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罗丹的人体素描

2018-01-19宫磊磊

艺术评鉴 2018年20期
关键词:艺术审美

宫磊磊

摘要:素描作为表现形式,以人体作为内容载体的作品,在美术史中数量很多。人体启发了人的审美感受和更深层次地开掘人的审美意识,素描宣泄了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独特情感,素描与人体的结合使两者之美撞击交融,相得益彰。奥古斯特·罗丹,作为世界著名的艺术大师,同样毫不例外地选择了人体素描,并在这一领域出类拔萃,影响深远。在罗丹众多的艺术作品中,人体素描座作品数量非常多,其在素描中常常借助淡彩润饰作品,看重线的使用,追求和表现自然美在人体素描中充分地展现,使得作品具有独有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罗丹作品 人体素描 自然美追求 艺术审美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0-0035-02

一、罗丹素描概述

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1840-1917)于1840年出生在法国的巴黎,罗丹在少年的时候受过良好的教育,在14岁的时候进入到皇家素描与数学专科学校,师从雕刻家卡波尔,学习素描和雕塑方面的技术。通过不断的学习,罗丹掌握了精湛的绘画技巧。波德莱尔是和罗丹处于同一时代的作家和诗人,给罗丹带来比较大的影响,在阅读《恶之花》之后,创作了一系列的插画。从艺术的角度来说,罗丹25岁创作的《罗丝·贝莉》中,我们能够从中感受到学院派艺术的特点。虽然传统的审美意识对罗丹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但是,传统思想并没有束缚罗丹的表现方式,依然不断地探索和努力,寻找属于自己艺术的内涵和语言。从绘画的角度来说,罗丹深入地研究光影,表现了他对“人体本质”以及体积感的热爱。在素描艺术的追求中,罗丹始终坚持从一而终,他说“我终生都在画素描……我还很小的时候就拿着画本跟铅笔到罗浮宫临摹古物,这是成为雕塑家前的自我准备,可是我那时还不算是雕塑家,因为我对素描还只是一知半解”。

二、罗丹人体素描

在罗丹的一生之中,有着非常多的素描作品,在素描中常常借助淡彩润饰作品,使得作品具有独有的艺术效果。通过对罗丹的素描作品研究,主要有宗教倾向和希腊倾向两个大类。在宗教倾向的素描作品中,除了采用比较轻松的线条以外,还采用比较厚重的陰影进行润饰,形成非常鲜明的光影对比,借助水彩或者水粉的白色,实现高光部分的调和,呈现出非常好的艺术效果。人体素描是罗丹素描作品中的主要内容,利用动态性和流畅性的线条,展示人体的动态变化,这些特点在罗丹早期的作品中非常常见,如代表性的作品主要有《恶之花》等素描插图、但丁的《地狱》插图。第二类具有希腊倾向,相对于第一种素描作品来说,第二类作品具有更好的画面效果,更加的明朗、清晰,通过细致、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人体基本形状,之后采用水彩润饰。在画面中不再有比较中的阴影内容,人体也变得更加的轻盈,给人以生命感,一些女性人体作品中,具有一定的挑逗性。

罗丹一生之中创作非常多的人体素描作品,以女人体居多。在传统地中海文明思想的影响下,自然美成为人体美的追求和表现,并且在人体素描中充分地展现。在罗丹的人体素描作品中,一部分来自罗丹早期对于古典绘画和古代大师作品的临摹,如米开朗琪罗在梅迪奇教堂作品的临摹。罗丹的临摹不是单纯地进行画面形象临摹,而是在深入了解米开朗琪罗作品的基础上临摹。在1877年,罗丹的素描作品《穿褶袍头顶托盘的女子》,画面中主要呈现出着衣人物的形象,和早期的素描作品相比,其表现技巧有着明显的不同,更加深刻体现了罗丹在“人体本质”方面的探究。奥克塔夫·米尔博所著的《酷刑之园》所创作的插图,是罗丹描绘女性作品的重要代表作。这些作品都可能被认为是罗丹素描主体的转变,是重要的素描作品。在罗丹的女人体素描作品中,呈现出更加清新、明朗的画面效果,早期明显的明暗对比没有了,其细条的流畅性增强,更加的细腻,简单的呈现人体形态,虽然少了不少细节的描写,但是具有非常好的灵动性。一些艺术家使用淡淡的水彩将其作品进行笼罩,作品呈现出朦胧美的效果,和罗丹的大理石人体雕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罗丹的素描作品《女性裸体》中,主要是对女性屁股的描绘,通过自然、流畅的线条勾勒作品,线条虽然繁多但具有秩序性,能够充分的表现出艺术家的素描技术,使用几根线条进行头部的描绘,呈现出良好的效果。在作品《拉衣至腿的裸女》中,通过几条简单的线条,表现了人物的主要形态,素描作品更加的自然、灵动。罗丹的素描作品中,具有希腊倾向的作品,在人体局部的描绘时,不再那么的细致、深入,但是能够表现出所要表达的内容。

在素描作品创作的过程中,罗丹非常看重线的使用。在素描作品《裸女》中,轮廓线更加的均匀、富有弹性,使得女人体的形态充分展示,借助长短不一、变化多样的线条,呈现出人体的上身和胳膊,具有非常大的震撼力和吸引力。在胸部和脸部形状的勾画中,借助简洁的线条进行勾画,在复杂繁多的形体线条中,融入立体感的投影,呈现出人体的暗部,明确地展示作品中的明暗关系,使得人物形象整体上更加流动、挺拔。在素描作品欣赏的过程中,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线条,借助长短不一的线条勾画的人体形象,更加的真实,具有生命感。素描中的人体,其形象虽然模糊,但是却具有简洁、明了的轮廓线,罗丹犹如将素描以雕塑的形象展出出来。在素描作品《女性裸体》中,借助线条将人体和衣服进行区别,人体勾勒时采用简单的线条,而在衣服的勾画中,采取的是反复描绘的线条,通过线条呈现出物理的主要内容,利用线条的疏密度作为人体和衣服的分界。罗丹素描作品中的物象是线,而线则是罗丹素描中的灵魂。在素描作品《拉衣至腿的裸女》中,人体的整体轮廓和结构则是由树根流畅的单线勾勒,借助几根简单明了的线条,呈现出人物的下身衣着。《裸女》这一作品中,在线的使用方面,和马蒂斯有着相似之处,亮部采取简洁明了的轮廓线,暗部采用线条修饰,形成明暗对比。从罗丹的作品中能看到单线条在他素描中的使用。

三、罗丹人体素描中的审美

罗丹认为,在艺术写生和创作的过程中,“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罗丹非常擅长借助光线观察模特。艺术写生的过程中,艺术家要求模特摆出自己设定的动作或者姿态,罗丹在这方面的创作有着独特的想法。在写生创作中,罗丹不会提出过多的要求,不会要求模特摆出一些假的姿态,让模特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的活动。罗丹在女模特素描作品的创作中,让模特在画室自然的活动,通过更加细致的观察了解模特的动作和姿态,深入探究每个动作和姿态中肌肉发生的变化。在模特写生创作中,罗丹不仅仅是进行物象写生,更注重一种意象,这种意象必须是真实的,具有一定的鲜活性和生命性特点,模特在自由的活动中,能够更加的真实和自然。罗丹认为,在短暂的人体姿态中,不应当受到模特的限制,应当更加真实的呈现和展示,能够避免人体动作的呆滞和死板。在创作的过程中,如果需要模特摆出设定的姿势,也会尽可能保持姿态动作的自然。

罗丹认为,作为一名艺术家,在追求艺术作品的优秀时,空洞的内容和无关紧要的琐细都不应当是其追求,艺术家需要做的是在生活中细致的观察,留心生活中每个真实、感人的瞬间。罗丹还认为,这个世界上并不是缺少美,而是需要一双去发现和感受美的眼睛。罗丹认为美在于真,“艺术的功用就是将他描摹下来,使人人可以普遍地、时时的享受。艺术的目的就在于此,而美的真泉仍在自然”。在艺术的创作中,罗丹更加注重从自然中寻找和发现美,美与丑并没有界限,在一定的情形中,美和丑是可以转化的,真实、自然在我们眼中才是最美的。

参考文献:

[1]何政广主编,张光琪等撰文.罗丹[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2][法]奥古斯特·罗丹口述,葛赛尔记录.罗丹艺术论[M].沈宝基译,吴作人校.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奥地利]里克尔.罗丹论[M].梁宗岱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4][法]葛赛尔.罗丹艺术论[M].傅雷译,傅敏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5]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陈聿强.艺用人体结构运动学——探索一门新的绘画技法理论学科[J].新美术,1984,(01).

[7]张玉玺.素描教学中的整体与局部[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8][11]权锦鸿.试论高校美术直觉教育[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9][12]张晨初.人体素描课堂教学的三大理由[J].艺术教育,2009,(10).

[10][13]李恩伟.素描考试中应注意的几个理由[J].山西教育(招考),2008,(02).

猜你喜欢

艺术审美
基于能力培养的美术色彩教学研究
论钢琴教育中的艺术审美
意大利歌剧的发展
电视综艺节目主持艺术审美风格探微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浅析中国传统戏曲表演的艺术审美特征
论心理素质在扬琴演奏中的培养
探究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手法
重视艺术审美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