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本土音乐素材创作歌曲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2018-01-19杨丽莉
杨丽莉
摘要:本土音乐是当地植根于民间、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音乐。本文以本土音乐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为出发点,通过在高校《歌曲创作》课程中引入对本土音乐素材改编、创作的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歌曲写作能力,使学生在掌握歌曲创作技法的同时,又能更加了解和熟悉自己家乡传统音乐的类型及特点。这是对传统《歌曲创作》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也是结合地方音乐资源、突出地域音樂特色的实践教学尝试。
关键词:本土音乐素材 歌曲创作 歌曲改编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0-0109-03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一直在套用和沿袭着音乐学院的培养模式,使得本该以培养基础音乐教育师资为目的的音乐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培养大纲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都逐渐脱离了它的专业目标,导致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应用和实践能力差,综合音乐素质下滑等现象。其中,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歌曲作法》作为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并运用歌曲创作的各种技巧,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歌曲和创作歌曲的能力。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多数歌曲作法的课堂只有干枯的理论传授,教师缺乏主动和有效的引导,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积极主动的吸收和理解,音乐思维和创作激情不能得到合理的发展,积极有趣的创作实践较少完成,因此,走上工作岗位后,能给中小学生进行歌曲写作辅导、能创作出优秀歌曲的佼佼者少之又少。
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在歌曲创作教学中,不断地尝试探索一些能调动学生创作积极性和激发学生创作思维的方法。通过实践,笔者发现,以学生熟悉的民间音乐素材作为主题,运用所学的各种音乐发展手法和创作技巧,既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又能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当地的民族音乐文化资源。现以《歌曲作法》课程中的创作实践环节为切入点,对运用本土音乐素材改编及创作歌曲的实践教学方法进行梳理归纳。
一、以分析模仿为引导
在歌曲创作教学中,学生往往会遇到无从下笔的情况,即使掌握了一定的创作技法,也经常会在作业中出现主题乐思不明确;旋律不流畅;风格把握不准;手法运用混乱;调式调性不清晰;整体布局和构思不理想;结构层次不分明等诸多问题。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最有效可行的当属分析和模仿。
(一)创作技法分析
著名音乐教育家、民族音乐学奠基者杨荫浏先生曾说过:“就已有的曲调进行加工改编,在我国历史上,也是极为重要的作曲方法之一,的确有不少极为优秀的作品,曾是从这种加工改编的作曲方法中涌现出来的。”[1]
运用中国民间音乐素材改编的艺术歌曲在建国后至文革前夕出现了第一次的创作高峰,如:《想亲娘》《百灵鸟,你这美妙的歌手》《上去高山望平川》等;改革开放后出现了我国艺术歌曲创作的第二次高峰,代表作品有《蓝花花》《桃花红 杏花白》《孟姜女》《玛依拉变奏曲》等。这些优秀的艺术歌曲,以传统民歌旋律为主题,运用不同的音乐发展手法,使作品的结构扩大,艺术性增强,改编后的旋律更加绚丽多彩。
分析这些优秀歌曲的主题、主题发展手法、改编技巧、音乐结构的安排以及乐曲调式调性的处理等,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改编创作技巧的应用,还能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借鉴模仿,在模仿的过程中,将优秀作品的写作技法转换为自己的创作技能。
(二)创作技法模仿
模仿写作是歌曲写作课程中的一个学习和练习的过程,它必须由易到难,由局部到整体,循序渐进地进行。歌曲写作的模仿不同于照抄照做,需要创作者灵活掌握,并能合理运用,是学生在理解了写作原则和技法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优秀艺术歌曲的创作技法,将理论转换为实践。因此,模仿的原则必须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先分析后创作。
例如:在学习音乐发展手法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提前分析作品《蓝花花》中都用了哪些发展手法,如何运用。课堂上让学生以一首当地民歌或者其他民间音乐素材为主题,模仿《蓝花花》作品中的某一种音乐发展手法来创作歌曲片段,以此使其逐渐掌握音乐发展手法的运用规律。
二、以音乐采风为延伸
音乐采风对《歌曲作法》课程是一项十分有益的实践活动。在采风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当地音乐的类型及特点,激发学生对民间音乐的热爱,还可以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帮助学生搜集挖掘民间音乐素材。
部分院校的《歌曲作法》课程教学大纲中,每学期有4学时的音乐采风作为艺术实践,让学生深入民间音乐活动现场,亲自体验和感受当地民间音乐的特征,或采用与民间艺人访谈及邀请艺人到校与学生进行交流的形式,搜集整理采风所得乐谱、唱本、录音视频资料等。
采风后,布置学生对采集来的民间曲调、歌谣进行改编及创作,并在课堂上展示及相互交流,以此促进学生对歌曲创编的积极性。这种实践教学的形式是值得提倡和其他院校学习借鉴的。
三、以实践创作为目标
传统的《歌曲作法》课程中,学生多数是被动机械地接受教师讲授的内容和观点,学生的创作实践较少,这样的教学抑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写出来的歌曲旋律可听性较差,问题较多,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和创作积极性。
而以本土音乐素材为主题改编创作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可以选取自己喜欢的民间音乐作为动机,通过前期的分析和模仿的训练,逐渐掌握改编和创作的技巧,能胜任一首完整作品的创作。
(一)运用不同创作技法进行改编
许多由中国民歌改编而来的歌曲,其民歌主题旋律没有改变,仅在歌曲的结构方面产生了变化,例如:蒙古民歌改编的《嘎达梅林》、黎英海根据云南民歌改编的《小河淌水》等。
指导学生进行改编时,可保持原始音乐素材的旋律不变,或改变节拍节奏,保留原主题的旋律线条,这种方法既简单又能使改编与原音乐素材保持统一。
在创作技法中,变奏手法的运用可以分为多种情况,最简单有效的变奏手法即为加花变奏,是在原始音乐主题的骨干音前后加上和弦外音,如经过音、辅助音等,或辅以装饰音,如前后倚音、单复倚音、波音等。这种手法的运用可使改编后的旋律流畅委婉。
也可利用节奏扩充的手法,改变原主题的旋律时值,将其扩大或缩小,使改编后的旋律线条保持原样,但由于节奏的拉宽或紧缩,使原旋律的音乐特点发生了改变。
此外,模进手法在民歌改编中的运用也较为常见,它可以保持旋律音的运行方向,但同时又因为在不同的音高位置上重复或变化重复,产生调性的短暂改变。因为民族调式的特点,民间音乐素材改编时,常运用自由模进,在模进中,避开或替换掉调式的偏音,使改编后的旋律与原始旋律在调性风格上能保持一致。
(二)运用多声部音乐形式进行改编
民间音乐素材除进行单声部改编外,还可运用多声部音乐形式进行改编。《歌曲作法》课程通常开设在《和声学》课程之后,学生在学习歌曲创作时,已经掌握了和声学基础知识,也进行了四部和声的写作训练,因此可通过多声部音乐形式,让学生对民间音乐素材进行改编。
创作初期,学生可先进行二、三声部的写作练习,熟练之后,也可将原主题设为旋律声部,对其进行四部和声的编配。掌握一定的创作技法后,再运用不同的创作手法,对原主题进行多声部音乐的改编,如加入调式调性的变化;运用音区的对比,把主题放在不同的声部;运用卡农式模仿手法等。在课堂教学中,可将学生写作的多声部改编曲进行现场演唱,使学生能听到自己编创作品的实际和声效果。
运用多声部音乐形式进行改编,对学生改编合唱作品的能力是一个极大的锻炼和提高,使其能更好地适应中、小学音乐教学需要。
四、以网络课堂为评价平台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也要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除了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课件讲授之外,课后还可利用网络技术,构建网络课堂,学生完成的创作片段或创作作品都可上传至网络课堂中。这种方法搭建了以网络课堂为评价的平台,学生编创的歌曲以开放的形式呈现给全班甚至全院学生,每一位同学都可参与评价。不仅要评价该曲的优点,还要理性的评判创作的缺点,如旋律是否流畅;词曲结合是否恰到好处;歌曲的结构是否处理得当;民间音乐主题在改编中是否保持了风格统一等问题。这种形式改变了以往《歌曲作法》课程中,以老师的主观评价为主,学生的评价参与度低的现象。
此外,还可上传共享资源、采风所搜集的乐谱、音频视频资料等到网络课堂,既丰富了课堂教學的内容,又可以使师生之间在课下有更好的互动。
目前网络课程使用较多的平台是毕博系统,该系统可上传每学期的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教案,以便学生随时查阅,及时做好预习准备。资源共享部分还可将本土音乐素材分为民歌、曲艺、戏曲和舞蹈音乐等类别,每种类别上传一些典型的素材乐谱或音响资料,以方便学生查看采用。
五、结语
民间音乐素材是创作歌曲的源泉,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民间音乐素材有着不同的音乐风格特点。把本土音乐文化资源引入《歌曲作法》课程中,利用本土音乐素材编创歌曲的实践教学环节,不仅能使学生掌握了改编作品的创作技巧,增强了他们的歌曲写作能力,又能使学生在创作的同时更加了解和熟悉自己家乡传统音乐的类型及特点。
义务课程标准中设有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多个教学领域,因此,《歌曲作法》课程应结合中小学音乐教学领域中“创造”与“创作模块”的内容标准进行教学,通过学生对本土音乐的改编创作实践,使其能更好地适应今后的音乐教学工作。
注释:
①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下册)》,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第864页。
参考文献:
[1]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下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2]黄常虹.民歌·艺术歌曲·民族性[J].中国音乐,2006,(02):143-145.
[3]蔡际洲.中国传统音乐的生态系统及其可持续发展[J].中国音乐,2003,(05):16-21.
[4]刘湘.传统与现代碰撞出的火花——王志信的三首民歌改编曲主要音乐特征剖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03):50-53.
[5]冯志莲.民族声乐作品创作的新收获——王志信近年作品初探[J].人民音乐,2002(04):17-19.
[6]黎英海.汉族调式及其和声[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7]樊祖荫.中国五声调式及和声的理论与方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8]刘廷新等.常州传统音乐舞蹈艺术[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3.
[9]周青青.中国民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