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价值链”理论对施工企业财务人员的指导意义

2018-01-19徐庆山

财会学习 2018年33期
关键词:价值链财务人员施工企业

徐庆山

摘要: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理论是一种将价值链分为支持活动和基本活动的经典理论。而财务划分至支持性活动,在施工企业以工程人员为主的,财务人员扮演的支持性活动的执行者更为突出,所以如何在价值链条中扮演好价值的一员至关重要。同时价值链也指导施工单位财务人员如何运用这个价值链分析来有效分析施工单位的成本,为施工企业单位的利润点提供分析导向。

关键词:价值链;施工企业;财务人员

一、价值链分析概述及其延伸

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理论,其具体含义就是将企业内的增值活动分为两种活动,一种是基本活动,另一种是支持活动。第一种基本活动涉及了多种内容,其中包括生产、销售、物流以及售后服务等;第二种支持活动涉及了人员、财务、研发、规划、采购等。这种方法要求很严格,需要確定核心竞争力以及关注企业内部资源情况。同时公司应在这方面需要注重特别关心,培养核心竞争力,从而巩固公司的市场地位以及竞争优势。企业的优势可以从价值链活动体现,进而带来利益。

价值链咨询模型是基于波特的改进。所谓价值链咨询模型,具体是将企业的业务管理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是决策层,第二个是管理层,第三个是运营层。决策层负责企业的业务方向以及资源分配方向。管理层主要负责公司的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以及信息服务等方面,另外也负责控制企业的效率和成本;公司的业务层涵盖了公司的许多方面,从采购、生产到销售和服务。

二、当前施工企业财务人员的特点和施工企业成本的特点

(一)偏重工程人员,财务角色定位模糊

在施工企业中,尤其是一线员工,基本是清一色工程专业人员,财务人员只是少数,这也是施工行业性质所决定的,如果是金融性行业,具有经济类专业背景的那就不在少数。在更多的人员看来好多财务只是开启收钱和付钱“极简”模式,财务人员自身也只认为自己是简单的偏向核算模式,监督只停留在台面上,管理层扮演缺失。

(二)项目过于偏重部门业务的核算,忽略成本管控之间无缝链接和筹划

项目成本不仅仅是一个部门的业务核算,或简单的某一个月份和季度的核算,但为了核算的方便人为的划分,有一定的分析意义,也带来一定的局限性,忽略部门之间的核算对接,忽略施工周期带来变化,也容易忽略整体,所以项目过于偏重部门业务的核算,忽略成本管控无缝链接和筹划。

(三)只重视项目成本管理,忽视企业资源的整合

项目建设公司不仅拥有内部资源,还拥有外部资源,如银行,政府部门,供应商和业主。如果施工企业没有有效整合这些资源,施工企业的竞争力就会降低,战斗力就会降低,也不会形成强大的联盟和双赢局面。同时,企业往往过分关注项目的单一成本管理,而忽略了企业的协调统一管理。它将导致公司即使单一项目上的发展良好,并不能做到整个企业会变得更大更强。如果建筑企业要发展良好,就必须注重企业的整体成本管理,重视企业的整体协调发展。

三、财务角色的本位回归

(一)提供专业的辅助服务

如何从日常业务中提炼出有效的数据,来为领导提供决策,是财务不得不琢磨一个问题,如果自己提供数据不足或偏差,就会导致做出错误的决策。著名学者稻盛和夫曾经在一本书中提到过:“如果把经营比喻为驾驶飞机,会计数据就相当于驾驶舱仪表上的数据,机长相当于经营者,仪表必须时时刻刻变化着飞机的高度、速度、姿势、方向正确及时告诉机长。如果没有仪表,就不知道飞的所在的位置,就无法驾驶飞机”。所以财务“仪表”都不行,何谈起决策。

(二)业财融合

把财务工作和业务工作结合起来,就是“业财融合”。财务人员不仅仅要懂财务工作,对业务工作要有涉猎。在对待业务实施管理的同时,财务人员不再是简单的业务后进行核算监督,而需要从价值链的角度针对于公司前台的业务工作进行预测及分析,为公司的发展做出相关决策,并且整理出相关真实有效的数据为公司的发展做出参考,财务人员将扮演者策略咨询专家的角色。

(三)各部门有效对接

财务人员作为“价值链”的一员,就要对每个部门无缝连接,保持数据高效、无误的提炼和传递。这是要做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毕竟财务人员也要积极主动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三分做账,七分沟通”。

(四)深入强化预算管理

财务工作要有计划性,要有预见性,在编制预算时要做到科学性、合理性,致力于预算的准确性和精细化水平。同时要善于借助一些预算系统平台,能够有效有序的控制,同时也做到执行分析制度,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各种环节的分析和互动,这样可以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

(五)有效防范各项风险

做好防范价值链中的相关环节的风险,如债务风险、资金风险、农民工拖欠工资、供应商恶意诉讼风险、违约风险、亏损风险等。对各类的风险划分归类,有全面,有重点。

四、点击施工项目的利润关键点

(一)对各部分成本抽茧剥丝

建筑企业的内部价值链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其中基本活动包括企业内部的合同报价、施工设计、合同签订、最终施工工程的完成以及交付等。另一部分关于辅助活动,主要包括相关人员进行采购以及企业技术的提高发展。基础活动在维护建筑企业生产和发展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辅助活动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创造了间接价值。通过进行价值链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施工企业在每个过程中都有的关键点,做好关键点控制,提高成本控制的针对性。为成本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制定成本计划和确定目标成本提供分析方向。另外需要关键内部相关人员着重控制关键环节的分析,发现并解决影响工程成本的因素以及问题,并通过关键控制管理,从而有效地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二)有效整合内部和外部资源,实现利润最大化

我们对基础活动和辅助活动有效的拆分,我们也要有机的整合,所以建立健全的成本管理体系,有必要明确企业成本的管理方向,管理方法,管理职责和相应的评估方法。当然,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应以价值链理论为基础,构建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体系。要结合建筑企业的复杂性和特征化,应从有效价值的角度进行成本管理。促进建筑企业各环节的联系,有效提高建筑企业的价值,控制企业的成本。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系统不能单独管理项目成本,而是必须从全面的角度进行企业成本管理。公司以项目的运作为核心,可以确保项目相关方面的成本有效管理。

(三)确定价值链流程,重视局部,也注重整体

价值链过程可以被识别为活动和成本之间的关系以及活动和产品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价值链流程,又可为提供一些内控管理情况和决策信息,也会显现出一些不足之处,这为进一步进行成本分析提供有效资料,就可以对相关的活动和价值来权衡,可以整合某些环节也可以提出剔除部分环节,使得价值链上的各环节在最有效的整合上,创造最高利润点,使得价值链分析更有效为成本分析提供一个工具。

五、结论

通过对建筑企业价值链的分析,强调财务人员应当在价值链中发挥好财务角色作用。财务人也是“决策层、管理层和运营层”一个成员,必须善于使用价值链的成本工具,做好价值链下的建筑企业的成本管理分析,从而有效提高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效率,增加施工企业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毛卫芳.于价值链的管理会计发展模式初探[J].当代会计,2015 (9):P7-P8.

[2]何全庚.基于价值链下的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分析[J].当代经济,2016 (5):P102-P103.

[3]李平.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研究[J].新财经(理论版),2011 (9):P128-P129.

猜你喜欢

价值链财务人员施工企业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数字化转型与价值链成本管理研究
价值链会计研究的现状和管理理论
心理契约在企业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探讨
新形势下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价值链重构》
好老板
加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网络信息技术在施工企业项目财务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