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秋燥之邪温凉属性之争的探究

2018-01-19刘媛郑韦莎李玉刘桂荣司国民

中医药信息 2018年1期
关键词:秋燥内经医家

刘媛,郑韦莎,李玉,刘桂荣,司国民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5;2.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 泰安 271000;3.浙江省海宁市人民医院,浙江 海宁 314499;4.山东省立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4)

关于秋燥之邪属凉还是属热,历代医家各有不同的见解,有燥属火热、燥属次寒、燥分温凉等多种观点。笔者从秋燥实质的角度,尝试对古代的两种观点做出了解释,如下。

1 秋燥的概念及内涵

1.1 原指病邪,延伸为病名

《说文解字》云:“燥,干也”[1],凡津液不润者便为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西方生燥,燥生金”,燥作为六气之一,为秋金当令之气,故又名秋燥。若感秋燥之气而为病,则此时的秋燥便为病邪。明清医家在提及“秋燥”一词时,多将其作为六气之一或病邪来论述。随着学术的发展,秋燥又逐渐被赋予了病名的内涵,用以代指秋季感受燥邪所引起的,以疾病过程中津液、阴液耗损为显著表现的一种外感疾病[2]。因此秋燥一词同时具备六气之一、病邪及病名的三重含义。

1.2 秋燥之名首创于喻嘉言,然先贤对此亦有论述

“秋燥”一词首见于喻嘉言《医门法律·秋燥论》。喻氏云:“燥者天之气也,湿者地之气也。……奈何《内经》病机一十九条,独遗燥气,他凡秋伤于燥,皆谓秋伤于湿……然则秋燥可无论乎?”[3]喻氏认为,《内经》中“秋伤于湿”一句,本应为“秋伤于燥”,历代医家不明此理,随文作解,故以讹传讹。燥气本为秋季当令之气,将燥与秋令相配,始与五运六气不相违背。故以秋燥名之,并从多个方面论述秋燥为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秋燥”一词虽为喻氏的首创,但对于燥邪致病的记载,早在《内经》中已有所提及。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燥胜则干”,《素问·藏气法时论》中“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等。运气七篇大论将“燥”视作主导自然界变化的六气之一,并对其所主时节、气候特点、致病特征及治疗大法进行了详尽的论述。金元时期,刘完素根据燥邪的致病特点,仿《内经》病机十九条之意,根据燥邪的特征,补充“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一条,并指出治疗“宜从退风散热,活血养液,润燥通气之凉药润之”。李东垣从养荣血、补肝肾、润肠液等方面立法,朱丹溪以四物汤为基础加减[2],都对燥病的论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自明代喻氏将燥作为秋季当令之邪而重点论述之后,历代医家亦沿用“秋燥”一词,对秋燥之邪的论述也日渐增多。尤其到了清代,随着温病学派的兴起,诸多著名温病大家都在著述中论及秋燥。许多医家如沈目南、俞根初等,对此均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对秋燥的研究在清代达到了空前的丰富。

1.3 内燥亦可统于秋燥

有关内燥是否可以统归于秋燥,历代医家存在不同的见解。明·李埏在《医学入门》中将燥邪为病分为内燥和外燥,秋季感受燥邪为病为外燥,内中阴津不足见证为内燥。而清·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则以上中下三焦论述秋燥,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均可有燥邪为病见证。其中中焦的燥伤胃阴、胃液干燥,下焦的燥伤肝肾之阴、昼凉夜热,显然已非外感表症的范畴,而吴氏均以秋燥之名冠之,可见已有以秋燥为契机而通论内燥外燥之意。多数医家,如喻嘉言、雷少逸等,凡论及秋燥时也都不限于外感燥邪在表为病,亦论及肠燥便秘、精血枯涸之类内燥见证。可见虽名为秋燥,实为以外感燥邪为契机,以病机演变为主线而兼论内燥外燥的治疗。如某些疾病如精血枯涸之类,虽非外感秋燥演化而来,却完全可以仿此论治。犹如仲景《伤寒论》,名为伤寒,实为以外感为契机而统领内伤之病一般。因此在临床实际中,将内燥统归于秋燥是可行的。

2 秋燥的寒温属性之争

自喻嘉言首创“秋燥”一词以来,历代医家对于秋燥之邪究竟属凉属热,存在一定的争论,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2.1 燥属火热

代表人物为喻嘉言。喻氏在论治秋燥时,认为“燥金虽为秋令,虽属阴经,然异于寒湿,同于火热”[3],提出燥邪是由风火热三者胜于水土所致,故而可导致筋燥、拘急、烦满、痿痹、消渴等证,治疗时应抓住燥属火热的特征,在治疗中补肾水阴寒之虚、泻心火阳热之实,除肠中燥热之甚、济胃中津液之衰,从而使津液润泽、气血滑利。并反对使用乌药、香附、紫苏、半夏、厚朴、沉香、豆蔻等辛香温燥之剂,避免进一步耗伤阴津。故后世多将喻嘉言视作“燥属火热”观点的代表人物。

2.2 燥属次寒

代表人物为沈目南。沈氏在《燥病论》中指出:“燥病属凉,谓之次寒,病与感寒同类”“如盛夏暑热熏蒸,则人身汗出濈濈,肌肉潮润而不燥也;冬月寒凝肃杀,而人身干槁燥冽。故深秋燥令气行,人体肺金应之,肌肤亦燥,乃火令无权,故燥属凉,前人谓热非矣”[4]。沈氏认为燥气起于秋分以后、小雪以前,为阳明燥金凉气主时。根据《内经》中:“阳明之胜,清发于中……大凉肃杀,华英改容,毛虫乃殃。胸中不便,嗌塞而咳”的论述,燥邪当令,易产生外感凉气、肝木受邪的表现。“诸气膹郁,诸痿喘呕”等肺系病证实为内伤表现,喻嘉言将其归于燥病是有误的,故而清燥救肺汤等滋阴清凉之品用于治燥并不合适的,治疗燥病时以凉投凉,必然导致疾病加剧。对于燥邪偏胜,平以苦温,为其正治之法。

2.3 燥分温凉

沈目南以后,大多数温病医家则并不主张“一刀切”论,多以某些标准将秋燥分为温燥与凉燥:1)秋分之后分温凉。清代绍兴医家俞根初在《三订通俗伤寒论·秋燥伤寒》一节中指出:“秋深初凉,西风肃杀,感之者多病风燥,此属燥凉,较严冬风寒为轻。若久晴无雨,秋阳以曝,感之者多病温燥,此属燥热,较暮春风温为重。”[5]此为根据秋分之后天气的温凉之别,将秋燥分为温燥和凉燥。2)立秋之后分温凉。孟河医家费伯雄认为:“立秋以后,湿气去而燥气生。初秋尚热,则燥而热,深秋既凉,则燥而凉,以燥为全体,而以热与凉之用,兼此二义,方见燥字圆相”[6],与以上诸家在气分分燥上出现了分歧。费氏这种以“立秋分秋燥”之思想,虽被后人雷丰批判过,但其为秋燥创制的治疗思想及方药,颇为后人所重视,对临床有一定的意义。3)五运六气辨温凉。王孟英曰:“以五气而论,则燥为凉邪,阴凝则燥,及其本气,但秋承夏后,火之余焰未息,若火既就之,阴竭则燥,是其标气”[7]。王氏继承《内经》中的胜复标本理论,认为秋燥乃本凉标热。秋燥之本质为凉,但因秋之前为夏,故其标有热象。

自王孟英以后的诸医家,虽于秋燥的治疗方法不断丰富拓展,但有关秋燥温凉属性之别的讨论,并未跳出以上诸贤的论述。

3 秋燥温凉属性的思考

秋燥之邪属温属凉,都有其客观存在的依据。笔者认为,二者实质上并不矛盾,存在一定的内在一致性。

3.1 自然之理——湿由热蒸津液而生,燥由寒凉收束而成

《内经》云:“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借助自然界现象解释人体机理为中医学中的常用手段。燥与湿作为对举的概念,应对照看待。从自然之理上看,热气蒸化水,水气弥漫在空中为湿;空气转凉以后,弥漫于空中的水气下收,空气故而干燥。前者在夏末秋初,即“长夏”时节最为明显,此时天气炎热,水气蒸腾,为湿邪当令之季;此后天气转凉,水液不再蒸腾,寒凉下束,故燥令乃行。因此一年四季阳气变化的规律,其实也是燥湿变化的规律。水性属阴,原本趋下。春天阳气始萌,水液始得趋上(故喻氏云“春分以后之湿,秋分以后之燥,各司其政”[3]),夏季气候炎热,水液蒸腾,至长夏季节为最甚,正是湿气最盛之时。秋分以后,天气转凉,湿气下收而复为水,燥令乃行。冬季阳热衰微,气候寒冷,水冰地坼,水蛰藏于下。因此秋冬季节的干燥甚于春夏,而北方气候则比南方干燥。故而气候越是寒凉,燥象越是明显。因此从发生学的角度而言,燥邪是由凉而生的。先贤有关燥属寒凉的观点,多是从此角度出发的。

3.2 人体之理——燥产生后亦可出现火热之象

《周易》云:“水流湿,火就燥”[8],燥邪侵袭人体,常表现为一系列火热干燥之象,这与自然界中燥邪由寒凉产生并不矛盾。因为在自然界中,水液本身并不匮乏,湿与燥是水液转运产生的现象,而人体之中的津液却是可以耗伤和匮乏的。在津液不亏的情况下,人体之理可与自然相类比:人身中存在津液,夏天热气蒸腾,津液蒸化于外,故汗出津津;秋天空气转凉,弥漫的湿气向内向下收束,故人身外表之皮肤表现为燥象。此时可用辛温法治疗燥病,即将津液蒸化出来,使外表得润,即所谓“辛以润之”之法。然而一旦人身的津液亏损,已有化热伤津之征,相当于热气已将人体内的津液蒸化于外,人体内的津液已经亏少,此时的燥就应当用凉润之法,而不能用温法了。

故而可以认为,燥邪确实由凉而生,但产生之后,其性质可以与热相仿。言燥邪属凉,这是从燥邪产生的角度而言的;言燥邪属温,这是从燥邪产生以后显示出的性质而言的。二者原不矛盾。因此吴鞠通认为燥邪其本为寒,其标为热,亦与此理相同。

3.3 秋燥为病的治疗——体察津液盛衰为关键

吴鞠通云:“秋燥之气,轻则为燥,重则为寒,化气为湿,胜气为火。”[9]燥气有胜复的不同,燥之本气属寒,本气胜则表现为寒象,亦即后世所谓之“凉燥”,治疗时当遵《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10]的思路,用“苦温甘辛法”,代表方为杏苏散。然而“金位之下,火气承之”[10]269,火为热之复气,故而复气盛则会出现化热伤津之类的热症,治疗时用辛凉甘润,即《素问》所谓:“燥化于天,热反胜之,治以辛寒,佐以苦甘”[10]391,喻氏清燥救肺汤,以及其他针对化热伤津而采取的凉润之法,针对的都是这种火气来复的情况,亦即后世所谓“温燥”的范畴。可见其中关键在于津液的亏损状况。在津液不亏的情况下,由于秋燥是因凉气下束,津液下收,表不得润所致,因此治疗的思路应当是将津液蒸化于外;而倘若津液已伤,热象已现,则应采取清润治法。总之,在临床中不应拘泥于秋燥的凉热之论,而仍应以谨守辨证论治的原则为主,悉心体察患者当下寒热温凉、气血津液的状况,并据此辨证施治。

[1]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210.

[2] 杨进.温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98.

[3] 陈熠.喻嘉言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275-278.

[4] 雷丰.时病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3.

[5] 俞根初.三定通俗伤寒论[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298.

[6] 费伯雄.医醇賸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96.

[7]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必读百部名著·温病卷[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243.

[8] 李鼎祚.周易集解(上)[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24.

[9] 吴塘.温病条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9-52.

[10] 黄帝内经[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390.

猜你喜欢

秋燥内经医家
《内经》“脾(胃)-脑”神识系统的理论滥觞及内涵延伸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湖湘男科流派医家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燕赵医学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7份食谱帮你滋阴润肺祛秋燥
览百年《内经》 集研究大成
——读《黄帝内经百年研究大成》
秋燥不中招
浅谈“生病起于过用”与养生
腔内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42例临床观察
重阳天高话秋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