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能生水”理论对妇科疾病防治的指导意义
2018-01-19贾丽平赵可宁
贾丽平,赵可宁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9;2.江苏省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身处社会转型期的女性,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生存压力增大,尤其是女性面对社会与家庭的责任,容易产生更多的心理和生理变化,从而导致一些相当于中医学“动”“静”失衡的身心疾病的发生。立足女性独特的生理病理特点,以“静能生水”的理论指导这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1 “静能生水”理论与妇科疾病理论相关性
阴阳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是万物的纲纪,是一切生物生长、发展和变化的根源。阴阳学说发端于《周易》。《周易》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就是阴阳。周敦颐《太极图说》如是阐释阴阳:“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可见,静属阴,动属阳,动与静是阴阳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女子者,阴类也,女子属阴,以阴血为本,在生理上有经、带、胎、产的特点[1]。肝藏血,故女子以肝为先天,女子一生数伤于血,致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状态,肝主疏泄,司血海与冲脉相通,肝失疏泄,血海冲任失于调畅,常为各种妇科疾病的基础;心藏神,为君主之官,统帅五脏六腑,又主血脉,下济于肾而养胞宫,主宰藏泻;肾藏精,为先天之本,主生殖,女性从性成熟到衰老的整个过程,特别是月经的产生及胎产都与肾的功能密切相关;病之所生,经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因此各种致病因素导致心、肝、肾三脏功能异常所致气、血、阴、阳失调,尤其是心神、肝血、肾精的不足与失养,与妇科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故妇科疾病的治疗以养血养阴为要,提倡静养、以静论治、动静结合,以期阴平阳秘。
2 “静能生水”理论对妇科疾病防治的指导意义
2.1 静能生水,强调宁心益肾
《黄帝内经·素问》云:“静则神藏,躁则神亡”,强调心神宜静的观点。在妇科疾病方面,静能生水的重要意义在于心神的安定,心静则肾亦静,肾静才能有助肾阴癸水的提高[2]。例如国医大师夏桂成在妇科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强调 “心不静,肾不实;心安静,肾乃实”, 指出“欲补肾者先宁心,心宁则肾自实”,在治疗上提倡宁心4法[3]:即清、养、镇、舒。清法,即清心火,临证以清心莲子汤为主方加减论治,以莲子心、黄连、紫贝齿为主药,兼肝火偏旺者,入牡丹皮、山栀子、钩藤等;养法,即养心阴,临证以天王补心丹为主方加减论治,以茯神、远志、炒枣仁、柏子仁、珍珠为主药,若兼脾虚者,入人参、白术、黄芪等;镇法,即镇心神,临证以朱砂安神丸为主方加减论治,以青龙齿、牡蛎、龙骨等为主药,镇摄浮动无根之气,若兼肝阳亢于上者,入石决明、钩藤等;舒法,即舒心郁,临证以远志菖蒲饮为主方加减论治,以石菖蒲、远志、合欢皮为主药,若兼肝郁者,入醋柴胡、郁金、玫瑰花等。
2.2 静能生水,注重阴药养阴
阴药养阴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1)妇科用药滋阴养血药为基础:女子以血为先天,月水全赖肾水施化,阴血、肾水不足常是多种妇科疾病的主要病机,故治疗上常以养血滋阴药为基础,因而四物汤(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被后世医家誉为“妇科第一方”“妇女之圣药”,由之发展来的归芍地黄汤成为妇科补肾养血的基础方。2)妇科用药以药性平和者为佳,少用峻猛燥烈及外散滑窍之品:女子以阴血为先天,过用动燥之品常易耗伤阴津,迫血妄行,而为血证、津枯闭经之病症,故妇科疾病的平时辨治,尤当仔细辨证,因证施治,以平调为主;但对于辨证属气滞、痰饮、血瘀者又当在固护阴津的同时予理气、化痰、祛瘀之品,但应注意中病即止;对于妊娠妇女用药则强调:凡峻下、滑利、祛瘀、破血、耗气、散气及一切有毒药品都应慎用或禁用[4]。
2.3 静能生水,注重阴时养阴
阴时养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经后期养阴:按照月经周期四期理论,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阴阳运动形式及生理特点,经后期为阴长之期,此期阴长阳消,气血活动较为平和,尤其经后初、中期以静为主,此期治疗当以益肾宁心为主,使得阴水渐充,精卵发育,内膜增殖[5]。2)阴时服阴药:按照子午流注的时相规律,对应月经周期的节律,日落酉时(18~19时),由阳入阴,阴始长,相似于经后期,故经后期服用滋阴养血药,应以酉时为佳。3)规律作息,倡导按时入睡:《素问·金匮真言论》云:“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人亦应之”,意即天将黑至半夜,为阴中之阴,此期机体由活动状态转入睡眠状态,阳气渐敛,阴渐长;若夜间不能按时入睡,则阳不入阴,阴长不足,癸水不充,久之则有经少、闭经之虞。
2.4 静能生水,提倡精神调摄
经云:“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 强调心脾失调,情郁不抒,所愿不遂是产生妇女病理变化的情志因素。并认为:“心神适恬静而无躁扰”, 提倡精神调摄,静以养心。当然,心神宜静的“静”不是绝对的静止,而是“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精神调摄[6]的重点是精神内守,不仅关注内心最纯粹的自我,排除五欲六尘的干扰,恬淡寡欲,保持内心的澄明状态。而且关心公益,报效社会。佛教的参禅打坐、宋明理学家主张的静坐思维以及中国传统养生功法中的静功功法,目的在于精神的内守,扫除外部世界对内心的纷扰,保持内心的清静无为。
2.5 静能生水,强调动静兼养
陶弘景认为:“能动能静,所以长生”。生命体存在着“动与静”的变化,阴气主静,是人体的营养根源;阳气主动,是人体的运动动力,人体正是通过这种动静的调节,维持人体阴阳平衡。因此,传统养生家们提出了“动静兼养”的辨证养生思想,指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适度运动锻炼可促进身体的健康。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运动量要适度: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讲求由内而外的微微出汗,认为适度运动负荷才能对人体产生有益的刺激,调和人体四肢百骸,通畅气血和经络,健身强体,而不提倡现代西方竞技体育大汗淋漓的高强度运动方式;2)动静相宜,形神兼养,例如五禽戏、太极、气功、导引养生术,讲求“刚柔相济、外动内静、动中求静”[7]的导引原则;而现代大众所钟爱的的健身操、慢跑步、交际舞等大众有氧健身运动,也可以达到调息、调心体悟的整体目的,使人得到精神的超越、身心的放松,达到形神兼养的目的。
3 结语
女子一生数伤于血,使其常处于“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状态,故而妇科疾病的防治以养血养阴为要。正确认识女性生理病理特点,顺应规律,将“静能生水”理论灵活运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及日常摄生防病方面,使水得生,阴得养,维持生殖健康乃至为整体的生活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1] 周鸿艳,宋诚挚.中医学视野下的女性生理与病理[J].中医药学报,2007,35(4):3-5.
[2] 谈勇,荣魁.夏桂成国医大师调治PCOS经验探赜[J].江苏中医药,2015,47(3):1-4.
[3] 谈勇,赵可宁,任青玲,等.坤壶撷英——夏桂成妇科临证心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30,105,146-148.
[4] 沈兆芹,许永艳.妊娠病的中医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3):1803-1804.
[5] 王静.夏桂成教授从心论治闭经的学术思想探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5):401-406.
[6] 魏刚.论传统体育养生的动静观[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8(3):118-120.
[7] 朱玲,许诺.阴阳学说在太极拳中的运用[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3,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