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018-01-19吴绮媚

考试周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观察能力语文教学

摘要: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教育口号。在儿童智力发展的小学阶段,语文课是花时、花力最多的学科,也是我们得以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所凭借的最重要课程之一。小学语文教学,应该也必须担负起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任务。

关键词:语文教学;发展治理;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察指的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是人对现实获得感性认识的一种主动积极的活动形式。离开了观察能力,其他认识能力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对于小学生来说尤其如此。有关心理学研究表明,脱离无限丰富的客观刺激,会影响儿童的思考力,妨碍儿童的全面发展。不善观察的学生,往往孤陋寡闻,心理活动“不仅在理智內容上苍白无力,而且注意力分散,易受暗示,缺乏学习能力。”(朱作仁著:《语文教学心理学》第46页)因此,要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必须重视培养观察能力。

另外,培养观察能力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必要条件。以识字能力为例,小学生识字的难点是掌握字形,但通过调查发现儿童写字易错的部分不在字的整体轮廓,而在字的细小的“零部件”,多数属于增减笔画。这与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很大关系。观察能力强的学生就能较快、较准确地把形近字的细微差别区分清楚,而观察力差的学生则不能正确感知相似字之间的细微差别,往往把字认错、记错、写错。观察能力与阅读能力的提高关系也很密切。

由此而见,无论从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着眼,还是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考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那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培养。

一、 激发兴趣,培养习惯

根据小学生观察中情绪性明显、持久性较差的特点,在训练观察能力时,特别要注意激发兴趣,利用兴趣将他们引入观察情境。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时,曾这样引导学生:校园里的木棉花是什么时候开放的?它是什么样子的?你养过蚕没有?你知道蚕是什么时候吐丝和结茧的?你从家里到学校一路上有什么新奇的东西吗?……一开始,我的学生回答不出来,我就鼓励他们去认真观察,相信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就一定能做出正确的回答。就这样,我经常随节气变化提出一些观察课题,激发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生活的兴趣,培养留意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我还结合听说训练和课外阅读,经常向学生介绍一些古今中外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画家以及小发明家认真观察的故事,让孩子认识观察的重要性,懂得观察是成功的起点,从而提高他们观察的兴趣和自觉性。此外,我还注意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的观察成果得到展示。如一年级画观察画,二年级写观察日记,三年级做实物标本、简笔素描,四至六年级做实验报告、小发明等,这都会给孩子们带来新奇感和喜悦感。孩子们一旦因此而得到鼓励,其观察的兴趣和积极性就有可能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二、 明确目的,指点方法

儿童不善于按规定要求进行自觉的、有目的地观察,在外界新异刺激物影响下,观察就会离开既定对象。针对这一心理特点,在训练观察时要加强目的导向,以提高儿童观察的有意性。儿童一旦明确了观察的目的和具体要求,就能大大提高观察效果。例如看图说话教学,如果笼统地只让学生看书中插图,然后将图中的意思说出来,学生一般说不好。只有老师一步步引导,一边叫学生观察,一边指点讲解: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什么人——什么时候——在干什么——怎样干的——人物的表情怎样——动作神态怎样——各个人物之间有什么关系等,学生在全面、系统、认真地观察图画的基础上,才能完整地讲出插图的思想内容。因此,教师应十分注意组织好自己的指导语。在观察前通过指导语交代目的,提出要求,进而有效地调控学生的观察活动。

在培养观察能力时,除了不断明确观察目的外,教师还必须重视观察方法的指导,从而培养学生观察的技能。

1. 按顺序观察。按顺序有助于克服观察的模糊性,提高观察的精确性。虽然观察的顺序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它还是有规可循的。例如在低年级训练观察时,一般要求学生按从部分到整体的顺序观察;中年级可着重训练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观察;到高年级则要求不但能从整体到部分,而且能从部分再回到整体。另外,自上而下、由远及近、先外后内、从左到右,都可以作为一种观察顺序,反之亦然。

2. 抓住特点。某一事物之所以能区别其他事物,是因为其具备自身的特点。学生缺乏精细辨别事物的能力,在观察中应引导他们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提高区别事物异同,准确感知观察事物对象的能力。比较,是帮助抓住特点的基本方法。例如比较形近字帮助记忆字形。

3. 善于判断和联想。在观察中,仅仅训练学生通过感知觉,用直观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是远远不够的,我还很重视引导他们学会判断、推理。

三、 创设情境,引导实践

指导观察方法,学习观察技巧,必须结合观察实践活动。观察能力只有在经常性的观察实践中才能形成。教学中,我十分有意识地创设观察情境,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习观察。我认为教材是创设情境的最好凭借。如学习《荷叶圆圆》时,我让学生一边学习课文,一边观察荷叶上的物体,学习作者在观察后写出的生动句子。通过观察荷叶上蜻蜓、青蛙、小水珠,既可以印证课文内容,又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要使学生进入观察情境,切实得到观察能力的训练,我还注意指导学生同时运用多种感官。我训练学生观察时边看边思,边思边说,边说边指点,促使多种器官综合活动,以提高他们手、眼、口、脑等协调活动的能力。

此外,我还注意拓宽学生观察的范围,将观察范围从课内引向课外,从校内扩展到校外,让学生把学到的观察方法用到观察千变万化的自然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去。如学了《看月食》后,布置学生去观察月亮,想想月亮平时的变化与月食有什么异同。

观察,是我们在实践活动中认识世界、增长知识、进行科研的重要过程,也是求知的第一步。观察细心时,可辨秋毫之末;观察粗心时,则不见舆薪。可见观察的重要性,但观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养出来,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有意识地去培养。

参考文献:

[1]朱作仁著.语文教学心理学[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2]王耘,叶忠根,林崇德著.小学生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1993.

作者简介:

吴绮媚,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越秀区培正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观察能力语文教学
营造良好美育氛围、提高学生美术素质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漫谈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