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多元化教学法对化学教学的影响
2018-01-19崔冬美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实施,现代教育正由传统的单一化课堂教学逐步过渡到多元化课堂教学,教学过程由原本的仅仅注重学生成绩的提升转变为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将教学目标确立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共同完成。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化学教学;影响;兴趣;实践
高中化学教师授课时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巧妙设置课堂提问,鼓励学生加强自身化学实践经验的积累。近年来化学课堂教学不断克服重重阻碍做出革新和调整,以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时代潮流,向有效与实用的方向前进。笔者将以多元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为指导,从“生活化提问方式,创设民主课堂”“多样化授课模式,突出生主体地位”“实验化作业布置,提升实践能力”三方面入手,就多元化教学法对化学教学的影响做出浅显的探究。
教师应采用科学高效又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们的化学能力,培养其形成良好的化学素养。为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化学教师应巧妙设置提问,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构建民主开放的化学课堂;转变单一授课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小组讨论法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布置生活化和实效性的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加强课后化学实践,引导他们形成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品质。下面笔者将结合多年来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对以上问题做出总结,望笔者的分享能引起众位读者的深思。
一、 生活化提问方式,创设民主课堂
学生的兴趣、课堂的氛围、教师的引导等均是影响化学教学的重要因素,帮助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化学经验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在课堂伊始便开设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观能动性,调动其学习兴趣,而生活化的提问方式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将抽象的化学难题生活化、实际化,能够帮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并学习化学知识。例如,在讲授“盐类的水解”一课时,笔者在课堂之初便向大家提问道:“同学们,我们都知道盐是人体所必须摄入的物质,更是极佳的调味料,你们是否把盐撒入水中并观察过它的变化呢?盐由酸和碱中和生成,大家有没有测试过盐溶液的酸碱性呢?盐溶液都是中性的吗?”因为问题与学生们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故大家对此问题的探讨均极为有兴趣。大家一致回答盐在进入水后就会融化消失不见,关于盐溶液的酸碱性,有的人认为盐溶液呈中性,有的人则认为其酸碱性具有不确定性。随后,笔者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带领大家进行了盐类水解的实验和学习。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积累化学知识和实践经验。
二、 多样化授课模式,突出生主体地位
传统的授课模式往往不够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常以教师口头讲述知识点为主,同学之间缺乏很好的思维交流、合作,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亦不利于培养其化学素养。故改变这种略显枯燥乏味、形式单一的授课模式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多样化的授课模式,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提升其化学素养。例如,在学生们初步学习和了解了一定的盐类水解知识后,笔者引导大家通过课堂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学生自行思考實验所需用品。大家在思考后回答:需要强酸强碱盐、强酸弱碱盐、弱酸强碱盐(若干);装满纯净水的玻璃杯(三个);pH试纸(若干);紫色石蕊指示剂;滴管。在学生回答后,笔者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播放了盐类水解的实验,请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认真观察并讨论现象,最后推举一人总结实验规律和结果。随后笔者在台上为学生们演示盐类水解的实验过程。
信息和科技的高速发展,为化学课堂教学增添了巨大的便利,笔者采用多媒体教学、学生自主分析、小组讨论、教师实验演练等多样化的授课模式,弱化了教师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借助图像、音频、实物等多重元素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促使他们进一步掌握“盐类的水解”这一部分知识。
三、 实验化作业布置,提升实践能力
书面化、刻板化的作业布置在一定程度上会局限学生的思维,不利于提升其化学素养。实验化的作业布置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能提升化学教学的实践性,并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课上所学的知识,提升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化学实验水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布置贴近学生生活的化学作业,鼓励大家多动手,多实践,用实验的方式进行化学知识的探索,不断促进其加强对化学知识的积累。例如,为探究影响水解的因素,笔者请学生们课后进行如下实验:准备四杯等浓度、温度和酸碱度的盐溶液,标注好杯1、杯2、杯3、杯4,先观察杯1的水解情况记录实验数据。之后分别调整杯2的盐溶液的浓度,杯3的盐溶液温度和杯4的pH值,观察相应的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的变化并进行反复实验,探究以上因素对水解的影响。动手实验是获得科学结论的有效方法,可以深化化学问题的实际性、有效性,帮助学生们在化学实践中探索化学现象和规律。
四、 结语
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从课堂导入、授课模式、课后作业布置等诸多方面强化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巧设化学问题,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开拓思维、勤于动手动脑,在实践中巩固化学知识。
参考文献:
[1]戴震方.创新性化学教学思维在实践中的应用及思考[J].时代教育,2014,(14):186-187.
(2)刘知新.化学教学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崔冬美,吉林省榆树市,吉林省榆树市弓棚高级中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