卵,浪费了哺育力。如果加脾,蜂王就会在二三天内将脾产满卵,结果以后又“花子”。要到蜂数显著增多时,花子才会停止。

3.强势有利于抗病

中囊病是中蜂的大敌,一旦发病,药物几乎无效。最有效的办法是选育抗病群培育蜂王,在春秋寒冷季节保持强群饲养。

常见蜜蜂在小隔板与副盖上栖息。这种蜂群,雌蜡螟成虫一旦飞进巢箱内几乎无栖身之地, 产卵几率相对较小,大大克服了因南方饲养的中蜂普遍存在着蜡螟乘虚而入产卵的缺陷。天气炎热时,弱群扇风、采水能力很低,如果养蜂人不能及时地给蜂群散热,就会发生“空心”。如果做到给蜂群及时散热,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管理。弱群不仅产品少,而且抗病能力低,容易患病。弱群内保卫能力差,体现在“守不住”巢门。弱群蜜蜂工作量大,所以寿命短,幼虫日龄混杂,不好管理。

4.强群便于日常管理

强群便于了解蜂情和及时调整,有时仅箱外观察就可以。但又不能随心所欲地操作,应以不影响蜂群正常生活为度。开箱看到蜂群安静,表明正常;如果蜂群跑动,表明应该尽量少开箱了;蜂群出现“刷刷”声,表明动作幅度太大;蜜蜂出现“示威”和攻击行为,必须立即停止操作。

养蜂技术绝不仅仅是“见蜜就收”那么简单,也不是有些师傅说的“蜜足蜂就好”那么容易。养蜂之道,不仅靠师傅口传心授,还靠自己观察、实践和感悟。

猜你喜欢

群势哺育工蜂
工蜂甲(上)
工蜂甲(下)
小保姆成长记
弱群自然合并的启发
勤劳的工蜂
母亲哺育我 我报慈母恩
不同中蜂群势产子育虫数量调查及运用
母亲哺育我 我报慈母恩
如何处理好分蜂与产蜜的关系
小麦胚芽作为意大利蜜蜂春繁期饲料蛋白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