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茶到咖啡
——东西方文明在韩国社会的相倾

2018-01-19林春颖

福建茶叶 2018年12期
关键词:儒教基督教朝鲜半岛

林春颖

(长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 130022)

1 茶的式微——儒释道的退隐

1.1 开端——新罗时期 有关茶传入朝鲜半岛的时间尚无定论,但据《三国史记》记载:“兴德王三年冬十二月,遣使入唐朝贡。唐文宗召对于麟德殿,宴赐有差。入唐回使大廉,持茶种子来。王使植智异山。茶自善德王时有之,至此盛焉。”也就是说,在新罗善德女王在位时期,朝鲜半岛已经出现了茶,新罗兴德王三年(828),从中国传来了茶种子,从此茶在朝鲜半岛兴盛起来。三国时期,新罗王室施政崇尚儒教的“王道政治”和佛教的“护国精神”,宣扬“为民·护国”的治国理念,大大推动了佛教文化的发展。到了统一新罗时期,王室强化了儒教理念,确立了专制王权,儒学之风日益强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茶盛行于僧侣、花郎徒和儒教学者之间。这时期外传佛教与韩国本土道教“仙道”融合,使得茶文化具有“禅茶一如”的精神,同时,由于此时儒学之风盛行,儒教的茶礼意识日趋形成,催生了儒、释、道思想影响下的茶文化。

1.2 全盛——高丽时期 高丽时期佛教在朝鲜半岛达到鼎盛,佛教极大地推动了高丽茶文化的发展。茶成为僧侣的日常饮品,寺院的大小仪式都离不开茶。寺院用的茶主要依靠佛教信徒布施,以及由寺院管理的茶村供给。佛教的饮茶风俗在王室贵族中传播,在国礼“燃灯会”和“八关会”上,有众多寺庙僧侣参加。

茶文化到高丽时期进入全盛期。据《高丽史》记载,王在作出重要的决定前要与诸臣一起饮茶,以保持头脑清醒,以免作出错误的判断。茶文化除了在王室、士大夫和僧侣之间盛行之外,开始广泛普及。高丽太祖王俭将茶赐给王公贵族、僧侣、军民等,平民百姓也可享用茶,百姓可在“茶店”里用钱或物品购买茶。

这一时期设立了官方机构“茶房”,茶房中有“知茶房事”“茶房太医少监”“内侍茶房卫”“茶房别监”等官职,甚至出现了隶属“茶房”的“行炉军士”和“茶担军”,这支特别的军队负责各种茶礼上献茶和搬运工作。

1.3 式微——朝鲜时期 朝鲜初期延续了高丽后期的茶文化,在国礼和迎宾礼上仍旧行茶礼。朝鲜前期的金时习、南孝温等儒教学者在老庄思想中融入朱子道学和禅思想,提倡“君子之道”,进一步丰富了韩国的茶文化。

但随着朝鲜朝“崇儒抑佛”政策的推行,佛教日渐衰退,高丽时期极盛的茶文化也随之萎靡。在这种情况下,茶文化由部分崇尚禅茶之风的茶僧延续下来,代表人物有雪岑金时习、涵虚己和、碧松智岩等。

朝鲜中期,禅僧们开始刊行仪礼集,诸如《释门家礼抄》《僧家礼仪文》《释门丧仪抄》等,这些仪礼集记载了佛教仪式中佛前献茶的茶偈,这是茶文化成为佛教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力证。

壬辰倭乱之后,朝鲜社会以实学者为中心在学问领域致力于社会改革和富国强兵制度的研究。国难之后,僧侣较前朝活跃,实学家与僧侣的相处也较前密切。《东茶颂》的作者草衣禅师与实学家丁若镛、金正喜、申纬等人交游,倡导“茶禅一味”的茶文化。朝鲜后期儒学者的实学思想与佛教以茶为媒介实现了互通。

日本强占朝鲜半岛后,茶文化在内忧外患、政局动荡的社会大背景下逐渐衰微,加之日本在岛内推行日本茶道,更加抑制了朝鲜半岛自身茶文化的健康发展,韩国茶文化的命脉仅由个别茶人延续下来。

从三国时期开始,韩国茶文化的发展便始终与佛教、儒教、道教便深入地影响着韩国的茶文化,1910年朝鲜半岛成为日本的殖民地以后,根植于韩国社会的儒释道文明被阻断,西方文明经由日本传入岛内,生根发芽,并在韩国曲折的近代化进程中不断蔓延,直至韩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儒教思想从治国理念的位置跌落,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在现代韩国社会退隐,以基督教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明登场。

2 咖啡的崛起——基督教的登场

曾经以阿拉伯为中心在伊斯兰圈内被当作药品引用的咖啡,16世纪在中东和北非经历三百多年的传播过程之后,17世纪初传入欧洲,并在欧洲迅速传播开来。19世纪后期,也就是朝鲜高宗19年(1882)朝鲜与美国缔结《朝美修好通商条约》之后,为了满足在朝外国人的饮食喜好,咖啡开始传入朝鲜半岛。自此,咖啡在朝鲜半岛开始了从上流社会下行的过程。从日占时期到韩国建国之前,咖啡作为一种时尚饮品,被韩国知识分子阶层视作近代化、西方先进文明的象征。此间,韩国经历了殖民地、民族主义运动等曲折的近代路径,局势动荡、民生凋敝,但咖啡却从未中断它在朝鲜半岛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韩国开始了产业化进程,70年代,韩国本土消费的咖啡由进口到自产,咖啡基本完成了从上流社会下行的过程,普通民众开始引用咖啡,咖啡开始大众化。咖啡从上流社会走向大众饮品的发展的过程中,西方文明在韩国社会也得到了普遍认可和接受。

西方文明发源于中东以及希腊、罗马,基督教意识构成其基本框架。基督教与韩国的渊源要上溯到朝鲜朝壬辰倭乱时期(1592-1598),当时朝鲜使臣李晬光从明朝带回《天主实义》,自此基督教开始在朝鲜传播。事实上,基督教传入朝鲜后的前100年发展并不顺利,根深蒂固的儒教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产生了正面冲突。甚至由于“西教禁压令”的颁布,许多外国传教士和朝鲜人基督徒殉教。19世纪末,朝鲜解除了“西教禁压令”,此后西方各国基督教传教士涌进朝鲜,开始了在朝鲜的传教活动。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期,基督教传教士和朝鲜人基督徒在朝鲜半岛兴办学校,建立医院,积极参与当地的民族主义运动,赢得了民众的爱戴。基督教在扩散过程中,积极寻找与韩国本土文化的交点,特别注意与韩国本土萨满教神观相契合,在思想上获得了更多韩国民众的认同,基督文化便伴随基督教的大肆传播而被普通民众了解和接受。现今,尽管韩国社会是宗教多元化社会,本土宗教和外来宗教在韩国社会和谐共处,但由于基督教与资本主义制度结合密切,基督教文化已然成为现代韩国社会思想意识的主流。韩国的现代文化,特别是文化的基础理念主要是以西方基督教文化为媒介展开的。基督教文化对民众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和文化生活等产生着重大影响。

3 从东方文明社会到西方文明社会

在现代韩国社会,茶文化的传承主要依赖茶协会、团体以及学者等的努力,韩国地方政府出于文化保护的目的或旅游观光的经济效益也会主导一些茶文化祝祭,但总体来看,茶文化仍旧保持着严肃、高雅、稳重的“阳春白雪”般高贵气质。然而,随着上世纪70年代速溶咖啡在韩国本土的生产,咖啡在韩国已经实现了其作为饮品的大众化普及,韩国民众对象征现代、时尚、理性的咖啡文化已普遍接受,遍布韩国各个机构的咖啡自助机便是咖啡文化大众化的证明。

茶作为东方文化符号,其产生和发展从未离开过儒释道精神;咖啡作为西方文化符号,它的全球扩散一直伴随着以基督教为代表的西方文明的扩张。由于历史原因,韩国在近代化进程中完全接受了以基督意识为主要特征的西方文明,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刻文化底蕴的东方文明被迫退隐,西方现代精神殖民获得了成功。其结果是基督文化占据主流,影响着韩国民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猜你喜欢

儒教基督教朝鲜半岛
朝鲜半岛打令艺术的俗文化特征
“双重冲击”下的朝鲜半岛新博弈
基督教与葡萄文化——以《圣经》为中心的考察
朝鲜半岛汉文学中的“羲之换鹅”探究
杨岳赴苏北调研农村基督教工作
试析多神教学者眼中的“叛教者”皇帝拜占庭皇帝朱利安研究系列论文之三
当代日本学界对“儒学日本化”问题的考察
明治初期“立身出世思想”强大影响力管窥
从《舞姬》看立身出世主义的影响
儒教的牺牲者和守护者