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效果对比
2018-01-19乔有权
乔有权
(内蒙古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普外科,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胃癌为临床中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因胃上部癌的生物学及病理学较为独特,故亦为有别于胃部其他癌症的独立癌症类型[1]。临床中常采取近端胃切除术、全胃切除术对其进行治疗,本研究就近端胃切除术、全胃切除术对治疗胃上部癌的效果进行对比,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0例胃上部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0年1月~2011年2月期间),依据手术方案分为全胃切除组(30例),近端胃切除组(30例),具体如下。
全胃切除组:男、女性患者占比各为17、13例;年龄范围上限值:69岁,下限值41岁,年龄平均值(56.97±8.19)岁;病程范围上限值:13个月,下限值1个月,病程平均值(6.97±1.52)月;其中包括10例I期胃癌者,13例II期胃癌者及7例III期胃癌者。
近端胃切除组:男、女性患者占比各为19、11例;年龄范围上限值:70岁,下限值42岁,年龄平均值(57.13±8.80)岁;病程范围上限值:12个月,下限值1个月,病程平均值(6.56±1.49)月;其中包括9例I期胃癌者,12例II期胃癌者及9例III期胃癌者。
对比2组胃上部癌患者的各项资料数据差别较小(P>0.05)。
1.2 方法
全胃切除组方法:行全胃切除,指导并协助其平卧,全麻措施后行腹部消毒、铺巾,行8~12 cm切口于患者上腹部位置,将其肌肉、组织钝性分离,将其胃部充分暴露,于贲门2~3 cm处离断食管,于幽门3~5 cm离断结肠,且将胃部全面切除[2],后行淋巴清扫,建立人工胃,完成上述措施后行引流管置放,逐层缝合切口。
近端胃切除组方法:行近端胃切除,指导并协助其平卧,全麻措施后行腹部消毒、铺巾,并作8~12 cm切口于上腹部,钝性分离肌肉、组织,将其胃部充分暴露[3],随后于贲门2~3 cm离断食管,而后于胃部1/3处行离断措施,完成手术后依据其情况行胃食管吻合,清除淋巴结,术后将引流管置放,对切口行缝合,手术结束。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胃上部癌患者经手术方案干预的五年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用“%”的形式,表示2组胃上部癌患者经手术方案干预的五年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为概率,并用卡方值检验,在用SPSS 20.0软件核对后,当2组胃上部癌患者经手术方案干预的五年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有差别时,用P<0.05表示。
2 结 果
全胃切除组的五年生存率为63.33%,高于近端胃切除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较近端胃切除组更低,P<0.05。如表1。
表1 对比2组胃上部癌症患者的各项指标数据(n,%)
3 讨 论
有研究表明,多数胃上部癌患者的病理学组织分化较低,易侵犯周围器官、组织,临床中多以手术切除治疗,近端胃切除术、全胃切除为治疗胃上部癌的主要方式[4],近端胃切除术为传统胃切除法,该方法无法彻底清除淋巴结,故使得术后的复发率升高,危及生命,降低其生活质量[5]。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全胃切除组的五年生存率为63.33%,高于近端胃切除组,P<0.05,表明通过全胃切除术的效果更为显著,全胃切除术可彻底清扫淋巴结,同时抑制癌症复发,以此提高五年生存率,同时通过建立人工胃,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但本研究仍建议为胃上部癌患者行胃部切除时需对全身的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依据其恶性肿瘤病变的位置,大小行针对性的手术切除措施,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全胃切除。
综上所述,对于胃上部癌患者行全胃切除可提高五年生存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可优先考虑该治疗方案。
[1] 华 龙.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对胃上部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J].癌症进展,2017,15(2):186-188.
[2] 徐大勇,胡立强,胡宪明,等.完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安全可行性及近期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1):54-56.
[3] 钟成发.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85-87.
[4] 黄 哲,徐飞鹏,周才进.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2):51-52.
[5] 齐 鑫,王 亮,刘思源.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术后发生反流性食管炎的关系探讨[J].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2015,2(1):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