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研究
2018-01-19吕芙莹赵思棋
吕芙莹 赵思棋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经济战略,为我国的国有企业对外进行直接投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我国国有企业应该抓住机遇,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进行友好往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基于此背景,本文在对我国目前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制约我国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主要原因,并据此提出积极促进我国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建议,为后来企业境外直接投资发展提供经验。
关键词: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資;政府职能;风险管理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国有企业进入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黄金时期”,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国有企业抓住时机,扩大投资规模,改善投资结构。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不断加快“走出去”步伐的同时,在海外频繁遭遇各种阻力和限制,常被质疑中国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带有强烈政治目的。面对指责和质疑,我们应当做的是进行理性的分析。
因此,本文以我国的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结合国有企业和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理论知识,着重研究国有企业在外现状和制约因素,并给出相关的建议,为以后的企业在外进行投资提供经验。
我国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21世纪以来,以我国国有企业为主导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最大的特点。如今,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拥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个别企业在某些方面也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是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象征。
我国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取得成绩
如果说1992年的改革开放使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 2001 年 加入 WTO 使中国走进了世界。那2013年的“一带一路”战略无疑使中国吸引了全世界各地的目光, 2013年~2016年中国对世界的直接投资净额明显呈上升趋势;对亚洲、北美洲的投资净额增加;由于非洲战乱频发,近年来减少了对非洲的境外直接投资,说明了我国已经有意识到境外安全对投资的重要性了。
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深化,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道路,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大致呈上升趋势,对外合作金额和完成营业额逐年上升,说明,我国很多企业已经适应了境外的投资环境,同时能很好地完成承包工程业务,为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同时,劳务合作派出人数几年来一直呈稳定趋势,这也增加了我国的就业机会。
我国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问题
虽然我国的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某些领域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没有全面考虑境外投资安全。一个境外的投资项目,最关键的就在于投资国能否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环境。而中国目前在对外投资承包工程上的主要市场如中东、北非地区局势依旧动荡,这些地区的不稳定因素给我国的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造成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其次,没有考虑一些能源项目发展对投资国环境的不良影响。由于我国多数的国有企业大多数以资源类企业为主,这就使企业在对外投资建设中往往忽略能源资源利用等对投资国环境的影响。部分国家为了防止境外投资对本国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在环保、属地化经营、市场准入等方面对外国投资项目和企业的要求和限制日益增多。如:文莱能源部要求外国石油公司更多通过本国公司进行采购和维护,同时要求中国企业增加对本国的就业贡献。
最后,部分国家受到“中国威胁论”影响。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部分国家对华政策开始发生转变,他们认为中国如今的快速崛起会对本国造成不利影响。一些国家常以保护本国命脉产业为由,出台各项法律并在各个层面设置多种审查,企图阻断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而这些不利的源头莫过于“中国威胁论”。部分外媒恶意诋毁中国制造,对中国商品进行各种猜忌,惧怕市场竞争。构筑各种贸易壁垒阻止中国商品进入该国市场。可是他们却忽略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个国家在商品制造过程中互利互惠的事实。
制约我国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主要原因
虽然,我国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存在问题的原因具体可以从外部原因与内部原因两个角度分析。
制约我国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外部原因
国有企业投向国的政权不稳定
一方面,由于非洲的政治动乱问题,我国在非洲的一些投资项目被迫停掉,而这些项目给我国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另一方面,政治危机会对我国国有企业对外投资产生了严重影响。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不断发生。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出口的商品质量越来越高,这就使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市场加大了对发展中国家商品的抵制力度。同时,特朗普的上台也给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带来一定的影响。美国时间2018年3月22日下午,特朗普正式宣布将对中国的多项产品征收关税,其中主要针对智能科技和通信产品,以及其他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的领域。
特朗普宣布征收关税将涉及到价值500亿美元的产品。这是现代历史上美国总统对中国开出最大的一笔“罚单”,这也标志着美国对华贸易战的正式打响!特朗普这一举动为今后中美关系的发展带来了难以预测的后果。
投向国经济环境危机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各国经济基础脆弱。在东南亚,尤其是泰国,由于本国经济实力不强,无法抵挡过高的利率,从而使本国的经济项目上长期存在着逆差,本国自己无法调节汇率。同时,由于1997年的房地产的泡沫问题,泰国的一些金融机构还未从阴影中走出。由于受到这些综合因素的影响,泰国的金融体系更加脆弱。
舆论效应
我国国有企业在境外投资中往往忽略了与当地民众、媒体的沟通。这就可能会使某些当地激进组织或者敌对势力利用这个问题给我国投资项目上带来一些不良影响。如中国在参与缅甸最大的水电项目时就曾遭到恐吓。这就严重损坏了我国企业在国外的利益。
不仅如此,由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多是矿产、能源等方面,许多投资国政党为了迎合当地选民,不惜一切地推出保护本国资源的条令,这也给中国的对外投资扩张带来了不利影响。
制约我国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内部原因
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单一
随着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愈演愈烈,各个国家的对外投资方式也逐渐多元化。但是,我国国有企業的对外投资仍然以跨国并购、追求独立或控股为主。可是实际上对于股权来说,现在大部分的国际企业的股权由于上市,基金投资参与等原因非常分散,所以我们只要能拥有对公司的控制管理权就可以。
如果担心未来会发生恶意收购的局面,大可以和公司其他股东进行协同效应,或者寻求专业的金融机构进行股权保护。因此,应尽力做到对外投资方式的多元化。
国有企业在外投资的管理不完善
我国国有企业在境外投资时往往忽略了整合之后的企业管理。基本都是从人才角度出发,仅保留原来的高层或者直接吞并整个团队并进行垂直化管理,这就忽略掉了企业的管理制度、规模、结构等,只一味地照搬照抄国内企业制度或者一些跨国企业公司制度,没有从实际出发,没有考虑投资国当地的投资环境。
企业缺乏对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清晰认识
对外直接投资是否适合企业的发展、企业有没有能力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国市场如何、应采用哪种方式进行投资等,这些问题都决定企业对外直 接投资的成败。因此,我国企业在投资前应全面地分析对外直接投资的各种因素,努 力提高自身的风险防范能力,从而提高竞争优势。
积极促进我国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建议
一个企业想要发展壮大,都必须适应企业所在国的实际国情。可以说,企业的外在发展离不开政府,这就需要政府能够发挥好自己的职能。同时企业自身也应该明确自己的位置。
灵活运用经济手段
在经济运行上,可以说政府的一些行为直接影响经济领域和市场空间,政府需在领导时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准备,给予企业的相关经济扶持。
财政上应扩大财政方面的支持,加大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财政预算,根据一定需要,通过财政转移的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对国有企业实行财政补助;税收上应完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税收管理,逐步实行合理的优惠政策。
如:关税优惠政策、所得税减免政策等。还要加强投资保险,进行定期评估、调整、完善、扩大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信用保险额度。
完善政府监管职能
在政府体制上,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投资环境,我国政府应该建立一部适合我国实际情况同时又能与国际接轨的对外直接投资的法律,该法能给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主体、财政财务等进行明确的规定与要求,能更好地保证企业对外投资的发展。
另外,政府需在原有的管理体制上作出相应的改变,在执行相关职能时应更多地遵循市场经济的原则,同时积极引导企业,给予企业相关的政策扶持。
提升企业自身实力
企业在进行境外投资时,必须熟悉投资国的环境,遵守投资国的金融规则和法律法规,同投资国的人力资源与营销舆论网络进行友好的合作,尽力争取到当地政府的支持,较好地利用当地政府给予外来企业的优惠政策。
另外,在进行投资活动时,主动融入当地社会,因地制宜,找到一条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道路。
完善境外安全预警机制
在风险预警上,由于当前世界战争动乱与政治阻碍频有发生,谁也无法保证企业投资国境内会发生哪些威胁。为此我国应建立健全的风险预警控制体系,完善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管理,以保障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利益。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我国的各类的管理人员、技术人才等都陆续外派出国,如何保护这些外派人员的人身安全就成了重中之重。因此,我国应做好境外的人员安全管理,加强对境外的安全预警与防范,完善好各类应急处理工作。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沈阳师范大学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校级重点项目“小微企业在互联网+背景下运营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710166312)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参考文献】
[1]綦建红.国际投资学教程[D].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2]董瑾,彭红斌.跨国公司概论[D].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3]张建红,周朝鸿.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制度障碍研究[J].经济研究,2010(06).
[4]裴长洪,樊瑛.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特定优势[J].中国工业经济,2010(07).
[5]穆尔.完善国有企业走出去的投资方式及手段[R].2017.
[6]Joseph Inpet,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