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时机治疗140例急性肠梗阻的临床对比
2018-01-19宋健辉
宋健辉
【摘 要】目的 对比分析不同手术时机治疗140例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以便指导临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普通外科自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急性肠梗阻患者140例,手术时间在发病48小时之内的为A组,手术时间在发病48小时以后的为B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腹腔感染率、肠坏死率以及死亡发生率。结果 经对比,我们发现A组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B组,经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B组,经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肠梗阻在48小时内进行手术治疗的能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治疗急性肠梗阻的最佳手术时机。
【关键词】手术时机;急性肠梗阻;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11-03--01
急性肠梗阻是指肠腔内容物因各种原因导致通过肠腔障碍而引起肠道急性梗阻,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痛、吐、胀和闭,引起机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病理生理改变。该病为普通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导致患者肠坏死,甚至危及到患者的生命。目前临床上对于急性肠梗阻的治疗时机没有统一的标准,手术时机都是主管医生根据自己经验和患者的病情变化来决定。本文对不同手术时机在治疗急性肠梗阻时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我们发现48小时内进行手术的患者临床效果更好。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普通外科自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急性肠梗阻患者140例,手术时间在发病48小时之内的为A组,手术时间在发病48小时以后的为B组,每组70例。A组:男38例,女32例,年龄17岁~72岁,平均年龄为(41±3.9)岁,其中肠扭转16例、肠肿瘤18例、肠粘连14例、肠崁顿12例、肠套叠10例;B组:男34例,女36例,年龄16岁~71岁,平均年龄为(40±3.7)岁,其中肠扭转14例、肠肿瘤19例、肠粘连15例、肠崁顿11例、肠套叠1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梗阻类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所有的患者均行全身麻醉,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手术方式,如果患者存在肠扭转则进行肠扭转复位手术,如果患者为结肠肿瘤引起的梗阻可进行一期肠吻合手术,对于坎顿性肠梗阻要根据实际情况行疝修补术,如果腹腔内为黏连性肠梗阻,分离困难时可行部分肠道切除吻合术;如果患者年龄较大,身体条件较差,应尽量将采取创伤较少的手术方式。
1.3 观察指标 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腹腔感染率、肠坏死率以及死亡发生率)。
1.4 临床效果评价标准 (1)治愈:患者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排气症状消失,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显效:患者上述症状明显改善,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恢复正常;有效:患者上述症状有所改善,肠道功能部分恢复正常,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肠道功能未改善。总有效率=(治愈人数+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人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使用()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进行比较,以a=0.05为检验水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效果对比 A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好于B组,经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各指标对比 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经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討论
肠梗阻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急腹症,其发病率仅次于阑尾炎和胆道疾病,该病的病死率高达5%~10%,临床上将急性肠梗阻按照病因分类分为机械性肠梗阻、血运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以及原因不明假性肠梗阻,其典型的临床表现就是痛、呕、胀、闭[1]。对于该病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如果患者的肠梗阻为单纯性、不完全性肠梗阻,尤其是广泛粘连者,则通过采取非手术治疗;一般情况下单纯性肠梗阻可观察24~48小时,而绞窄性肠梗阻一般不宜超过4~6小时。手术治疗是解决肠梗阻重要手段,通常对于经非手术治疗病情不见无改善甚至加重,或者考虑存在为绞窄性肠梗阻,或粘连性肠梗阻反复频繁发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明显影响时均应考虑手术治疗[2]。我科在掌握手术治疗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腹部CT中显示有“旋涡征”、“花束征”等征象的。第二 结肠癌或者其它坎顿性疾病导致梗阻的;第三 查体存在压痛、反跳痛等腹膜炎征象的要积极准备手术处理;第四 患者抽血化验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患者出现高热、腹痛加重时要积极进行手术治疗[3]。
此外,临床医生对于保守和手术的最佳时间界限没有统一的共识,我们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和相关文献为参考,以48小时为界对比不同手术时机的临床效果,我们发现48小时之内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在临床效果以及并发症方面要优于超过48小时手术的患者。我们发我们分析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包括48小时内手术患者胃肠道坏死率低,腹腔内感染率低,增加了手术的成功率,术后患者更容易恢复。这与相关文献的结果也一致,提示我们在急性肠梗阻时保守无明显改善时应当积极进行手术治疗,不要犹豫不定,耽误手术时机。
参考文献
魏纯春.不同手术时机和术式对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5,32(05):400-402.
向东,陈翰博,张力,等.不同手术时机治疗老年急性肠梗阻疗效观察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6,31(03):304-305.
柯长江.不同手术时机对急性肠梗阻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4):2619+2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