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8-01-20颜春屹郭凤鸣陈桂生
颜春屹 郭凤鸣 陈桂生
前列腺增生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男性中的常见疾病。目前, 全球人口老年化日趋加剧, 导致前列腺增生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升高。其临床表现为膀胱出口梗阻、膀胱刺激等。其中膀胱出口梗阻对患者的影响较大, 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还会继发血尿、膀胱结石、泌尿系感染、上尿路积水、肾功能不全等症状, 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有着巨大的影响[1]。同时由于患者年龄较大、耐受能力较差, 应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才能获取显著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对本院于2013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5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两种手术方式进行研究, 旨在探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3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5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对比研究, 所有患者均经生活质量评分(QOL)、直肠指检、B超以及CT确诊为前列腺增生。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53~80岁, 平均年龄(68.45±5.15)岁;按增生程度可分为Ⅰ度32例、Ⅱ度25例、Ⅲ度18例;并发症包括膀胱结石6例、肾功能不全4例、血尿5例、尿潴留36例、上尿路积水24例;并发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22例、冠心病20例、高血压33例。观察组患者年龄53~82岁, 平均年龄(68.82±5.28)岁;按增生程度可分为Ⅰ度33例、Ⅱ度24例、Ⅲ度18例;并发症包括膀胱结石7例、肾功能不全3例、血尿5例、尿潴留34例、上尿路积水26例;并发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23例、冠心病22例、高血压3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增生程度、并发症情况、并发慢性疾病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已知情同意治疗方案, 且本研究已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1. 2 方法 两组均予以硬膜外麻醉, 让患者排空膀朓, 取截石位, 并置入电切镜, 仔细观察精阜、尿道、前列腺、外括约肌及膀胱颈的具体情况, 随后对膀胱各壁情况进行检查,特别注意是否出现憩室、小梁、结石、肿瘤、炎症以及其他病变, 前列腺是否存在突入膀胱, 并观察前列腺与输尿管口位置之间的关系[2]。对于合并结石患者, 先予以碎石。对照组予以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 选择Storz电切镜, 将电凝功率设置为80 W, 电切功率为120 W, 使用电切溶液5%甘露醇。切至前列腺外科包膜,切除过程中尽量避免伤及尿道括约肌。切除完毕后将前列腺组织碎块抽吸出来, 进行三腔气囊尿管留置, 并将膀胱冲洗干净。术后第3天拔除导尿管。两组患者术后均予以常规抗感染治疗, 期间严密观察其并发症情况, 一旦发现, 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理。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前术后IPSS评分及并发症(尿道狭窄、持续出血、膀胱穿孔、电切综合征)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 观察组的手术时长为(35.21±11.02)min、术中出血量为(34.26±8.11)ml、住院时间为(4.56±1.34)d;对照组的手术时长为(86.49±21.58)min、术中出血量为(85.46±17.22)ml、住院时间为(9.54±2.44)d;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18.328、23.295、15.493, P=0.000、0.000、0.000<0.05)。2. 2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IPSS评分对比 观察组术前IPSS评分为(25.48±3.41)分、术后IPSS评分为(8.12±2.64)分, 术前、术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862, P=0.000<0.05);对照组术前IPSS评分为(26.51±3.43)分, 术后IPSS评分为(8.26±2.81)分, 术前、术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5.644,P=0.000<0.05);两组术前及术后IPSS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1.844、0.314, P>0.05)。
2. 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发生1例尿道狭窄、1例持续出血, 无膀胱穿孔和电切综合征, 并发症发生率为2.67%;对照组发生2例尿道狭窄、3例持续出血、2例膀胱穿孔、2例电切综合征, 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67%)显著低于对照组(12.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07, P<0.05)。
3 讨论
前列腺增生对高龄患者的影响较大, 常引起下尿路梗阻。对于该病症的治疗有很多, 可采用气囊扩张药物进行治疗, 但治疗周期较长, 疗效也十分有效, 只能将其作为体质较弱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一种保守治疗方案;可采用腔内热疗法, 但该技术不够成熟, 缺乏较高的安全性;可采用膀胱造瘘术, 虽然有一定的疗效, 但术后需要定期换药、换造瘘管,感染、瘘管滑脱等不良情况较多, 不利于患者快速康复[3]。近年来, 随着微创技术和电切技的快速发展, 给前列腺增生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希望。电切手术具有疗效显著、创伤损伤小等优点, 被广泛应用于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治疗中。
电切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切割术, 在前列腺的临床治疗中疗效显著。手术过程中, 充分利用电切镜, 将甘露醇(5%)作为电切溶液, 将前列腺组织抽吸出来。该手术完成后, 患者的膀胱刺激等多种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 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4]。此外, 切割过程中, 可以清晰的观察到膀胱壁层次, 可减少术中出血量, 保证术野范围, 便于精准定位和操作, 同时也减少了膀胱冲洗的次数, 缩短了手术时长并降低术后感染率, 临床优势显著[5]。
本研究中, 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18.328、23.295、15.493, P=0.000、0.000、0.000<0.05)。观察组术前IPSS评分为(25.48±3.41)分、术后IPSS评分为(8.12±2.64)分, 术前、术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IPSS评分为(26.51±3.43)分,术后IPSS评分为(8.26±2.81)分, 术前、术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IPSS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07,P<0.05)。提示两种手术方式均可获得确切的疗效结果, 但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患者的创伤更小, 手术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可有效治疗前列腺增生,且疗效显著, 可缩短手术时长, 减少术中创伤及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