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现象

2018-01-19郭宇佳牟玲

考试周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母语迁移种类

郭宇佳+牟玲

摘 要: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学习者母语的影响这一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在对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共同的习得顺序研究中,在母语和目标语言的不同从而对语言习得的影响,这种语言迁移现象这一研究中依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从母语迁移的种类、领域、主要条件以及特征倾向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浅谈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现象。

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母语迁移;种类;主要条件;特征倾向

一、 前言

母语迁移是指学习者在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中受母语特性的影响。迁移又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这两种。正迁移一般认为是指母语的影响对语言习得有着促进作用。负迁移一般认为是指母语的特征阻碍第二语言的习得,又被叫做干涉。实际上母语迁移不仅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也存在着其他种类的迁移。母语迁移体现在音声、词汇、形态、语义等多个领域中。此外,影响母语迁移的主要条件和特征倾向也有很多。本文主要从母语迁移的种类、领域、主要条件和特征倾向这几个方面出发,浅析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现象。

二、 母语迁移的种类

1. 正迁移和负迁移

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母语会给学习者的语言习得带来正影响和负影响。前者通常叫做正迁移,后者叫做负迁移。例如,学习者在习得日语的过程中,汉语和韩语等为母语的属于汉字圈的日语学习者要比非汉字圈的日语学习者明显能感觉到进步得更快一些。由于在日语的读和写中汉字所占的比例较高,汉字圈的日语学习者所具备的汉字知识就对日语的习得产生了正向的迁移,而对于非汉字圈的学习者来说其母语对日语中汉字的习得就产生了负迁移。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例子,在这里列举其一:

わたしはを見ますアメリカのえいが。(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

这个例句是用所给的「アメリカのえいが」进行日语造句练习时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所给出的答案。显而易见,句子的语序是按照英语中的语序做出的。

2. 回避

回避是指在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某些语言项目的构造和使用方法不同的情况下,在使用第二语言的时候不去使用这些不同语言项目的现象。例如:在日语中,没有表示名词单数和复数的规则,而英语中却有,通常必须要使用冠词和“s”。

3. 过剩生成

过剩生成与回避相反,是指母语和目标语言的某些语言项目存相似点从而造成的过剩使用现象。例如:

(1)新しい生活は平安なりました。(韓语为母语的学习者)

(2)交通発達している日本はどこへ行っても便利だ。(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

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像上述例子在汉字词后面加上「する」和「なる」造成的不恰当的使用现象是很多的。

以上就是通过举例对母语迁移的种类进行了简单地说明。

三、 母语迁移的特征性倾向

1. 与中上级的学习者相比,初级学习者更容易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一般来说,母语的负迁移在初级的学习者中很容易被发现。原因是:初级学习者所掌握的目标语言的知识相对较少,作为一种语言上弥补的方式,就会采取借用母语的知识运用到目标语言的使用当中这一策略。

2. 母语和目标语言在语言上的差距也是产生迁移的原因之一

母语和目标语言间差距的大小也会对习得产生影响。语言的相似之处会产生正迁移,从而促进语言的习得。相反,语言的不同之处就会产生负迁移,对语言的习得造成阻碍。汉字圈的日语学习者比非汉字圈的日语学习者更容易习得日语,这是因为汉字圈的学习者所具备既有的汉字知识对日语的学习产生了正向的迁移,也就是产生了促进作用。

3. 迁移体现在音声、词汇、语法形态等多个领域。同时,也有容易产生迁移的领域和不易产生迁移的领域

迁移不仅产生在音声和词汇上,在语法形态上也多有体现。一般来说,与语法形态相比,音声和词汇更容易产生迁移。因此,在迁移的领域中既有容易产生迁移的领域,也有相对不易产生迁移的领域。

四、 母语迁移的领域

1. 音声领域

英语基本的音节构造是:子音―母音―子音,也就是,一般词语是以子音作为一个单词的最后的闭音节结构。而日语中,通常一个词语的最后是以母音结尾,是以母音这种开音节结构为基本的音节结构。从这种日英两种语言的音韵构造差异来看,以日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特别是初级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发音的掌握难度就比较大。例如:“street”这一单词在发音时,以日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就会在每个子音的后面加上多余的母音,就导致了/sutoriito/这种发音状况。原因大概就是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把以闭音节构造为基本的母语——日语,迁移到了英语的习得当中。

2. 词汇领域

其次,让我们来从词汇这一角度来看母语迁移。①是以日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在词汇选择上的误用例。以日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机械地记忆

「借りる=borrow」,在传达①c的意思时,没有正确使用①b这一表达,多数情况下是像①a这样进行的发话。②a错误也经常出现在以日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中。在英语中用来表示咖啡“浓”时,通常使用英语“strong”。这样的现象也可以看作是词汇上的母语迁移现象。

1. a*May I borrow your phone?

b May I use your phone?

c 電話をお借りできますか。

2. a*I like thick coffee.

b I like strong coffee.

c 僕は濃いコーヒーが好きだ。

3. 形态和统语构造领域

再次,通过举例来说明形态领域上的母语迁移现象。在日语中一个限定词语修饰另一个限定词语时,通常使用格助词「の」,例如:像「太郎の本」「山の頂上」「クラブの先輩」这种统语构造。而在英语中通常使用「~s」,例如「太郎の本」在英语表达中则是“Taros book”。但是,日语中能够使用「の」来进行表达的这一构造,在英语中并不是所有的都能用「~s」来表示。例如:山の頂上」、「部活の先輩」这样的例子在英语中通常不表达为“mountaintop、clubs senior”。endprint

1. 「山の頂上」―(*mountaintop)→(top of mountain)

2. 「部活の先輩」― (*clubs senior) →(senior of club)

五、 母语迁移的主要条件

母语迁移的主要条件有很多,本文仅从社会方面的角度出发进行简单地阐述。

1. 年龄与母语迁移

年龄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重要条件之一。许多研究结果都表明,在语言习得上,儿童具有明显的优越性。通过大量研究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会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差异。普遍认为儿童比成人在第二语言习得上更具有优越性。尤其是在音声方面的习得具有绝对的优越性。

2. 性别和母语迁移

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中,母语相同的男性和女性在两个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首先,女性经常会使用标准语,而男性大多数会使用非标准语。其次,女性对新的词汇比较敏感,经常会把新的词汇运用到自己的语言当中。女性容易发现词汇中新的变化并且丢弃正在使用的词汇形态。与此相对,男性对词汇新的变化形式不是特别敏感,因此一旦开始使用某一形态的词汇就很难丢弃。从这两点来看,女性在第二语言习得上比男性更具有优勢。

3. 社会地位、文化水平与母语迁移

在教育领域中,通常母语的水平与第二语言习得有着密切联系。母语水平较高的儿童第二语言习得的实际情况也更加好。母语的技能和知识可以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写作产生正向的迁移。其他研究也表明,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父母教育水平高的儿童语言习得的成果更加丰硕。

4. 民族文化和母语迁移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统一体。各式各样的社会语言是在各民族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中产生的。因此,民族文化的特征也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备受关注的一点,也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两个民族的语言相差较大,就会产生语言的负迁移现象。反之,语言间的相似度越高,就越容易产生正迁移。如果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能够从社会因素这一角度理解语言迁移现象,就能够促进语言间的正迁移,减少语言间的负迁移。

六、 结束语

本文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从母语迁移的种类、特征倾向、领域以及主要条件这几个方面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母语迁移的现象进行了简单的论述。母语迁移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以各式各样的形式存在着。也就是说,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母语的影响不能被忽视。因此,今后从母语迁移的角度对学习者的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白畑知彦,若林茂則,村野井仁.第二言語習得研究—理論から研究まで.研究社,2010.

[2]追田美久子.第二言語習得研究—日本語教育に生かす.アクル,2001.

[3]唐承贤.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研究述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6(5):37-42.

[4]王依宁.二语习得中影响语言迁移的社会因素[J].广西社会科学,2004(1):96-97.

作者简介:郭宇佳,牟玲,辽宁省大连市,大连外国语大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母语迁移种类
种类丰富的酒具
消防车种类知多少
镜头像差的种类
关于中国学生习得英语关系从句的研究
中文母语对日语语序及动词学习的正负迁移
二语习得中影响母语迁移的非语言因素及对二语教学的启示
二语习得中影响母语迁移的非语言因素及对二语教学的启示
消防车有哪些种类
基于母语,学习外语:浅谈母语对中学生外语学习的利弊
母语迁移现象的标记性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