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流行音乐演唱教学策略

2018-01-19郭亚琼

艺术评鉴 2018年20期
关键词:高等院校策略

郭亚琼

摘要:高等院校流行音乐演唱教学是我国近几年新兴起的专业,作为高等院校流行音乐教师,应社会发展特点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并在流行音乐演唱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艺术修养,以此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的音乐人才。笔者针对高等院校流行音乐演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高等院校流行音乐演唱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等院校 流行音乐演唱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0-0105-02

“流行音乐是艺术的生活化,具有通俗易懂、形式活泼、朗朗上口等特点。”[1]我国高等院校流行音乐演唱教学起步相对较晚,其中难免存在这一些问题。作为高等院校领导以及流行音乐演唱教师应该正确的看待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策略积极的解决这些问题,不断的改进和完善高等院校流行音乐演唱教学。

一、高等院校流行音乐演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统一的学科构建标准,课程设置缺乏标准化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尤其是部分民办高等院校已经开设了流行音乐演唱专业,但是部分高等院校缺乏流行音乐演唱教学发展对社会文化建设重要意义的全面认识。大多数高等院校更为看重流行音乐能够充分的吸引广大学生,以此来扩大本校招生,增加经济收入。在招生简章中“现代音乐”“爵士音乐”等混乱的名称出现,由此便可看出流行音乐演唱学科构建缺乏统一的标准。在设置流行音乐专业课程时不可以照搬其他类型的音乐专业课程设置模式,也不可以憑主观意识和自身经验随意的设置流行音乐演唱课程体系。高等院校流行音乐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是通过相关专业教育工作者长期的深入探究和分析、对该专业进行准确的定位,而形成科学的、系统的课程体系。

(二)盲目扩招缺乏严格的招生把关,学生质量良莠不齐

近几年,艺考在全国范围内流行开,高等院校流行音乐演唱专业的开设,涌入了大批量的考生,并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高等院校本该是衡量考生学习能力的专业考试天平,目前我国教育政策的改革以及高等院校办学规模的需要促使其发生了倾斜。对于艺考考生而言,通过短时间内的专业培训,以及考前的突击学习,就大体可以考进高等院校。而对于普通高考的考生来说,近在眼前的文化课分数线,促使越来越多的考生选择音乐类专业,这也致使高等院校流行音乐演唱专业学生质量良莠不齐。

(三)缺乏优质的师资储备,教学手段较为单一

由于我国流行音乐演唱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这就致使部分高等院校缺乏优质的师资储备,这对学生在流行音乐方面的发展非常不利[1]。另外,大多数流行音乐演唱教师通常采用模仿的手段来实施教学,根据学生的嗓音特点来引导学生去模仿某一固定的对象,然而成名的歌手并不是凭借模仿而成名的。这样的教学手段,培养出的学生仅仅是模仿能力较强的学生,并不是具有自身独特个性特点的优秀歌手。

(四)缺乏实践教学,教学内容未能与时俱进

流行音乐是一种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音乐形式,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的随之产生着变化。流行音乐在我国的发展,其转换曲风的速度以及更替潮流的速度均十分惊人,大体平均每一两年就会呈现一种新的发展方向,然而,对于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流行音乐演唱教学来说,“教师往往只重视对学生的声音控制方面的内容,”[2]缺乏实践教学,教学内容未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当今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不仅仅能够会唱会跳,还需要无论是在舞台还是录音棚都能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优势,针对这些需求来说,流行音乐演唱课堂教学很难实现。由此可见,缺乏实践教学的流行音乐演唱教学所培养出来的音乐人才很难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高等院校流行音乐演唱教学策略

(一)统一学科构建标准,合理设置教学课程

统一学科构建标准,不仅可以有效保障教学质量的提升,还对学科的发展具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只有制定大部分教育体制均认可的统一学科构建标准,才能够形成统一的高等院校流行音乐演唱专业招生体系、教学评估体系、课程设置体系以及学生考察体系,从而实现规范化标准化流行音乐演唱教学体系[3]。在流行音乐演唱专业课程具体设置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两方面原则:第一,保持专业课程的独立性。在设置教学课程时,应该避免与其他音乐学科的教育模式相重合,应该与其他音乐学科形成互补的关系,不过于依赖与其他音乐学科的教育模式。第二,完善课程体系。现阶段,流行音乐产业的发展越来越精细化,这就对高等院校流行音乐演唱教学的成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课程的全面化以及精细化。高等院校流行音乐演唱专业可以设置的课程较为丰富,例如:在设置理论课程时,可以设置中外流行音乐发展史、流行音乐社会学、流行音乐美学等;在设置技巧层面的课程时,可以按照音乐的风格进行课程划分,如爵士、摇滚、蓝调等。并按照音乐技巧的难度分层设置课程,以便学生逐层的掌握流行音乐技巧。在设置应用性课程时,可以设置流行音乐作曲、歌词写作、录音技术等。总之,要尽可能的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音乐人才。

(二)规范招生体系,正确设置培养目标

随着流行音乐产业随之蓬勃发展,也对流行音乐人才的专业能力以及专业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高等院校应该正确的设置培养目标,并且在设置培养目标时应该注重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实际的教学能力。作为高等院校领导应该重视流行音乐演唱教学,正确的设置培养目标,充分的挖掘具有流行音乐发展潜力的人才。另外,高等院校应该对流行音乐演唱专业招生实施严格的把关,这也是流行音乐教育的第一道门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规范招生体系,并不是就有悖于国家倡导的扩招精神,而是将招生工作规范化,严谨、公平的进行招生,提高流行音乐演唱专业学生的整体质量,对于一些抱有投机取巧心理的考生进行淘汰,这对学生以及学校无疑是一项负责的举措。在设计招生考试考题时,应该充分结合流行音乐的特点,对考生的流行音乐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性的考察,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基本招生原则,择优进行录取,促使每一名考生都能够充分的展现自身的特长。

(三)建立优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创新教学手段

现阶段,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已经开设了与流行音乐相关的硕士研究生专业,这一举措有效的弥补了我国流行音乐专业教师较为匮乏的不足。针对已经开设流行音乐演唱教学的高等院校而言,应该积极的鼓励流行音乐教师接受再教育,并加强对流行音乐教师的专业培训。例如:高等院校可以定期的组织流行音乐教师进行专业知识的交流学习,还可以组织教师观看国外的流行音乐教学过程,从中吸纳成功的教学经验。作为高等院校的流行音乐教师应该不断的提高自我、完善自我,通过各种途径不断的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儲备,为高等院校优质的专业教师队伍的建立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另外,作为流行音乐教师应该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拓宽教学视野,突破传统的流行音乐演唱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

(四)注重实践教学,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流行音乐本身就是一门具有实践性的艺术,运用艺术实践教学,不仅有利于流行音乐教师充分的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还有利于流行音乐教师发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此及时的进行改进与完善。并且,学生通过实践教学能够不断的开拓自身专业知识范畴,对自身的专业能力以及专业水平进行客观的认识,同时不断的增加自身的社会经验与音乐艺术的累积,为自身更为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流行音乐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该做到专业知识的与时俱进,以此使得学生掌握的流行音乐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不与社会的发展相脱节。若想实现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作为流行音乐教师就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去了解和掌握最前沿的流行音乐知识与技能,以此使得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总之,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流行音乐演唱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作为高等院校领导以及教师应该正确的看待这些问题,并积极的采取相应的策略进行解决,从而更好的培养流行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罗箫,吕一鸣.普通高校流行音乐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音乐,2016,(21):19-21+23.

[2]刘双.关于高校流行唱法教学的反思[J].当代音乐,2017,(16):17-18+21.

[3]张罗箫,吕一鸣.普通高校流行音乐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研究[J].戏剧之家,2017,(01):216.

猜你喜欢

高等院校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